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4-06-06 04:41
紫光阁 2014年6期
关键词:干群呼声市委书记

要把“呼声”变为“掌声”

在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许多单位派出人员深入基层面对面听取干群意见,零距离地倾听“呼声”,这种作风值得称赞。但听完“呼声”后怎么办?很有必要在此说一说。

一种是听的时候很认真,听完之后却如过耳风吹。还有一种是听完之后如坐针毡,不对的地方立马改正。两种态度和做法,带来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前一种只会伤了干群的心、冷了基层的情;后一种则收获的是感动,凝聚的是人心。显然,我们应该鄙视和杜绝前一种行为,赞扬和倡导后一种行为。

正巧,最近有人搞了个“网上调查”,内容之一是“如何看待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近9成回帖中,内容大致都是“最反感的是形式主义,最期盼的是解难排忧,最关切的是公平公正”。这再一次告诉我们,广大干群对教育实践活动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项一项地去解决,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举一动严起,从一招一式改起,知行合一,实处用劲,群众的掌声才会由衷地为我们响起。如此,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山东 方敬杰)

称一声同志近一分

早在1965年12月,中共中央就专门发出《关于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呼问题的通知》,指出关于党内的称呼问题。毛泽东1959年就有过指示,要大家互称同志。周恩来也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过:“不要叫总理,我们党内,还是称同志好” 。

有人说,“称一声同志近一分,喊一声职务隔一层。”事实的确如此。在一些单位里,就是在“局长”、“书记”等称呼中,造成了干群关系的隔阂,也出现了惟命是从、趋炎附势等不良现象;就是在“兄弟”、“姐妹”等称呼中,出现了一些小圈子、小集团,也滋生了不讲原则、任人唯亲等不良风气;就是在“先生”、“女士”等称呼中,使人际关系变得陌生起来,也出现了相互猜忌、虚情假意等问题;就是在“老大”、“当家的”等称呼中,助长了某些人的独断专行,也出现了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等问题。对此,不能不引起高度关注和警惕。

关于称呼问题,看似小事,看似随便,其实并非小事,切莫随便。

(吉林 丛玉芝)

“高处”的温暖

近日和几个上访的村民座谈,发现他们对“为什么总爱上访”这个问题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他们说:“不是我们群众爱上访,而是我们发现大官说话温和,接待热情,办事认真……”

其中一个村民说,他曾因土地纠纷在村里和乡里打了近五年的官司都没有一个说法,并且还经常受到冷遇和微词。后来他豁出去给市委书记写了一封信,结果没半个月,市委秘书处就通知他到市领导接访处当面反映问题。他从市委书记那儿回来后,激动地领着一家人面对几位领袖像放了一挂鞭炮。他说,那天他特别感到共产党亲。他说,市委书记那么大的官儿咋没一点官架子呢!见了他是大老远深山里来的,就给他让座递烟端茶,还笑着问家里这些年过得好吗、有啥困难吗?当他反映完问题后,书记就表示,队里强行占用你的责任田养鸭子、盖房子,是严重违规行为,等派人查实后,一定在一周内解决。

后来,这位村民的问题就这样得到了解决。他见人就说,共产党的大官儿真好说话,他们办事温暖人心。

但愿,不论是今天还是明天,不论“高处”还是“低处”,都会有春风般的温暖。

(河南 宋殿儒)endprint

猜你喜欢
干群呼声市委书记
下乡扶贫记
植树节里小鸟的呼声
十八大后被“串”起来的落马市委书记
“民心工程”架起干群连心桥
肥企呼声:出口退税 我们不应缺席
倾听人民呼声 回应群众期待
市委书记任“公厕总所长”很正常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促进基层和谐稳定
“市委书记、市长来我们老区村办公了!”
我的“干群”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