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萍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分析
付 萍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探讨对重症肺炎患者在ICU尽早行有创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与常规治疗的观察。方法将80例ICU重症肺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1组为入住ICU后立即给予经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联合镇静组,2组为患者家属最初拒绝或其他原因未能应用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组。应用微量泵输注丙泊酚、咪达唑仑或丙泊酚+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结果及早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重症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病情改善需要时间更短,病程缩短,病死率降低。结论在重症肺炎及早行有创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重症肺炎;机械通气;ICU;镇静治疗
近年来,重症肺炎发病率不断增加,由此所带来的高病死率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重症肺炎常引起严重呼吸衰竭,或发展至ARDS,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由于气管插管对口咽部以及气管的刺激,ICU患者本身存在的不适、焦虑、恐惧甚至躁动等导致的人机对抗,为减轻伤害刺激的传入、保持机械通气的有效性,有效的镇静治疗具有重要地位。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拒绝呼吸机辅助通气,我们对应用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病情等有关方面的观察。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6年ICU病房收治的重症肺炎需机械通气治疗患者8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2.8岁,其中男性51例,女性29例。依据2007年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只要符合一个主要标准或至少3个次要标准即可诊断[1]:主要标准:①需行机械通气治疗;②合并休克,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次要标准:①呼吸频数,次数>25~30次/分;②高流量吸氧情况下氧合指数<250;③存在嗜睡、昏睡或谵妄;④连续4 h尿量<20 mL/h。⑤外周血血常规白细胞总数<4.0×109/L;⑥血小板减少<10×109/L;⑦肺部影像学检查提示双肺或多叶肺炎,或入院48 h内病变扩大超过50%。⑧存在低体温。⑨合并低血压状态,需积极液体复苏。镇静治疗前患者神志清楚,存在躁动,人机对抗。排除标准:血流动力学严重不平稳、多器官功能障碍者及血液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外科术后、急性脑血管病、严重脑损伤合并重症肺炎者。
1.2 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2组患者在积极抗感染、化痰解痉、防止MODS、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方面采用原则一致。1组入住或转入ICU后即行气管插管、镇静状态下机械通气治疗,2组为患者家属最初拒绝或其他原因未能应用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APACHE II评分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可比性存在。
1.3 疗效判断:观察两组患者MODS发生率,治愈率,病死率。治愈率标准:患者撤机拔管后神志清楚,无需血管活性药物及呼吸机辅助维持下生命体征稳定,肺部啰音明显好转,可转出ICU。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s)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重症肺炎患者入ICU后尽早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ICU治疗病程缩短,MODS发病率明显下降,病死率下降,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
目前临床上重症肺炎发病率、病死率不断增高,重症肺炎诊断时情况已较为凶险,即使给予强力有效的抗生素及各种综合治疗,病情可迅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目前随着呼吸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通气治疗被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抢救中。研究认为呼吸机治疗重症肺炎能有效改善患者初期通气障碍及呼吸肌疲劳等症状[2]。尤其联合适当镇静,可确切减轻呼吸肌负担,有效缓解疲劳的呼吸肌群,改善肺泡通气量,为强力的内科治疗提供治疗时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但有创机械通气通常需建立人工气道,保障呼吸道的有效引流,故在维持适当和稳定的通气情况下,呼吸衰竭的抢救疗效明显提高,但因有创机械通气可导致呼吸道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3]等并发症,且治疗费用高,镇静后患者失去与他人沟通能力,同时重症肺炎预后的不确定性等,部分患者及家属不易接受有创机械通气,待病情进一步加重患者及家属同意有创呼吸机治疗,由于患者已经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导致患者MODS发病率明显增加,ICU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明显增高,预后差。本组病例观察研究支持在重症肺炎早期,尽早行有创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综上所述,机械通气是一种生命挽救的重要措施,对重症肺炎患者及早使用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降低住院时间,有指征时不得延迟。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
[2] 何振华,吴秀明,袁克俭,等.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救治回顾分析[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10,3(5):225-226.
[3] Cook DJ,Kollef MH.Riskfactors for ICU-acquiredpneumonia[J]. JAMA,1998,279:1605-1606.
R563.1
B
1671-8194(2014)34-01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