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友全
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师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新课标、新课改必然会带来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但更新、纳新、创新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实际上“革故鼎新”这个词是非常准确的,但我们一些老师有时的理解往往会有偏差。首先这个“革”,是改革、革新,而不是革命。几年前东北育才中学的特级教师孙永和说得非常好,他认为“课堂教学革命”这个说法不好,课堂不需要也不能革命,那样会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其实一个新的教学思想不是凭空而生的,它往往本身就吸纳了传统的精华。比如现在提倡“合作、探究”,古人不就强调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吗?现在提倡“建构主义理论”,古人的“因材施教”不也包含这个思想吗?所以说“旧”与“新”本不是完全割裂的。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时候不能失去理智,凭空而行。如何将吸纳、继承与开拓、创新结合好,我觉得求一个“实”字,是很关键的。多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实情,结合自身实况,落实教育理念,扎实教学功底,这样才能真正出新。
革新,首先要结合老师的自身实际,做到因人而异,这样才能不“浮”。
现在老师们每年都要接受继续教育,都会接触到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案例。我们老师不能仅停留在了解几个新名词的层次上,来证明自己不落伍,而是要真正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自我反思,自我促进,自我提高。尤其是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师,所做的思考和调整是大为不同的。比如我们四五十岁的中老年教师,传统的理念多一些,有一定的教学实际经验,心态比较平和,工作条理性和持久性好一些,但存在创新精神不够,接触新理念慢,教学上新的模式、新的手段运用不多、不熟、不积极,存在着与学生心理距离大等等问题。有必要抛掉一些不合时代的旧理念、旧习惯,弃旧纳新,学习使用新教学手段、尝试新的方法、模式,教学内容上要增加具有现实性、时代感的内容,不然固步自封,课堂就没有生气、活气,显得“死”。而年轻教师往往相反,新的理念有余而实践不足,求新求异有余而忽视传统方法中的一些精华,对教学理念方法理解不足,运用不够,课堂有“生气”而容易缺失“底气”,“活”得过分就容易“浮”,这是现在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所以说,我们要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和短处,有意识地扬长补短。中年教师就要多革故鼎新,同时反思这些新的理念、方法、模式在实际中会面临的问题,对比与过去的传统的理念、方法、模式的异同、优劣,如果有了一定的体会,再把它抽象、总结出来,形成理论,就能使自己有所提高。而如果“浮”在表面,不在“实”字上下功夫,再好的理念不落实也是“空念”,再新的模式,教师不结合自身实际也是“假把式”。弄不好“故”没革成“新”也落空。
革新,还必须结合教学实际,做到因材而异,这样才能不“空”。
从整体上看,没有一节好课是只讲求新而完全抛弃传统的,反之也不可能。但以什么为主,什么内容、什么时机,用什么方式,确实大有琢磨之处。
从教学内容上说,一般说古文原则上要多重视基础,多读多背,可强调一些传统方式,而一些小说、戏剧、优美的诗文等往往可融入一些创新的手法。
比如在文学作品阅读欣赏的教学内容中,我把课文的阅读与影视剧的欣赏结合在一起。学习《边城》,我让他们观看了电影,虽然那是多年前拍摄的,但唯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淳朴的民风、朴素的语言,还是让绝大多数孩子爱上了这部作品,爱上了风格相似的其他作品,视听手段让学生感受更直接,然后就有兴趣去研读作品。再如上《林黛玉进贾府》,我把新、旧版本的电视剧《红楼梦》中这一片段都呈现给同学们,让他们比较鉴赏,合作探究:它们在语言处理、服饰造型、情节设置、形象塑造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个版本?为什么?最后效果很好。同学们积极性高,在实际感受中表达也自然,甚至使用的鉴赏术语都超出我的想象。这是传统的枯燥讲解、死记人物形象、简单地做思考题所不能达到的。
在语言表达训练专题中,答题的技巧、题目的类型老师可用传统的方法多讲授、总结一些,很多内容都可以结合实际,结合实在的生活,进行情景教学。在应用文的训练中结合生活中常用的请假条、寻物启事、申请、通知、致辞等,在表达的准确、生动、得体的训练中结合师生情境对话、节日短信、同学交际等,不但具体、生动,而且有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语文,怎样学活语文。
从语文教学方法上说,用传统的还是创新的方法,目标要落实,步骤要扎实,时机要合适,实而不华,这样才能不“虚”。
教学中一些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确实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比如《雨巷》教学中,在导入和整体感知中,可以用新一点的方式:结合配乐朗诵,展现雨巷、丁香、油纸伞、美丽的姑娘这些意象,加上忧郁的诗人与女郎擦肩而过的动画设计,诗中那份凄清、寂寥、孤独、怅惘,以及夹杂着的那种期望、欣喜、失望、再期望等复杂的情感也能让学生更容易感触。当然这些都是要有选择的、有预期的。要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手段、为什么要用、怎么去用。不能为用多媒体而用、为用某一模式而用。即使用上了多媒体,教学中仅有几个画面并不能让学生深入体会其中诗意,在深入感悟诗情诗意时,一定要强调不同形式的诵读,老师要指导、传授朗读的节奏、重音、基调等知识,让学生感受忧伤低回、一唱三叹的旋律,并通过交流、合作、探究来理解这首诗的表层和深层的意蕴。从而真正理解,这不仅是一首期盼美丽的丁香姑娘,为她的转瞬即逝而叹息怅惘的爱情诗,也是诗人追求美丽的梦想,遇到挫折的孤独和忧伤,是诗人走过心灵雨巷时的那种失望与希望交织的再现。只有做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融合,教学方法切实有用,教学步骤扎实有效,才能真正水到渠成。而现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中,往往教学工具、手段使用花样百出,新的名词、理念也层出不穷,但真正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感悟不多,不能让学生情感认知做到自然生成。表演性质太浓了,知识形成太生硬了。教学的“引导”变成了“诱导”,教学“设计”变成了“算计”。弄噱头,玩虚招,华而不实,创新变成了哗众取宠,就失去了创新本来的目的了。
最后,革新要关注教育对象,针对学生实情,这样才能不“假”。
虽然把关注学生排在最后,实际上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所有教育目标的实现最后都要通过教育的对象来达成,不然再好的理论、再好的手段、再好的模式都是空的。而教育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有城乡区别,有性格区别,有能力区别等等,所以无论用何种理念,何种模式,何种手段,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不然不但产生不了“实效”,反而会使基本的东西“失效”,得不偿失。
比如说单元教学法,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它对老师的知识视野、构建能力、尺度把握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思维也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教材、教学资源等也有要求,如果不能从以上实际出发,尤其是不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组织、设计、安排,那么收效很难预料。
我曾经做过一个古代文化的系列教学,采用的就是单元教学的模式。比如其中一个单元——走近杜甫。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计安排了系列活动:知人论世——杜甫的生平;披文入情——杜甫的作品;抑郁顿挫——杜甫的风格。然后我让同学们搜集杜甫的资料整理成传记,指导把握他的人生四部曲:会当凌绝顶——十年潜苦辛——漂泊西南间——老病有孤舟。再把初、高中阶段杜甫的作品搜集起来按作者生活时代排列,背诵研读,交流欣赏。最后研讨杜甫现实主义诗风,忧国忧民的情感,抑郁顿挫的风格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在学习中,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不厚实,资源有限,理性思维层次不高,设计了低起点,缓坡度,多梯度的问题,并且结合不同班级的学生,同一班级不同梯度的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这里面既有传统的背诵、讲解、归纳,也有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搜索、整理、合作、交流、探究。这样最后得到一定的收获,最起码了解了杜甫,背诵了几首他的诗作,懂得了他的诗歌特色及形成这种特色的大致原因。如果不结合实情,一味地追求探究的深入,就会欲速而不达,弄成假、大、空,反而收不到“实效”。
总之,我觉得在语文的教学和教改中,革新是绝对必须的,有“革”才能出“新”,但在实际运用中一定要本着求实务实的态度,了解学生实况,联系自身实情,把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革”方可出“新”,“实”才能生“效”。
★作者单位:安徽金寨县青山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