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翠
21世纪社会经济变化莫测,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的内部审计必须了解与借鉴世界先进的经济理论、审计技术和方法,结合中国审计研究的实际状况,使我国的风险导向审计日趋成熟。审计署2003年发布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一系列有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这一举动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最先进的理论与技术成为审计学术界的重要任务。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含义及特征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深入了解企业内外部及其经营环境、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经过整理分析材料后,量化出各要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水平,确定审计的范围及重点,然后进行控制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的一种审计方法。在2006年初颁布独立审计准则中,启用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这一模型简化了传统风险审计模型,使得审计风险的内含和外延得到扩大,风险分析评估也从了解客户战略经营环境、评估经营风险和剩余风险入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系统观和战略观为指导思想,为了有效地把握财务报表的错报风险和审计风险,就必须从这一关键因素着手分析。
1.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
风险导向审计是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型审计。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以审计风险为出发点,分析和评价审计风险,制订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策略和审计计划,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始终把握风险因素。其审计模式是:第一,彻底了解公司所有风险;第二,风险进行排序,根据风险大小来确定审计范围。最后,在确定的范围中进一步确定审计重点。风险导向审计运用先进技术使成本预算和审计计划更加有效、合理使审计工作底稿更加系统化,标准化。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首先,公司的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不够完善,例如:企业经营者因为虚假的财务报告欺骗投资人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由于会计信息造假使得企业信用等级下降;企业因为落后的内部控制制度破产倒闭;为个人牟取私利等等。
其次,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审计制度不配套。2006年对《审计法》进行修改,但该法仍然只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做出规定,而将非国有企业排除在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之外。随着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该法规对于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有关规定已经不适用了。
再次,风险管理机构与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贮备不够,专业技能不强,不能有效规避风险、促进企业得到发展。在我国,内部审计机构有的和监察部门分不清楚。这些机构设置缺陷表明,我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以及审计报告的权威性值得怀疑。
最后,审计软件不能适应需要。由于开发审计软件要求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在我国这种复合型人才数量很少,所以能够适应审计需要的软件也就屈指可数。再者相当数量的审计软件实用性不强,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缺乏应有的审计接口,主要原因是审计人员的素质问题和开发人员的脱节。
三、针对风险导向审计在应用中的问题而提出对策
1.明确内部审计目标、加强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技能
企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需要,更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内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管理与经营是否有效,所以在设置内审机构、执行内审工作时,目标的明确至关重要。再者,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
2.加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
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以完善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为前提。要优化企业治理框架、提高企业会计质量信息、推动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职责,使决策者、管理者和监督者三权分立,相互牵制。2、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把内部控制的实施由“要我控制”变为“我要控制”,使其达到最佳效果。3、在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工作中确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确保充分发挥内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4、完善和健全企业治理结构。5、加强风险意识。在制定战略时,内部控制服务于风险管理的需求;实施战略时,风险管理体现于内部控制的过程。
3.完善审计执业环境、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
为了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审计工作效果明显,审计执业环境需要通过以下措施完善:1、净化会计行为环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继续推进内部审计体制改革,提高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风险意识。3、加强行业监管,完善审计执业规范体系,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素质。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开展和运用,审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建立健全有关风险导向审计的职业准则,使得审计人员在执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有法可依;其次,完善对审计人员的道德建设;再次,制定相关审计法律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处罚,强化风险意识。
4.提高内审人员的执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努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内部审计中树立诚信意识。
(2)为充实审计力量,在内部审计部门中,通过比较灵活的人才制度将优秀人才吸引到内部审计部门来。
(3)利用有效的激励政策,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得以加强,注重培养审计人员的创新思维能力。
(4)加强后续教育和培训,为了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技能。
5.大力开发审计程序软件
在大数据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已经相当普及,审计人员选择计算机成为必然。再者,统计分析软件可以使工作更加灵活。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与行业相关的信息数据库储存相关资料;其次,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的审计软件,开发与我国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相适应的软件。
上述的这些措施是在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们能够从企业的各个方面来解决目前企业在实施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时所面临的问题,并以此促进企业管理和运营的效率。
四、结语
风险导向型审计已是我国审计的必然选择。其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战略,制定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以达到审计工作的效率性和效果性。风险导向审计通过审计风险模型,把风险量化,最终来决定抽样的样本量。
企业要达到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运行效率的目的,就应该充分借鉴风险导向审计理论。针对我国风险导向审计在运用过程中存的的问题,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在面对风险时的应变能力;夯实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学习丰富知识内容来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普及会计电算化的同时,开发出更高效实用审计软件。
要想追求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能够更好地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公司的可持續发展,必须做好这几个方面。只有在“犯错——知错——改错”的循环中不断进步,我国风险导向审计才能发展到更高水平。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光远.内部审计思想史[M].中国时代出版社,2006.
[2] 向晋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会计师,2010,(04).
[3] 王学龙、郝斯佳.论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0,(02).
[4] 徐明亮.我国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