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和谐校园建设
——基于云南民族大学的调查分析

2014-06-01 09:21:42黄彩文钱春富
红河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少数民族校园

黄彩文,钱春富

(1.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文化研究院,昆明 650031;2.楚雄师范学院教务处,云南楚雄 675000)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和谐校园建设
——基于云南民族大学的调查分析

黄彩文1,钱春富2

(1.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文化研究院,昆明 650031;2.楚雄师范学院教务处,云南楚雄 675000)

大学教育是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阶段。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由于脱离了自己的母体文化环境并与主流文化群体交往频繁,经常面临着因文化差异而带来不同程度的文化适应困难和考验,同时也对建设和谐校园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对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现状与校园满意度的调查分析,提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以及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对策。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和谐校园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经常面临着因文化差异而带来不同程度的文化适应困难和考验。成立于1951年的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63年来,已为国家和边疆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人才,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边疆繁荣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进入21世纪,学校为适应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需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下开设“纳西语言文学与东巴文化”方向本科班的设想,即学校每年从经纳西语口语测试合格的丽江籍纳西族高考学生中择优录取一定数量的学生,为弘扬纳西族东巴文化和推动丽江民族文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并于2002年与丽江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培养纳西族专门人才的协议,从而走上了“学校+地方政府”联合培养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的改革之路。之后,学校又先后与西双版纳等11个自治州和自治县签订了合作培养各少数民族人才的协议。截止2013年9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已开设纳西语、藏语、佤语、拉祜语、彝语、西双版纳傣语、德宏傣语、傈僳语、景颇语、哈尼语、苗语、壮语12个语种方向,在校少数民族本科学生已达900多人。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民族语言文化传承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随着少数民族语种方向和学生数量的增加,这部分学生在文化适应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课题组以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云南籍少数民族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1月随机抽取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9份,有效回收率为99.75%。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法,拟从实证的角度深层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及和谐校园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一)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共随机抽取4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从年级分布来看,大一学生11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7.6%,大二学生11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7.6%,大三学生10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5.1%,大四学生7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9.8%;从性别比例来看,男生17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3.4%,女生226 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6.6%;从生源地来看,含盖了城镇、农村坝区、农村山区等地区,其中城镇学生4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1.5%,农村坝区学生14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5.8%,农村山区学生20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2.1%,其他地区学生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0.5%;从民族成分来看,本次调查对象为彝、傣、纳西、藏、傈僳、拉祜、佤、景颇、哈尼、壮、苗11个云南世居少数民族。

(二)问卷构成及研究思路

本问卷为自编问卷,曾被笔者及课题组成员用于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课题研究中,原问卷设计周密并经信度、效度检验及重测信度测试,符合自编问卷用于群体研究的各项要求。本次调查在原有问卷基础上增加了少量题目并根据需要做了适当调整,问卷基本结构分为10个模块。(详见表1)

表1 问卷构成情况一览表

本次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问卷抽样掌握云南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适应现状方面的“能力及水平”、“过程及特征”、“态度看法”、“主要影响因素”、“适应策略”等基本情况,进而在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文化适应现状,提出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以及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对策性措施。

二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现状

“文化适应”是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人类学家引入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研究范畴,指文化上有差别的群体之间持续和广泛的接触所导致的双方或一方原有文化模式因此而发生的变迁。文化适应要求个体去适应新的文化模式。从理论上来讲文化的变化是双向度的,即接触者双方的文化都要发生变化,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文化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弱势文化群体的一方。[1]这个群体离开熟知的社会生活环境,母体文化也随之进入异域文化,这样就必然要面对如何适应新文化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

本次研究专门设计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情况的题目,以3分为得分标准分(达标分)。通过对随机抽取的4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能力及水平的调查评估结果表明,在反映文化适应能力的10个题目上,70%的项目得分均值小于3分,得分均值高于3分的项目只有三项,分别为3.15,3.07和3.14。在关于“在昆明和其它汉族地区,您是否感到不同文化的压力和冲击感?”的调查中,34%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完全没有过或已经基本消除”,51%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时有时无”,另有15%的学生表示“仍然很明显”。在问到“你现在对大学生活的适应程度”时,89%的学生表示“已经非常适应或基本适应目前的大学生活”,但仍有11%的学生认为“对现在的大学生活还有些不适应或仍难以适应”;对“你进入大学后用了多长时间才适应大学生活”的调查数据显示,34.3%的学生表示用一个月就能适应大学生活,41.1%的学生需要用半年时间;用1年时间才能适应大学生活的仍然占21.3% ,用2年以上时间才能适应大学生活的占3.3%,其中包括不少高年级的学生。这说明许多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会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适应困难现象。

通过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在得分均值低于标准分的项目按从低到高分别是“朋友构成(情况)”、“(担任)学生干部”、“文化压力(程度)”、“习惯改变”、“(常用)语言改变”、“汉语水平”和“(参加)实践活动”。这反映出少数民族学生在群体融入、学习生活方式接受、普通话使用能力等主流文化适应问题上存在的困难较为突出,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朋友圈多以本民族学生或其他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以及来自主流文化的学习压力、汉语水平制约和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等,从而表现出一种文化生活上的排异性。因此,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从整体上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和推进和谐校园发展。

从得分最低的项目即“朋友构成(情况)”来看,1.37的得分均值反映出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朋友圈构成以本民族学生为主,数据结果表明这个比例高达71.7%,朋友圈构成以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主的比例占28.3%。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是按语种招生培养,按语种编班教学,甚至住宿也是分性别按照语种安排,加之低年级阶段学习任务较重,客观上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这种朋友圈相对狭窄的现象不仅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进程,容易导致个体的自我封闭,而且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逐步改进。(详见表2)

表2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及水平各维度得分均值一览表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过程及特征

课题组设计了问题“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您是否经历了新奇→有压力→排斥→自律→适应的五个阶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上的“过程及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大学学习阶段,自己确实经历了新奇、有压力、排斥、自律和适应5个阶段的文化适应过程,46%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个别阶段未经历过或未留下印象。这反映出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校园主流文化的基本过程是经历四到五个阶段,表现为从对主流文化有新奇感,到压力感,再到一定程度的排斥感,最后走向文化自律和完全适应。上述适应过程的五个阶段中,少数民族学生表示未有经历过或印象不深刻的阶段主要是“排斥”,这项比例占37.%,这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尽管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困难,但一般没有强烈的抵触感和排斥感,总体上能够积极去适应大学生活。(详见表3)

表3 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主流文化的过程及特征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文化适应的态度看法

从总体上看,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主流文化的态度及看法总体上是积极的。在对主流文化适应的态度看法上,72%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既要主动适应以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又要尽力保持本民族传统”,16%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要“在维持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适当接受主流文化”;60%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只要有时间就会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74%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这样的校园环境“会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适应汉文化”,55%左右的少数民族学生愿意为适应主流文化进行必要的投资,并且认为这有利于他们自己各方面的发展。但是也有7%的学生在面对汉文化的冲击和压力时“感到无所适从”,近10%的学生认为这样会使民族认同感降低。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倾向性”的调查中,81%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维持本民族文化认同及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53%的学生认为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重视,不断发展光大”,84%的学生认为应该“积极参加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绝大部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反映出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详见表4)

表4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适应主流文化的态度看法

三 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及其适应策略

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交友圈子狭小、“老师和同学的民族偏见”、“不同于高中的教学方法”、“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其他同学的消费观念及消费水平”等,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和校园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此,少数民族大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采取一些适应策略。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

在关于“您认为对您适应大学生活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的调查中,选择 “汉语水平”、“生活习惯”、“生活经验和自理能力”三项的学生分别占了27%、26%和24%,这说明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的因素主要是主流文化的语言表达、生活习惯以及新环境下的生活经验和自理能力等,这也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尽快适应主流文化和校园生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因此,通过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或普通话的培训力度、生活习惯的调节引导和促进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提升等一些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文化适应能力。(详见图1)

图1 您认为对您适应大学生活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

关于“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您觉得最难适应和难以接受的事情”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学生认为是“老师和同学的民族偏见”、“不同于高中的教学方法”、“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其他同学的消费观念及消费水平”等,选择这四项的学生比例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4%、16%、12%和12%。从中可以看出,老师和同学的态度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也会产生影响。因此,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理解、尊重与包容,对帮助少数民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维护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详见图2)

图2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您觉得最难适应和难以接受的事情是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策略

离开熟悉的母体文化环境后,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和学习环境的改变,是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文化适应困难的外在因素。为了尽快适应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采用“既要主动适应以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又要尽力保持本民族传统”的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这样,尽量扩大朋友圈,争取担任校院或班级的学生干部,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组织和文体活动,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就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文化适应能力的基本实现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77%的少数民族学生会选择“结识更多的本民族朋友”,20%的学生会选择“团结原有的本民族朋友”;68%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院、学校以及各种社团中担任了学生干部;73%的少数民族学生每年参加2次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参加1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少数民族学生占23%,从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少数民族学生仅占4%。此外,94%的少数民族学生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这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策略和适应结果的表现。对此,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改变是由于“自我内心的需要”以及“受同学影响”。在即将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 65%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在将来找工作时会“特别强调”自己的民族身份,71%的学生希望毕业之后回“本民族聚居地区”就业,72%的学生表示回本民族地区就业的原因是“热爱家乡,对家乡有感情”。这一方面反映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和异文化的冲击时大多能采取积极的文化适应策略,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地方政府”联合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的模式取得了实效。(详见表5)

表5 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主流文化的策略

四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的对策

建设和谐校园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充分的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前提之一就是他们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接受或者认同校园文化。[2]从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来看,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文化适应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70%以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适应主流文化有利于他们自身各方面的发展;85%的学生表示“在班级里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非常融洽或基本融洽”,而选择“关系一般”和“很不融洽”的学生仅分别占12%、3%。这也说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心情是愉悦的。此外,面对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绝大部分学生都会积极采取相应的文化适应策略,主动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中。

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离开母体文化环境进入到大学校园后,由于其原有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和顺利成长,也关系到校园和谐稳定,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笔者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构建和谐校园: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是维护校园和谐、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推动力量。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能力、形塑学生人格和发展学生个性。作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和展示民族文化的平台,学生社团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针对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普遍存在的朋友圈较小、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群体融入相对困难等问题,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交友圈,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组织协调、人际交往、团队协作以及自身修养等能力素质,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而且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步提高校园满意度和文化适应能力。

二是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所谓多元文化教育,就是在承认差异和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不仅要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还要学习和了解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提倡各民族文化在相互接触、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中共同繁荣发展,“使其正确认识民族、社会群体间的文化差异,正确判断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间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影响,养成处理不同文化的得当的行为方式,促进其个人的自我发展。”[3]为此,英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家詹姆斯•林奇(James Lynch)指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所有不同文化的民族群体学会如何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积极和谐地生活,保持群体间教育成就的均衡,以及在考虑各民族差异的基础上促进相互尊重和宽容。”[4]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就是要达到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因此,学校要将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诸如营造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氛围,举办校园民族文化节,开展双语教学和普通话培训,举办学术讲座等,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被重视以及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能正确对待和接受其他民族文化,从而增强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和文化适应能力。

三是遵循文化适应规律,重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不断调适的过程。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文化适应的五阶段模式假说,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一般也要经历这五个阶段,即首先是刚进入异文化的接触阶段,其次是开始觉察到了文化差异的不统一阶段,这个时期容易产生抑郁感和压力感,再次就是对差异文化产生疑问和否定感的阶段,第四阶段是自觉接受和承认差异文化的自律阶段,到最后能够采取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完全接受和应对日常生活的独立阶段。相关研究也表明,在不统一阶段和否定阶段,“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体验到了来自异文化的压力,他们可能会感到混乱、困惑和孤独,并且易于产生抑郁感,甚至可能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5]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进而影响到校园和谐。因此,学校要根据大学生文化适应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主动关心和帮助文化适应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调适,缓解因文化适应而带来的各种心理压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校园文化环境。

四是完善扶贫帮困机制,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如果说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那么贫困少数民族大学生则是高校的一个“弱势群体”。由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均来自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孤儿、单亲家庭以及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等诸多原因导致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尽管这些学生因其从小生活在条件较为艰苦的环境中而具备了较强的吃苦耐劳和忍辱负重精神,但部分学生因家庭教育背景的差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尊心较强、自卑心理严重等问题,甚至常常因其性格内向、敏感多疑而难以融入群体生活,给校园和谐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学校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奖、助、贷、勤、补、减”相结合的贫困生资助模式,争取为贫困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助学金和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同时鼓励贫困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竞争意识,通过自身努力获取奖学金;另一方面要给予贫困少数民族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总之,文化适应过程既是少数民族学生为融入主流文化和大学生活的自我教育过程,同时也是学校管理者帮助学生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以及维护校园和谐的学校教育过程,因此,这一过程有赖于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调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共同合力。从学校教育管理的角度看,不仅要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发展规律开展教育引导工作,而且还要针对不同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鉴于大学二年级处于文化适应的“断裂带”,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一时段进入文化适应的“犹豫期”,容易引发诸多心理问题的研究发现,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关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缩短少数民族大学“犹豫期”的周期,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1]黄彩文,于爱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7).

[2]吴学军.和谐校园构建的文化策略——一项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5).

[3]胡兴旺等.白马藏族初中学生文化适应和智力水平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4).

[4]腾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

[5]白亮.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2006,(3).

[责任编辑龙倮贵]

Ethnic Students’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 a Case Study on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HUANG Cai-wen1,QIAN Chun-fu2
(1.Yunnan Provi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Ethnic Cultures,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Kunming 650031, China;2.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dministration,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China)

College education plays a vital part in promoting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capability of ethnic college students. Being divorced from their native cultural environment ever since admitted into college campus and frequently confronted by students from the dominant culture group, ethnic college students are invariably meet with difficulties of varying degrees in cultural adaptation. Their plight, if passed unnoticed or improperly handled, will be detriment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campus. Based on a survey and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ethnic students in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as to their present state of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their views on what constitute a satisfactory campus, the paper aims to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ir cultural adapting capability in an effort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campus.

ethnic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adaption; harmonious campus

C912.5

:A

:1008-9128(2014)04-0016-06

2013-10-15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06JC880013);云南民族大学2012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的文化适应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黄彩文(1970—),男,云南永胜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学,宗教人类学。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少数民族校园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开心校园
爆笑校园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