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伟,陈占芳
(1.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2.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宗教委员会,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国家认同是公民对国家所提供或期望提供公共物品的心里接纳并外化为行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和维系一国发展与稳定的重要精神纽带。国家认同是近代民族主义运动的产物。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成为现代世界最具能量和动员力量的意识形态,影响着世界的政治格局。因此,国家认同自然就成为多种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多民族国家大都通过促进国内各民族群体的国家认同来维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随着大规模经济、社会改革,中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加之西方反华势力的渗透和境内外分裂势力的叫嚣,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在这样的社会现实条件下,对国家的认同状况进行研究更凸显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课题组选择了民族聚居区和一部分高校的民族班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通过研究,对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状况进行了量化分析,了解在社会转型时期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状况。
课题组于2012年9月至12月对新疆、内蒙古、广西、云南、青海、吉林等地的民族聚居区以及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青海民族学院和新疆的部分高校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3份,有效率占94%。调查对象涵盖42个民族成分,由于对一些民族发放的问卷比较少,我们统计时将他们一并归为“其他民族”,具体涉及民族见下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民族分布
问卷设计4个年龄段,其中18岁以下的占2.7%,18—35岁占90.4%,36—50岁的占6.9%。之所以把主要调查对象集中在18—35年龄段是因为:青年群体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化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对外界变化的感知度较高,加之青年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承担着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对该群体的国家认同状况进行研究也更能说明现实问题。调查对象中,男性609人,占40.5%,女性894人,占59.5%。来自本民族聚居区的有515人,汉族地区的有503人,多民族聚居区的有485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4.3%、33.4%和32.3%。
问卷共设计了六个部分,编制了75道题目。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涵盖了民族、性别、年龄、居住区域、学历等五个方面;第二部分是国家认同量表,本量表采用Klink等研究东德人的国家认同所采用的三个维度划分方法,即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1]。每个维度又涉及9个问题,每个问题按照“非常不同意”、“不同意”、“说不清”、“同意”、“非常同意”五种状态划分为1—5个等级,被试者根据每道题目所阐述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选择相对应的答案;第三部分主要从各民族对国家政策的满意度以及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幸福感等来设计问题。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幸福程度,其高低与国家认同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因而,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研究是研究国家归属感的必要方式;第四部分围绕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来设计。通过国家在经济发展、政治建设、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来分析这些变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第五部分是对国家认同的获得方式及途径分析;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民族的认同状况以及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通过国家经济发展对自身民族的作用以及对待本民族习惯与国家政策、法律的态度来揭示调查者对国家与民族之间关系的看法。正式施测时,为了追求研究的科学性,将以上六部分内容随机分布在问卷中。
对国家认同度进行研究时,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共设计27个问题,每个维度涉及9个问题。按照“非常不同意”、“不同意”、“说不清”、“同意”、“非常同意”五种状态划分为1—5个等级,相应得分为1、2、3、4、5,对于反向计分的题目,对应地分别计5、4、3、2、1分,其中8个问题为反向计分。被试者根据每道题目所阐述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选择相应的答案。每个维度的最高平均得分为(5×9)45分,最低分值是(1×9)9分,中点分是(3×9)27分。具体来讲,认知指的是个体感知自己与其国家公民的吻合程度,以及作为该国家一员的重要性;情感指个体对国家所萌发的态度,是对国家归属感的一种心理体验;行为是个体对国家已经或将要施行的政策的一种行为表示,是个体对国家归属感的外在流露。
通过数据显示,每个民族对国家认同度得分都在中点分(27分)以上,有的还超过40分(见图1),这说明我国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度较高,能够积极地肯定和认同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统一体。从每个维度得分来看,各民族对国家认同的认知维度最高,行为维度最低,情感维度居中。表明了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国家遇到困难以及外敌入侵时能够以自己的行动维护祖国的利益。在回答“您同一切危害中华民族利益的行为做斗争”一题时,有46.6%和34.2%分别选择了“同意”和“非常同意”,两者之和占到80.8%。
图1 中华民族国家认同三个维度平均得分
调查显示,各族人民都能较好地处理本民族和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在回答“您认为国家的强大与本民族的繁荣发展是什么关系”时,89.8%的人认为“有助于本民族发展”,并且认为“国家对自己和本民族发展中的作用”会“变得更重要”的占74.4%,这说明各民族都能认识到自身和国家的依存关系。当问及是否认为“本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时,43.3%的受调查者回答“同意”,还有39.4%的回答“非常同意”,这二者占到全部受调查者的82.7%。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统称。笔者认为,对“中华民族”这一国家民族(简称“国族”)的认同,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因为与“中国”这一国家实体相吻合的“民族”在我国只有“中华民族”。
调查同时表明,各族人民也能较好地协调民族习惯和国家法律的关系。在遇到两者发生冲突时,56.1%的人坚持法律,还有32.7%的人会慢慢改变自己的习惯,只有11.2%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习惯。
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体现在中华各民族对中国的一种心理接纳和行为忠诚。国家认同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它涉及物质、非物质因素,国际、国内因素,也涉及历史、现实因素,还涉及文化、制度因素等。
幸福感是现代民主国家构建政权合法性的重要基石。中华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幸福”思想。春秋时代的孔丘把“仁”作为人生及其幸福的最高准则,并提出“忠”、“恕”两重人生准则。这种思想是积极进取的人生,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内要修身养性,对外要忧国忧民,是理智与情欲的统一。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2]这也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所遵从的幸福观。每个民族的个体应在集体利益指导下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自己的幸福,只有以自己的行动来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才会享受国家强大所带来的富庶。因此,幸福不外乎各族人民对国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满足感和满意度,以及个体以自己的热情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是世界上执行良好民族政策不多的国家之一,通过执行积极的经济发展政策来提高各民族的生活水平。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各族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
在“对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否满意”的回答中,有90%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满意”或“基本满意”,但还有7.9%的群众认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在对“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是否满意”的回答中,“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占61.7%,“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到了30.3%。
对国家认同来源的分析是我们今后构建国家认同的参考依据。在调查中,预设了“您对祖国的感情来自哪儿?”,结果对“国家的快速发展”、“历史上的成就”、“对国家将来的发展看好”、“个人感觉”等选项的选择频率分别是73.9%、66.9%、50.3%和49.1%,这说明全国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获得主要来自于国家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这与我国的现实是相一致的,也是我们今后促进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思路和方向。在问到“您是通过哪种方式获得对祖国的热爱”时,选择“学校教育”的占76.2%,“历史记载”的占52.7%,“自己亲身体会”的占44.8%,还有58.4%和31.1%的受调查者分别选择了“文艺作品”和“长辈的影响”。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在民族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经济、社会改革,以提高各民族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当前,国家在发展经济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还通过意识形态教育、历史事实、文艺作品等来促进各民族的国家认同,使各族人民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传统社会,不同国家大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人们最初的认同主要表现为对作为国家组成部分的民族认同。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出现之后,人民更多地寻求通过国家来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特别是作为政治认同的国家能够为人民提供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这些是国家内部的单个民族做不到的。如今,随着交往的进一步扩大,不仅有国家、国民个体之间的交往,还有群体、组织的交往,这些群体和组织在交往中可以跨越国家,直接参与到全球交往中去。这样,由于“交往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了人的认同从对于民族国家的单一认同发展为多种主体的认同。由于人的认同的对象出现了多样化,因而就必然会对原有的民族国家的单一认同带来冲击。”[3]
调查数据显示,伴随着“西方价值观的输入”,“更加坚信社会主义道路”的占57.9%,“向往资本主义制度”的占到了5.8%,另有一些人选择了“看谁更能维护人民的利益”。在问及“如果有机会,您会加入外国国籍”的问题时,有26.5%与20.9%的人分别选择了“同意”和“非常同意”,这两者之和达到了47.4%,这意味着有近一半的调查者对中国的认同出现了偏差。
市场经济的动力机制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各民族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各民族的民族意识明显增强,都迫切地想发展本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使各族人民从关注经济发展到关注发展中的平等,从只重视经济发展到重视政治权利,从应然的政治到现实的政治参与,从形式的平等到追求实质的平等。这一系列的转变,从一方面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国家民主政治发展和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发展意识增强的重要反映。从另一方面看,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许多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还不能完全满足各民族一切愿望,因此造成人们的信任危机。
调研中当问及“您认为国家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居于前列的答案分别是“发展本民族经济”、“保护民族文化”以及“惩治腐败”(见图2)。在个人的活动自由度方面,对于“基本没有人或组织干涉您的生活”的回答,有40.9%和14.4%的民众分别选择了“同意”和“非常同意”,但仍有较大一部分调查者认为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外在的影响。
图2 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总体目标是发展民族经济、保护民族文化,通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以达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政策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而产生,经历了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虽然其间也有失误,但总体上是为了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及其它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成为政权政治合法性的主要源泉”[4]。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经济改革使各族人民的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观,因而在世界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下我国经受住了严峻的风险和挑战。但在经济改革中,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处于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与内地居民的差距依然存在,这种局面使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民众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心存疑虑。调研中当问及“您对党的民族政策所持的态度”时,有49.4%的人认为“政策好,但执行的不好”,认为“还存在问题,需要修改”的占到了38.4%,还有3.5%的认为“政策不好”。特别是干部的腐败问题是影响国家认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有63.0%的调查者认为这是当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打破了原来的社会分工格局,而且使人们世代沿袭下来的耕作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谋生手段和生活方式。在调研中当问及“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您的心态”如何?大部分被调查者回答“适应”或“基本适应”,但仍有5.8%的人回答“基本不适应”或“完全不适应”。在多民族地区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新的思想文化流入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些会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并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使传统上的国家认同受到影响。个人、家庭以及每个社会阶层都被社会变革抛出了原来的生活轨道,被迫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社会,使少数民族群众心理失衡,产生普遍的彷徨、焦虑和牢骚等无所适从的状态,难以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而这些“负能量”的集聚将会导致人们心理上的失衡,进而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及各族人民的团结带来较大的隐患。
国家认同是近代民族主义运动的产物。随着第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多民族国家大都把提高国家认同作为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主要途径。我们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这些移民国家虽然在构建国家认同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但两类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决定了我国在建设国家认同时与西方国家的差异性。与美国、加拿大这些国家主要以文化适应和政治平等为途径不同,我国则主要是通过提高各族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以及政治文明建设来提高国家认同。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体多元”格局。虽然其间有过民族间的冲突和斗争,但更多的是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研究我国各民族的国家认同不能离开中国的历史,同时,亦不能离开我国的现实和国际环境。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经济变革,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国家的政治体制却未能做出相应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急剧变化的经济基础与变化相对缓慢的上层建筑之间的脱节、不适应是引发当前中国各种社会问题,导致国家认同问题的根源。针对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促进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各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协调之处。面对文化上的差异,如果听之任之,可能会影响国家的稳定,“文化共性促进人民之间的合作和凝聚力,而文化差异却加剧分裂和冲突”[5]。现实经验告诉我们,不同民族之间的共同点并不仅仅体现在共同的经济利益上,共同的社会风尚、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目标追求、共同的价值理念等这些共同的取向是我们建设共同价值观的根基。我们所倡导的共同价值观并不一定必须上升到制度的层面,只要各民族的价值观不与核心价值观发生冲突,就不要对其施加道德或法律的约束,只有这样,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与各民族的文化不仅可以共存,还可以为各民族文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经济增长是获得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政治统治如果能够通过做出较好政绩以满足民众利益,当然更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在过去的五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发福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2]在十八大上,党提出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无疑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的信心。人民期待党的十八大后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合法性是公民对国家公共权威认同的前提,这不仅仅关涉到公共权力的产生和行使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也涉及到人民对政府的自觉服从。“在多民族国家里,国家构建作为现代化的政治方面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将国民对各自民族的忠诚转化为对多民族国家的忠诚,这是国民成为现代公民的先决条件,也是所有民族国家政治体制得以生存的前提。”[6]通过突出政治合法性来淡化民族差异性以促进国家认同是现代西方多民族国家比较一致的做法,也是我国解决国家认同危机可资借鉴的思路。
通过共同的政治原则将各个民族凝聚起来是必须的,但只有政治的整合还远远不够,仅以此建立的国家不能发挥社会黏合剂的作用,不能在公民中间建立一种自觉的联系,即使生活在一起也是貌合神离,这就需要一种具有一定情感联系的纽带。美国史学家格尔达·勒内认为:“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一种社会需求,没有历史,任何国家(也包括民族)都不能享有合法的地位,也不能唤起爱国热忱。”[7]历史承载着培养和强化国家认同感的社会功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来源于对祖国历史、民族文化、国家发展的深刻了解。历史是促进国家认同的最佳武器,消灭一个国家的第一步就是要抹去其历史的记忆,同样,促进中国各民族国家认同的首要方式是重现中华民族的历史。
“国族认同是一种心理的接纳,它的形成,不仅要依靠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财富、技能、知识、安全等这些总称为‘价值’的这些有形或无形的事物在各族群间的分配、安排和调整,而且还有赖于基于族群间的交往和沟通对各族群人们心理‘隔离区’的清除。”[8]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很难想象在一个民族冲突不断的国家能够建设高度向心力的国家认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有力保证。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今天,已经有九十多年历史,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年代,党都作出了巨大成就,究其原因无不是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在外部,有西方国家的分化、西化;在内部,有官僚腐败猖獗、发展的不平衡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党的形象,并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于是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突出党的先进性、战斗性就显得格外迫切。作为和人民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基层党组织,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与战斗力的基石,更是引领社会思潮,实现政治动员,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领导能力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发展,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利用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干涉我国内政,加紧插手、策划和支持台湾、西藏和新疆的分裂活动,对我国的国家安全造成极坏的影响。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我们应积极地通过外交等手段争取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伊斯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主导作用,在国际事务解决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但在目前现实条件下,应着力解决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建设问题。经济建设与政治制度建设是促进国家认同的“两翼”。没有快速发展的经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没有办法解决,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没有与经济相适应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社会问题也会凸显。不可否认,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是完全必要的,但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和国际上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经济增长并没有必然带来社会的稳定,相反,由经济发展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只能靠政治途径来解决。作为对社会稀缺性资源权威分配的政治,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作用不言而喻。政治制度建设是解决当前新疆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国家认同问题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1]陈晶.11至20岁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及其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8.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9(2).
[3]贾英健.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96.
[4]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7.
[5]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0.
[6]吴仕民.民族问题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70.
[7]林意新.传统文化:民族魂魄之所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7):77.
[8]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