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巍 马 丽
(吉林省柳河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吉林 柳河 135300)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孙 巍 马 丽
(吉林省柳河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吉林 柳河 13530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56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凤则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对照组均降低,健康知识知晓分数、患者护理评价分数、家属护理评价分数相比较对照组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效果优于对照组,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应用体会
脑出血指脑实质内血管出现的非创伤性自发性出血症状,在临床属于较为常见疾病且具有多发性,脑出血发病急,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因此应对患者进行良好护理。传统护理模式在临床工作一般是执行临床医师医嘱,并与医师治疗相配合,护理并无较高预见性及系统性。伴随医学模式持续发展,传统护理所具有的缺陷性越来越明显,无法适应脑出血护理所需[1]。所以,临床护理路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56例脑出血患者,分析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56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8.2±10.5)岁;对照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6.3±11.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均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实施头颅CT或MRI检查,按照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相关诊断标准且予以头颅CT检查确定患者为脑出血症状。患者均属于首次发病,或存在既往发病史但未出现后遗症。排除标准:已出现脑疝或深度昏迷者;出现发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出血量≥50 mL;入院时发病超过3 d。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临床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措施。临床护理路径需由护理小组进行具体实施,人员构成为神经内科医师、责任护士、主管医师、护士长、科主任成,其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使之具有针对性。按照国内外疾病护理标准规范,依照患者治疗过程与实施进程制定以患者为核心临床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出院计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话动锻炼、饮食指导、基础护理、入院指导等。患者在入院时及每班次接班时均需责任护士对其病情予以护理评估,主要护理评估内容有专科体征特点及阳性资料。按照《护理入院评估表》对患者实施护理检查及相关系统评估,主要内容包括饮水呛咳、失语、皮肤、肢体肌力、瞳孔、意识形态、生命体征等专科护理体征特点及阳性体征等。每日需责任护士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计划及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实施每日评估,对其护理计划实施状况予以合理评价,按照患者所需在临床路径上标注已执行项目计划,未标记相关项目,需于下一护理阶段进行良好重视并予以实施,对护理人员实际工作进行严格记录。需责任护士、主管护师和护士长每日共同管理病房,全面监测患者护理计划实施,若临床护理出现缺陷,应及时针对性调整,对患者进行连续性教育及评估。
1.3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临床治疗效果。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96%;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或更为严重。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2]。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减少,健康知识知晓分数、患者护理评价分数、家属护理评价分数均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中具有较低成本、较高品质、较高效率,此护理模式主要将患者作为护理核心,有利于增加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率。经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具有加强作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实施过程中需按照护理计划进行,理活动需符合相关程序及质量标准,由此确保护理活动具有较高针对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减少医疗事故出现概率。临床护理路径有效减少患者医疗成本,避免长时间住院治疗,由此大幅度降低医疗资源。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3]。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全面护理工作,提高护患间沟通交流,确保为患者提高各项需要。脑出血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急、病情重,具有较高致残率及病死率。有研究显示,经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促使健康教育存在较高连续性及完整性,使得脑出血患者能够遵医接受治疗,由此提高患者康复概率[4]。也有资料显示,经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患者明显降低医疗费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减少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使得患者能够更为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满意度,与成本-效益规律的服务模式具有较高相符合[5]。经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经临床护理路径,患者各项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相比较对照组增强,总体护理效果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治疗费用降低。由此可知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总之,临床护理路径可增强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对于治疗效果有较高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1] 王金兰,陈玉霞,彭红霞,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7):13-14.
[2] 霍云云,刘华,师雪娇,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0):75-77.
[3] 王小玲,武爱萍,陶莉,等.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143-144.
[4] 曾萍.临床护理路径在56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175-177.
[5] 周敏.临床护理路径在肺尘埃沉着症患者灌洗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3):12-13.
R473.74
B
1671-8194(2014)34-0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