谈发展性教学思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4-06-10 16:50刘仕稳
课外语文·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刘仕稳

【摘要】发展性教学思想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明确了发展性思想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使用。

【关键词】发展性教学;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发展性教学是现代教学三大流派之一。其思想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而且影响着当代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我国语文教育强调在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品格的养成。这与发展性教学理论中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是基本相通的。本文试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一个侧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一)缺乏人文性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导致语文学习人文性有所缺失。比如,在小说教学中,除了对人物、环境和情节三个部分内容的分析外,再无其他内容,忽视了学生对小说内涵的理解。教师的语文教学形成了模式化,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无从提起。

(二)语文教学脱离现实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学生无法用理论知识指导现实生活,语文教学活动失去意义。事实上,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在掌握语文工具的基础上,寻求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教学活动无法面对现实,那么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三)语文教学以理性为主

就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过分理性化。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往往将课本中蕴含的知识内容、思想情感直接告诉给学生,使得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一些老师甚至忽视和否定学生的自我感悟,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四)审美教育明显不足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审美教学,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思想教育却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审美教学严重不足。这种审美教学的缺失也体现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初中教学教材中包含了很多思想教育的文章,导致初中语文教学重点有所偏差。即使是选择了以审美教学为重点的教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往往将审美教学当作是一种对思想教育的点缀。

二、发展性教学思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使用

发展性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教育,让所有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强调兴趣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利用音乐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初中语文学习最好的老师,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音乐引入到初中语文课堂中,活跃了课堂氛围,对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教《记作曲家施光南》一文时,就可以播放施光南的作品,让学生从作品开始了解这个人,加深学生对其了解,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了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幻灯机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得初中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和直观,让学生从声音、画面、文字等多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

发展性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活动是一个群体性的活体,需要同学、老师的共同参与。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群体信息交流和小组合作中,得到了有效提高。发展性教学模式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合作性,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强调学习主体的参与性

发展性学习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引导作用,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的规律,并通过辅助手段掌握这些规律。同时,确保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比如,七年级第一单元的课程是《石壕吏》和《卖炭翁》,教师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就应该教会学生品读诗歌的方法,再让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然后教师在课堂中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六)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语文老师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的学习较为死板。发展性学习强调的是多样化学习方式,教师仅提供学习的框架,学生自行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索。比如,教师在上《藤野先生》这一课文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课文的深层次内涵。

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还存在诸多问题,发展性教学思想的引入,对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性教学思想强调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而不是单纯地学会了背诵。

参考文献

[1]周光明,樊晓平.高校发展性教学评估体系的建构[J].社会科学家,2008(07).

[2]郭桂英,英震.高校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模式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04).

[3]牛瑞鹏.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4]熊卫华.从适应性教学观到发展性教学观:大学教学观的应然转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1(07).

(编辑:毕力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