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荣
远洋船长鲍浩贤的航海生涯充满了惊涛骇浪。1988年,我采访原“和平”轮老水手长李建茂(天津人),他给我讲述了鲍船长驾驶“和平”轮在地中海遇险的惊人一幕。1963年4月16日出版的解放日报以“我国第一艘到达西非海岸的远洋货轮”为题,介绍了“和平”轮的历险。
一、闯过地中海狂风暴雨
老水手长在家中找出一张发黄的旧报纸给我看,上面还有鲍船长与“和平”轮照片,熟悉的船照令我感到亲切无比,这是我进上海海运局后上的第一艘工作船。它原名“和平25”轮,6 000吨级国产货轮。1961年,该轮拨给新成立的上海远洋公司。
据报道,“和平”轮1962年11月7日满载货物从广州开往西非几内亚,途经地中海遇到了暴风雨。鲍船长接到气象预报时,已无处避风。他立即发动全体船员投入抗击风暴的斗争。风暴来临,乌云密布,暴雨倾盆,狂风怒吼,恶浪汹涌。“和平”轮像一叶小舟,不停地颠簸在浪峰波谷,真像坐过山车,令人胆战心惊,头昏目眩,不知所措。
鲍船长古铜色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双目紧盯着船体在排山倒海的恶浪中挣扎着。突然,他发现固定在人字大桅上的重吊发生了晃动,忙用望远镜观察,果然固定重吊的插销被重吊撞松了,随着重吊杆左右晃动而发出响声。他大吃一惊,插销一旦断裂,粗大的重吊杆砸下来,驾驶台岂不台毁人亡?这时,水手长李建茂也发现了险情,深知重吊砸下来的后果,抢救国家财产义不容辞。
李建茂从小练就一身武功,来不及征求船长的同意,见一个巨浪过后,敏捷地穿过浪涛滚滚的甲板,奔到大桅根部的桅屋,取了工具和细钢丝绳,特地剪了2米撇缆绳系在腰上。他乘浪小时,蹬蹬地拉着大桅上的把手,向大桅顶上冲去。一个巨浪击来,大桅摇摆的离心力差点将水手长抛到汹涌的地中海里,幸亏他敏捷地把胳膊伸到拉手方框里,抵消了抛力。鲍船长见状,大声叫他拉牢,其实水手长哪里听得到。鲍船长见水手长处在极危险的境地,而几十吨的大重吊杆越摆越厉害,插销已变形,随时可能祸从天降。“和平”轮在恶浪中挣扎着,几乎失控,鲍船长无法使船头转向下风,狂浪中转向凶多吉少。
这时,35岁的鲍浩贤船长双目紧盯大桅上的李建茂和重吊杆。他想到,传闻地中海几百米深渊里常掀起海洋风暴,吞灭了前苏联和英国的潜水艇,令人恐怖……飞扑过来的海水不时遮住望窗,他见李建茂敏捷的身子不停地躲避海浪,攀爬到人字桅合拢处,左手紧拉登步拉手,右手快速把腰间撇缆绳系在拉手上作保险绳,右腿伸进拉手圈内稳住身子,随着人字桅在空中左摆右荡着,见大桅两盏照明灯横梁架像一对牛角,中间是重吊杆头的包叉,双手把挽在肩上的细钢丝绳解开,一头套在横架上,连连将晃摆的重吊杆头与横梁绕了好几圈,每当重吊贴拢时,他便使劲收紧,再用铁笔绞紧,用卸克把钢丝另一头圈固定在横梁上,见重吊已和人字桅同步摇摆后,很稳固,才解去腰间保险绳,有序地飞快下到甲板,猫着腰拉着钢舱盖板头的链条,躲着飞过来的海浪,从下风头冲进了水密门,船员们忙将门闩打死。大伙围拢来帮水手长脱衣揩身换上干的衣服,大副下来代表船长慰问李建茂,经过两天两夜的搏斗,“和平”轮才渐渐地摆脱了险境,穿过两岸都是高山的直布罗陀海峡,驶往西非的几内亚。后来开辟了东非坦桑尼亚航线,受到热烈欢迎,该国时任第一副总统举行盛大宴会,招待鲍船长和船员。
二、为了新中国远涉重洋
鲍浩贤于1928年出生于上海宝山。他大大的眼睛,个头高,从小爱踢足球。高中毕业后,他报考了吴淞商船专科学校,被驾驶系录取。
1949年毕业时,上长江小拖轮实习。小拖轮人多拥挤,狭小的空间找不到一个安宁的地方看书学习,他在驾驶台顶上放只小凳,靠着风斗看书,风大了,下雨了,披上雨衣照样能看书,艰苦的风雨中有丰富的知识大餐!他勤奋好学,冲洗甲板、带解缆熟练快捷,是一名受欢迎的实习水手。
他们班上人才济济,除了他外,还有不少著名船长称雄航海界,如卫其钟、洪振权、龚鎏、徐文若、王乃武、贝汉廷等。
毕业后,迎来了上海的解放,上海市军管会需要一批积极的知识分子来接管招商局和救济署的水上大队,于是他们被军管会任命为联络员派往各轮,冒着敌机的轰炸,和船员们一起抢运上海急需的粮食、煤炭、汽油等。
鲍浩贤留在上海海运局船上当见习生,不久被提为三副。1954年,鲍浩贤、姚淼周、陆俊超等被派往中波公司“国际友谊”轮。新任二副鲍浩贤英语流利,担当起波兰船长马切耶夫斯基与十几名中国船员的沟通桥梁。
由于当时英法联军入侵埃及,苏伊士运河关闭,“国际友谊”轮只得绕道好望角。船过了马六甲海峡,航行至峡口的帽岛(龙涎屿) 附近,开始转向西南进入印度洋。午饭后,老船长马切耶夫斯基叼着烟斗,扫视辽阔的海面后走进海图室,见值班的鲍二副在海图作业,便问他:“船从印度洋穿过马达加斯加岛东面,经好望角转向北上过几内亚,通过比斯开湾到达波兰。用两点路程最短的大圆航法与恒向线的墨氏航法,各走多少海里?”鲍浩贤用两脚规在海图上量了几下,说:“开普敦(船长),我晚饭后计算一下,把二者的海里数向您报告。”老船长见这个高个二副一脸认真,微笑着点点头:“OK!”
鲍二副在海图上用三角尺划出了大圆航线,用锥面三角形计算公式,算出了大圆航法的里程;又用两脚规丈量各段直线距离,到海图的左边框量距离,计算恒向线的航程,在英文打字机上双手敲打着……五大张打印纸送到老船长手上,马切耶夫斯基放下烟斗,戴上老花镜,细细阅读起来,然后摆动着打印纸说:“OK!OK!”
1957年4月的某天,老船长叫鲍二副同去中波公司,公司经理告诉鲍浩贤已被提升为大副。鲍浩贤担心不能胜任,马切耶夫斯基拿着烟斗吸了一口,说:“是我写信向公司推荐你当大副,好好干,我会帮助你的。”
鲍浩贤在中波公司工作了9年,积累了丰富的航运经验,于1962年被提升为船长。在他跑远洋的30多年里,历经好望角、地中海和比斯开湾的惊涛骇浪的洗礼,饱受北海冰流和巴仑支海寒潮考验,他敢于担当,敢于管理,让金色的年华熠熠闪光。endprint
1961年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正式成立,广州远洋分公司也诞生了,这样很多远洋船不必经过台湾海峡,直接从广州扬帆五大洲。为此,上海海运局派来劳模船长夏家箴、徐文明等一批党员船长支援广远。
三、航修、监造船一丝不苟
欧洲的冬天几乎是严寒的代名词,很多国家冰天雪地。1976年12月,寒风凛冽,雪花纷飞,鲍船长驾驶着“风翔”轮在英吉利海峡乘风破浪。他用望远镜观察英伦岛陡峭的崖壁,远看像一条白色飘带。海峡是八千万年前断裂陷沉形成的,水深从30多米到172米。突然,舵工大叫:“船长,舵失灵!”鲍船长大吃一惊,他立即停车淌航,好在是顶流,大副、水头、木匠奉命奔到船头,准备抛锚。鲍船长一看海图,这里水深40多米,直接抛锚很危险。鲍船长临危不惧,船到较浅的地段,叫大副用锚机把锚逐节松绞下去,由于锚链缓慢下海,可控制也可随时刹住。轮机长奔到船尾舵机室检查,见舵机已咬死,难以修复。鲍船长只得向位于安特卫普的中远驻欧总代表办事处求援,办事处派来两艘大马力拖轮将“风翔”轮拖往附近的鹿特丹港修理。鲍船长措施得当,避免了事故。
上远“梅海”轮1977年由南斯拉夫里耶卡胜利船厂建造,散装船,46 565吨。1978年,鲍浩贤已在“梅海”轮干了好几个月,该轮一直装粮食。“梅海”轮例行进厂保修,这是新船惯例。船从秦皇岛装煤到罗马尼亚,鲍船长发现装过煤的1、3、5、7等舱油漆起皮脱落,他把这项列入保修项目,船员认为这七个大舱顶部与四周的油漆要铲除,重新油漆,工程量很大,厂方很难接受。船厂位于亚得里亚海的东北部,又是冬天,鲍船长找厂方据理交涉,厂方终于接受保修。厂方在重新油漆这七个大舱时,采取天气干燥和气体吹扫,保持钢板无水气,再用高强度的环氧树脂油漆喷涂,保证了油漆质量,也为我们国家节约了一笔可观的修船费。
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是鲍浩贤一贯的作风。1979年,上远与丹麦宝隆洋行开展集装箱业务合作,钱永昌经理派鲍浩贤、方嘉德等10人去宝隆洋行跟船学习,这对鲍船长来讲如虎添翼。1985年5月,鲍浩贤带领几十名船员到德国基尔HPW船厂,接收3万多吨1 690标箱的新船“冰河”轮,这是一艘全集装箱船。进厂一个多月,鲍船长以专家的眼光,与监造组同志一起审阅建造说明书、船体设计图、舾装图、机舱图、电机线路图、驾驶台设计等各种图纸一二百份,找出各种问题,再与船上现场核对,列出四五十条要改进的项目,交船期临近,厂方很不耐烦。鲍船长很策略地对造船总工程师说:“你们船厂牌子响,资格老,我们是你们的老客户。请记住我是船长,我要对‘冰河轮负责。根据我们双方的造船合同,这些改进项目合情合理。”“冰河”轮造船总工程师接过船长的工程单逐项看过,答应抓紧改正。鲍船长扶着栏杆,看着新船上彩旗飘扬,与基尔运河上进进出出的海轮融汇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心情很不平静。
四、开辟集装箱中美航线
1982年10月,鲍浩贤出任3万吨的“汾河”轮船长,担负着开辟中美集装箱班轮航线的重任。“汾河”轮系德国造,1 200标箱,吃水10.5米,航速15节,全集装箱船,设备先进。鲍浩贤面对这艘先进的现代化集装箱轮,很多设备第一次遇到,心中无数。他踏上“汾河”轮后,把搞不明白的设备记在小本子上,一一向专家请教。首航,大连海事大学朱绍庐教授跟船工作,他对集装箱船与机械设备颇有研究。鲍浩贤抓住关键问题向朱教授讨教,如当时刚出现的触摸式智能雷达、卫星导航GPS等“新式武器”的使用、管理与保养知识。鲍浩贤掌握了“汾河”轮的技术状况,很快制订了一套管理制度。
“汾河”轮经过廿多天的航行,在到达美国纽约港装货前,突然收到代理来电,要求船上准备装一只40英尺的大箱子。鲍船长与大副研究,这必须拆除大舱里6根电线杆粗细的栅隔柱子。他们到现场对照电文与舱图,细细推敲,如果叫美国工人来船拆除,工序繁复,可能影响装货时间。假如我们船员自己拆卸,看来问题不会大,又研究了拆装程序。他召开船员大会,与政委两人进行了动员,把拆柱的环节一个个分段讲解,使船员有信心自己拆除。大家奋战了15个多小时,终于啃下了硬骨头。到码头向代理打听,叫美国工人来拆至少4万美元。代理也是船长出身,他很有感触地对鲍船长说:“你们中国船员了不起,我从未见过船员自己动手拆柱子的。”
“汾河”轮在鲍船长精心指挥下,连续多个航次都准时到达纽约港,赢得了信誉,当时美方把中美东海岸集装箱班轮称为“汾河班轮”。
一次,“汾河”轮要从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长滩港开往东海岸的纽约,鲍船长立在驾驶台上观望着树杈般的长滩港,各类码头设在叉港里,船舶进出人造港池,十分繁忙。电报员把气象报告交给他。鲍船长见报告上预报墨西哥西海岸有一股强台风生成,这成了“汾河”轮南下的“拦路虎”。他取出加利福尼亚半岛海域的海图,叫来大副和二副细细研究。要停航避风天经地义,要避风必然延误船期,影响班轮声誉,他分析了台风动向,虽有风险,但保持适当距离南下,采取抗台措施,还是有把握的,并报告公司请求指示。
在巴拿马运河前进中,鲍船长时刻监视着位于雷维亚希黑群岛西的台风中心向东南移动的位置,加速穿过该群岛与墨西哥之间海域,躲过这场强台风,由于受台风外围影响,“汾河”轮在风浪中颠簸着,但比起1962年地中海的风暴可是小巫见大巫了。
“汾河”轮整整航行了一个星期才到达巴拿马运河南口,鲍船长一直守在驾驶台,没有好好睡过安稳觉。直到“汾河”轮在弗拉门科岛外抛锚等运河引水员,他才回房间闭闭眼。“汾河”轮进入运河船闸连升二级,升高了26米后,进入运河峡长的库莱布特拉水道。鲍船长用笔记下航道中各种特点。
“汾河”轮通过一座长三角形的山丘,削平的侧面上嵌着一块开凿运河纪念碑,鲍船长见碑上雕刻着两位工人挥铲挥镐,开凿着运河,并标着“1904—1914。”“汾河”轮两舷与运河两岸几乎可以跨上去。这正是钢岩铁峡畏劳工而伟大,运河天桥架两洋而雄奇!“汾河”轮通过清澈见底的加马通湖,又下降26米进入科隆港。“汾河”轮驶出人工防波堤向纽约驶去,鲍浩贤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房休息。
在鲍浩贤廿多年船长生涯中,培养了大批驾驶员和见习船长。在航运界,同行们都赞扬他是真才实学、功底深厚的老法师。他在后生面前从不摆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2013年11月4日,作者采访了上远海监室原主任陈忠老船长,他向作者讲了不少鲍浩贤与贝汉廷两人的故事。上远的客货船“清河城”轮聚集着大批驾驶学员,会议室里大家聚精会神地听鲍船长讲课“助航仪器的误差与维护”。他在讲解中结合“跃进”轮因电罗经误差偏航18度而触礁沉没的案例,使学员们受到启发。他带着实习船长驾着“清河城”轮在繁忙的黄浦江上移泊,操纵船舶避让,讲解大船浦江航行应多用车让而少用舵让的道理,学员们学以致用,立竿见影。
1986年,上远在英国格拉斯哥建造“秦河”、“普河”轮两艘各3 5963吨2 700标箱的集装箱船,由鲍船长担任监造组组长。监造现代化的集装箱船,复杂繁忙,责任大,三年歇不下来。病到不能坚持工作,进医院一查,癌症晚期。住进上海华山医院治疗,他还念念不忘造船的事情,特别是新船全长236米,他认为船长太短而耿耿于怀。
上远李克麟经理派资深船长陈忠,接替鲍船长,担纲监造任务。当陈忠去华山医院向鲍浩贤讨教时,鲍船长已病情严重,讲话困难。陈忠只得依依惜别,痛心而归。1989年8月18日,为新中国远洋事业奋斗了一生的鲍浩贤老船长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鲍浩贤曾当选上海市第六届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被评为上海市劳模,1985年被全总授予“全国优秀船长”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被海总授予“金锚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