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宏燕 郑鑫 惠雪莲 张晓峰
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是指患者在盆腔炎性疾病后的遗留病变, 以广泛粘连、组织破坏、瘢痕形成及组织增生为主要的病理改变[1]。严重者可导致发生异位妊娠、不孕及慢性盆腔痛的发生。此类疾病为妇科常见病, 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病顽固、病程迁延不愈且病情反复等特点。由于此病的危害一直是妇科领域研究讨论的重点, 但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 故现在临床以缓解为主。本文旨在探讨补肾活血法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在本院妇科病区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50例, 进入研究的患者均符合国家妇科教材中关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诊断标准, 患者年龄27~55岁, 平均年龄(35.6±10.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5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症状、病程及自身体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抑制盆腔炎的药物,如妇炎康胶囊3次/d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法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进行治疗。补肾活血的汤药方剂主要包括川断、桑寄生、菟丝子、怀山药、补骨脂、淫羊藿、茯苓、鹿角片、白芍、炒当归、赤芍、五灵脂、丹参等。熬汤剂后,1剂/d,早晚口服。在此基础上对患者施加中药保留灌肠, 方剂为:红藤、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莪术、三棱、苍术、皂刺、炒元胡、泽兰、制乳香等。将药物浓煎取汁至冷却至40℃左右后进行保留灌肠, 1次/d, 肛管插入肛门15 cm左右,避开经期, 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有异常, 立即停止。两种治疗方法均以1个月为1疗程, 时长为3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治疗疗效参照权威疗效评判标准, 其中完全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妇科检查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症状积分减少95%以上;显效:临床表现基本消失, 各项妇科指标改善明显, 积分降低>70%;有效:指标为临床症状部分减轻, 妇科检查指标有些改善, 积分降低幅度为30%~70%;无效:为治疗后临床症状不改善, 且积分基本无减少或<30%[2]。总有效率=(完全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有资料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中完全治愈12例, 显效10例, 有效2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完全治愈3例, 显效5例, 有效8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64.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就治疗前后的两组综合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综合积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综合疗效对比(n, %)
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由于其病程较长且迁延不愈导致由初始的伤及胞宫逐渐发展为损及脏腑, 严重情况下会伤及肾脏, 中医中讲到会伤及肾内所存储的精气, 进而导致肾脏的进一步亏损。另外此疾病病久不愈多致湿热邪毒停留在胞宫内, 导致机体的气血瘀滞, 导致气血运行阻塞不畅。患者多表现为下腹的坠涨或刺痛难忍、经期加重等。肾气的亏损与血气的瘀滞又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使此疾病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临床治疗应以活血补肾为主, 本文中所提及的口服补肾活血汤剂中包括补肾固本的桑寄生、怀山药、川断、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鹿角片等, 还包括活血化瘀的炒当归、五灵脂、丹参、赤芍等[3];同时给予患者活血化瘀且清热利湿的中药保留灌肠, 使得药物的吸收更加快速且充分, 药物直达病变部位, 充分发挥局部用药的效应, 使得效果更加完善。
综上所述, 补肾活血法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1] 姚奏英,陆华,尹巧芝,等.花红片、妇科千金片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180例临床观察.中成药, 2014, 36(1):208-210.
[2] 朱文涛,李磊,张霄潇,等.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炎)循证药物经济学评价技术要点.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3):461-465.
[3] 钱赟,胡国华,张勤华,等.针药结合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32):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