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协调研究

2014-06-10 19:42:20张冰冰张伊张岩
2014年50期
关键词:治理责任企业

张冰冰 张伊 张岩

摘要:本文从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范围的界定,阐述了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对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企业;治理;责任

一、引言

本文着重对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协调机制进阐述,对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协调机制的研究具有借鉴的意义。

二、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一)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建构在企业“所有权层次”上的一门科学,讲究的是科学地向职业经理人授权和监管。

1.公司治理结构判定基准

股东会作为公司价值聚焦“顶点”,为了维护和争取公司实现最佳经营业绩,公司价值投射向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三个利益“角位点”,此三个利益“角位点”相互制衡形成“三角形”;“顶点”和“三角形”构成“锥形体”,这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标准模型。科学定理说明:三角形是这个世界上最稳定的结构。

2.公司治理结构仿生解析图

依照拟人化原则,一个企业如同一个人,全体股东投资成立有限公司形式的企业法人,董事会是企业的“大脑”,总经理是企业的“心脏”,总经理辖制的各部门是企业的“五脏六腑及肢体器官”,监事会是企业的“免疫力系统”,公司治理结构则是企业的“神经系统”。

3.权力构成

我们需要从人性的角度看待权力,看待构成权力的基本要素,权力就是由领导和监管两个要素构成的。领导就是命令,讲究的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来自于上司的主观思维、意识形态,强调主观强制效力,不以预设客观要件为前提;而监管是基于法律和公司制度性文件规定而行使职权的行为,讲究客观要件强制效力,以预设客观要件为前提。

4.利益相者

在最宽广的层面,公司治理包含了规则、关系、制度和程序,都在这个框架之内由管理当局在公司中行使和控制。恰当的规则包括了当地可适用的法律和公司的内部规则而关系包括了所有相关人士之间的关系,最重要是那些拥有者、经理、董事会董事、管理当局、雇员和整个小区。

(二)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1.发展历程

赢利至上: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关注环境: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社会责任运动:20世纪90年代至今

2.范围

(1)企业对政府的责任。

在现代社会,政府越来越演变为社会的服务机构,扮演着为公民和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和实施社会公正的角色。在这种制度框架下,要求企业扮演好社会公民的角色,自觉按照政府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经营、照章纳税,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和义务,并接受政府的监督和依法干预。

(2)企业对股东的责任。

现代社会,股东队伍越来越庞大,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企业与股东的关系逐渐具有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的性质,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也具有了社会性。

(3)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

企业提供的各项产品和服务要保障消费者的各项权益,承担企业应有的责任,维护好当前良好地市场环境和商业信用体系。

(4)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属于内部利益相关者问题。企业必须以相当大的注意力来考虑雇员的地位、待遇和满足感。在全球化背景下,劳动者的权利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及各社会团体的普遍重视。

(5)企业对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环境革命改变了企业对待环境的态度,从矢口否认对环境的破坏转为承担起不再危害环境的责任,进而希望对环境施加积极的影响。

(6)企业对社区的责任。

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更是所在社区的组成部分,与所在社区建立和谐融洽的相互关系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

三、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协调机制研究

(一)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分别涉及企业内部与外部运作中缺之不可的要素。总的来说,公司治理需要讲究效率,而企业社会责任则讲究社会公正。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探索企业与外部社会群体的关系,而公司治理结构则主要研究公司的内部事务。企业社会责任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公正对待受到企业影响的群体,而公司治理结构往往试图解决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问题。

(二)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协调的手段

1.合理立法。这是从法律的角度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协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所追求的公正性和公司治理注重效率性的矛盾,当前主要有《合同法》等相关的法律。

2.加强人们对公平性和效率性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当前大多数人们对公平性和效率性的认识存在误区,股东过于看重效率性,认为公平性会损害效率的提高,同時其他利益相关者过于看重公平性,认为效率的提高会损害公平性。其实效率性的提高和公平性不是必然存在矛盾的,效率性提高的同时,股东主要到了公平性,股东也会考虑到维护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同时员工的公平性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效率的提高,这样实现了效率和公平的良性的循环。

3.提升民众素质,促进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当前我国建立和谐型社会,使得人与人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这就要加强对民众的素质教育,人们要有一个正确的社会责任观、正确的财富和权力观、消费观以及良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总结

要切实处理好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要提升民众的基本素质,形成良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对财富、权力、消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正确认识到公平和效率的良性循环关系而不是必然的矛盾关系,这一切又有利于良好和谐型社会的形成,当前通过立法特别是《合同法》,是促进这一进程的促进因素。(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朱长春.公司治理标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集,12-13页.

[2]参见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于2002年1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3]See Zhang Xian chu,Company Law,in Michael Mosher,ed.Doing Business in China,Huntington NY:Juris,Looseleaf rev.2009,Chapter 6.3.p.1.6.3.39-1-6.3.39.42.

[4]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70079/5119339.htm?fr=aladdin

猜你喜欢
治理责任企业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24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新民周刊(2020年5期)2020-02-20 14:29:44
谐波分析与治理措施探讨
治理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8:49:34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7:51:37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