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鲍相龙 图/由简阳市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提供
清风拂过沱江岸,粼粼波光入眼帘。绛溪环抱出俊豪,千年人文共绵延。在沱江流域的中游地段,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催生了简州文化。素有 “天府雄州”美誉的简阳,是一座被称为“水上夜明珠”的城市,历史的脚步在这里从不驻足,文化传承的活动在这片激情如火的土地上永不停息。在文化的浸润中,这座千年古城文香四溢,香彻古今。
数千年的沧桑历史,这座城市风采依旧;数千年的文化沉淀,这座城市韵味无穷。简州文化在历史的演变和推移中,变得日臻成熟。一批又一批的简阳人在“与古人对话,与今人畅谈”中不断唤醒这座城市千年的文化记忆。人与文的邂逅,文与人的相约,无不透露这座古城厚重的文化底蕴,无不彰显这座文化之城的气质,进而让这座城市显得更加葱郁。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但隐约中我们又回到了曾经的那个年代,用心灵去感知这座古城散发的独特魅力和那些岁月的光辉记忆。
简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龙泉山东麓,沱江中游,东临乐至县,南接雁江区,西连仁寿县、双流县,北倚金堂县、龙泉驿区。它被誉为成都“东大门”、天府新区的“后花园”、成都的“会客厅”。
简阳市白塔园内碑刻 摄影/王鹰
简阳文化源远流长。据原简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徐正唯介绍,简阳建制始于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115年),设牛鞞县,接受犍为郡管辖,地方官署设在今天的绛溪河北岸的牛鞞镇。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侵入,西魏的成立,西魏恭帝二年在原牛鞞县府基础上改设武康郡,郡府设于阳安县。北周时,武康郡仍隶属于益州,除管理阳安、婆闰外,白牟县(县治在今金堂县城厢镇)划归武康郡管辖……2000年6月,四川省撤销资阳地区,设立地级资阳市。原资阳地区的简阳市由省直辖,省政府委托资阳市代管,至今隶属关系不变 。
文化虽然饱经风霜但却独领风骚。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简州文化已经褪去了古老的色彩而走向了现代化,但是这座千年古城的遗迹仍然弥漫着文化的芳香。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学融合的过程中,简阳也逐步形成了自身多元的文化,它们依旧诉说着自己独有的文化与传说。
在众多文化的繁衍之下,简阳形成了纵深文化合力,成就了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它从古至今收罗着民间各种神仙鬼怪的文学故事,经过整理后的山海聊斋、豆棚瓜架、世说今语、阳安佳华等里面的故事,无不彰显着简阳在文化上的创造力。据简阳市作协副主席陈水章介绍,简阳的石盘铺灯会,从每年的正月初九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张灯结彩,万商云集,成为了简阳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于灯会的起源,在民间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一位女性。很久以前,镇上有婆媳二人,靠帮人做针线活为生。有一天婆婆病了,媳妇为了给老人治病,上山采药,不幸跌落悬崖,婆婆终日以泪洗面,双目几近失明。身在幽冥的儿媳每晚化作一盏明灯,高悬于旧家屋前,以便婆婆出门时不致迷路。而另一种说法则是出于经营的目的。石盘铺位于当年的官道东大路,上接龙泉驿,下通石桥铺。为了繁荣地方,东大路上的集镇各出奇招,竞争激烈。石盘铺的商人以举办天灯会来吸引人客,别的集镇还沉睡在残冬的寒意中,石盘铺早已热闹了起来。据说当地人把天灯会叫做‘开铺’。‘开铺’之后,大地回暖,春和景明,东大路上的旅客流量越来越多。”陈水章说。
简阳的文化风景数不胜数,但我们都希望能够尽收眼底。除了升天灯外,简阳还有城隍出游、庙戏•肉彩、抢“灵童”、杀牲者的赎罪仪式、老茶铺世相……
“简阳文化发展到现在离不开简阳文人居士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精神,离不开他们对文化研究的钻研精神。”简阳市文体广新局局长施亮说。
瑞莲池水榭台
状元之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仰山川之毓秀,得日月之光辉。千年的简州大地上,辈出的文人才子在浩瀚的“文海”中浪遏飞舟,拨动历史文化的琴弦。其中,吟诗简州的唐代女诗人薛涛,被皇帝赐紫(赏赐三品以上的紫色公服)的五代简州画家张素卿,四川文界开白话文风气之先、成都报业界的开山祖师傅崇榘都为简阳文化树起了旗帜。在历史的追溯中,曾经以王归璞为首的简州四状元,在雄州大地上可谓是家喻户晓。
相传,“四状元”之一的许将,文武双全,廉洁奉公,深受宋神宗和宋哲宗的器重,曾担任明州通判、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尚书左丞等职。在担任明州通判期间,参与编修《中书条列》而受到神宗赏识,相继升任右正言、直舍人院、知制诰等职。曾奉旨与大军南下的辽国进行边界谈判,使辽国放弃了侵吞的想法后,升任知审官西院、直学士院、兵部尚书。
宋宁宗庆元五年的简州状元许奕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在商议边防问题时,他提出:“首先要处置贪官,朝廷科考永远不录用他们。不要对有的人特殊照顾,这样会让人心存侥幸,此事宜当禁绝。”朝廷在评定蜀乱后要求宣抚四川时,许奕认为:“应该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就到那儿,否则无法安抚蜀中父老。”
丹景山张飞像 摄影/徐有为
一次,许奕在代表朝廷与金国和谈成功,受到嘉奖时,上奏说:“我们没有占到便宜,我深深感到对不起天下人。”随后便上书告知朝廷:“和谈虽然取得成功,但是不应该放弃对士兵的操练,整顿纪纲、训练军事,好让进退的主动权归复朝廷。”告老还家后,许奕还起草遗表说:“自念本非衰病,初染微疴,当汤熨可去之时,臣以疾而讳;及针石已穷之后,医束手而莫图。靖言膏肓所致之由,大抵脉络不通之故。”这些皆寓讽谏之意,皇帝谈起他,以“骨鲠之臣”称之。
关于“四状元”的故事,简阳人已是如数家珍。说到简州的文化名人,刘氏三溪也自然“不甘寂寞”。有诗曰:“三溪世事名千古,双柏余荫照别州。”
据相关资料显示:“素有前溪先生的刘泾,曾任成都府户曹参军、太学士。在政治上既因王安石‘举其才’而受到皇帝重用,又因遭到弹劾而被降职离朝,虽然后来复官为方郎中,但最终是忧愤早逝。其与苏轼、苏辙关系甚好,成为了一位‘以文知名’的学者。”
东溪先生刘伯熊是两宋之际蜀学代表人物,也是后溪先生刘光祖的祖雄和老师,他的学术造诣、道德风节闻名一时,曾得到宋朝宰相赵汝愚、大学者朱熹的高度评价。大理学家朱熹晚年和刘伯熊相见,因其学术和道德名节而十分敬重。在读到刘伯熊的著作后,朱熹给后溪先生刘光祖的信中称刘伯熊为“前辈”。
后溪先生刘光祖,曾任孝宗、光宗和宁宗三朝元老,在朝廷内曾任殿中侍御史、起居舍人等要职。刘光祖在政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仕途坎坷。他铁面无私、刚介有守、正直敢言,始终维护以朱熹为首的道学势力,被誉为蜀中“奇士”。他著有《后溪集》百余卷,《全宋词》收集其词11首,《全宋诗》收集其诗8首,《全宋文》收集其文6卷,这些为后人了解简阳的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绛水涓涓润陌阡,钟灵毓秀成英贤。一双彩笔千霄汉,共道周家许茂篇。”在简阳市区八里开外之地,绛溪河背后的升阳村群山环抱,民风淳朴,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就在这一块宁静的沃土上诞生了近代文豪、著名小说家周克芹,诞生了曾经响彻祖国大江南北的作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这部作品以一种平实的声音向外界呐喊,在那个年代也就是这种声音能始终让人荡气回肠。
在驱车前往周克芹的故居时,走过一条水泥路,转弯处便进入了一条泥泞的道路,这是通往周克芹故居的必经之路。路旁的村民似乎看出了我们的来意,他们都嘀咕着在说些什么。
的确如此,他们怎么也不能忘记《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这部作品,不能忘记仅属于简阳的这份荣耀,属于他们的文豪周克芹。长驱直入,便来到了周克芹弟弟周克俊的家。
简阳民俗九莲灯
据周克俊回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哥哥周克芹于1952年秋考入成都农校读书。哥哥是一个老实厚道的人,在那个政治氛围浓厚的年代,因为“同情右派”,讲了实话,所以1958年11月被取消了毕业工作分配,被遣送回了农村和当地的老百姓一起干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生活的穷困让周克芹只得于1959年夏开始从事文学创作。“那些年,他白天要下地干活,只有夜晚才能在煤油灯下从事作品创作。”周克俊说。
谈起周克芹,大葫村党支部书记李大爷有些激动不已。他虽然和周克芹不是一个地方的人,但是说到《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时,李书记略有沉思后感慨道:“是农村的生活和经历成就了周克芹,他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基层生活、农民生活,所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不仅代表了一个地方,更代表了一个时代。”
“当《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全国发表并获得首届矛盾文学奖后,中央广播电台、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纷纷来到葫芦坝上,选择镜头拍摄,去追寻那段逝去的岁月。”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简阳市作家协会主席、原简阳市文体局局长黄红武说。
在周克芹之前,迁居简阳外四乡老马湾的基层苦难文学创作者罗淑,也成为了简州文化的符号。她以关注最基层人民的苦难生活而执笔创作。
黄红武告诉记者:“罗淑幼年时受教于家塾,1921年进入简阳女子学堂学习。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她参加了成都学生罢课运动,出席了反帝(日本)大会。”
1930年,罗淑进入中法大学学习,受巴黎公社和法国大革命民主思想的熏陶。1933年她偕家人回国,任教于上海南翔立达学园,并开始自己的文学翻译和创作。1935年,罗淑翻译的《棺材商人》《白甲骑兵》在《译文》等杂志上发表。她以简阳农民的遭遇为题材的处女代表作《生人妻》,由巴金取“罗淑”笔名后在《文学季刊》上发表,被胡风称赞为“封建重压下的生活悲剧底一相”。随后,她发表了《橘子》《刘嫂》等作品,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受到巴金、胡风、黎烈文、李健吾等作家的高度评价。
雄州文化,窖藏醇香,千古承传,韵味流芳。文化总以自己的力量在历史中书写传奇,并在演绎创新的过程中自成一脉、终成一家。简阳人在继承和发展文化的基础上,将以刻苦攻坚、孜孜以求的精神,续写属于他们灿烂文化史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