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卢湾少体校 姚丽清
青少年运动员卧射流畅性“快打”探析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少体校 姚丽清
近年来,卧射技术水平在青少年训练中有了很大提高。以初中项目为例,用315型小口径普通步枪个别队员已能打出296环的高水平,部分队员用315型枪支卧射60发,甚至可以打出591环的好成绩。本人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结合20多年所带队员成绩(表1)进行分析,认为卧射流畅性“快打”是提高“三线”运动员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1 所带队员取得成绩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专业化训练日益普及,竞技水平在青少年业余训练时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这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生理、心理、基本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是青少年训练的主要内容。就射击项目而言,在青少年时期培养运动员流畅性“快打”的技术风格显得尤为重要。
训练中,运动员普遍反映各技术环节之间若有停顿,再继续衔接下一动作,需要进行大量调整方能完成;反之,则可一气呵成。一个正确的击发动作必须做到适时击发和瞬间力量的保持,做好这2点必须敢于提前扣。“敢”就是运动员扣压扳机的胆量和决心,是敢打敢拼、敢于胜利的精神面貌在扣扳机动作上的体现。只有“敢”字当头,才能做到准确预压扳机和在晃动中提前扣,连打10环手不软,心不慌。因此,青少年运动员要狠抓关键动作细节,练就最流畅的“快打”风格。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人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3 s,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更短。因此,根据运动员的生理特点,青少年早期训练时就应培养其流畅性快打风格。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击发时间越短,思想活动越少,心理能量的消耗就越少。青少年体能和心理储备不足,流畅性快打既能节省体能,又能使其在比赛中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可有效降低因身心疲劳而带来的动作失误。青少年射击比赛弹量少,对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要求非常高,与其说是比谁射的更准,不如说比谁不犯错误。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时机的把握对能否射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内研究表明:在动作技能学习的开始阶段,最好先强调速度,这种做法虽然会使运动员在动作准确性上暂时受到影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准确性同样可以发展。如果青少年早期训练强调准确性,一旦动作定型了再要求速度就难了。因此,青少年时期培养最流畅的快打技术风格尤为重要。因为在装子弹、据枪、贴腮、瞄准时,运动员的左半脑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动增多,必然影响动作的完成,而流畅的快打动作可以抑制其左脑的兴奋状态。
统计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击发时间发现,普遍用时较短。但如果我们只看表面而不去深入研究,则永远找不到问题的关键。老运动员思想复杂,想法多,存在过多的心理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从青少年时期培养良好的风格和习惯。缩短击发时间可使运动员无暇顾及其他,只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动作上。动作流畅不等于快,但它又体现在“据枪、瞄准、击发、保持”的快速形成中。这一点需从本质上进行区分,否则,流畅动作的形成将陷入对快速发射的盲目追求,必将引起不良后果。
其一,重视动作的准备部分,做好思想准备,意在形先。据枪之前应做好思想准备,据枪后只是按照动作程序来完成动作,呼吸是掌握好射击节奏的基本部分。屏气控制动作的完成,以及脉搏和血液的能量供应。呼吸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为要素的变化,因而干扰整个击发过程。青少年肺活量小,屏气时间短,击发时间长,容易破坏动作的平衡,造成远弹。
其二,重视动作各个环节及其连接,因为每个动作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到命中效果,尤其要重视据枪、瞄准、击发、保持等一系列动作的衔接。由于每发子弹连续按规律击发,动作概念、击发场景都很清楚,每一次据枪动作都能自如地做出来,这样便于连续打出好成绩,并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一气呵成地完成每一发正确动作。
其三,卧射技术动作的流畅性“快打”要贯穿训练的始终。卧射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连续打10环的能力,其前提是动作的一致性。它源于合理流畅性的技术动作,因此,正处在技术成型期的青少年运动员,不可为了追求准确而忽视对技术流畅性的要求,这对建立完整的训练体系起到重要作用。
其四,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思想上要保持一致。流畅果敢的“快打”技术风格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必须进行相应的严格训练。训练过程要严格把关,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保证一定的训练量,这是建立流畅果敢“快打”风格的关键。一开始就向运动员灌输流畅快打的优点和重要性,结合实践对运动员进行教育,使其对流畅性“快打”风格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坚定流畅性快打的信心和决心,从而积极投身到果敢流畅快打风格的培养中。日常训练中,重视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基本功训练,打好基础。
卧射动作的流畅性快打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促进青少年射手的技术动作朝着规范化、规律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使其成绩稳步提高。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应大力培养果敢、流畅性“快打”的技术风格。
[1]何洋,王霆,石岩.优秀射箭运动员大赛前脑机能特点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1)
[2]吴贻刚.论运动训练方法创新的动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