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宽
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 也是医院内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轮状病毒感染不仅可以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紊乱, 还可造成心肌及肝功能等多系统损害,甚至可以引起死亡, 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其发病原因较隐秘, 治疗较困难, 极易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 它也是中小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率的罪魁祸首[1]。本文通过对昆明地区2011年1月1日~2012年21月31日在本院肠道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儿随机留取新鲜粪便样本共2248例进行轮状病毒检测, 其中有640例确定为轮状病毒性肠炎, 对其分析后做出如下报告。
1.1 一般资料 对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本院肠道门诊就诊的符合急性腹泻诊断的患儿, 年龄3个月~14岁, 男355例 , 女 285例。
1.2 方法 对就诊的婴幼儿采集新鲜粪便标本, 每例收集两份。一份留做粪便常规化验, 对粪便的有形成分及粪便潜血进行检测, 另一份进行专业的轮状病毒检测。其中有形成分、大便潜血采取镜检方法, 轮状病毒专项检查采用单克隆胶体金标记法[2]。进行跟踪调查的婴幼儿按照哺乳方式分为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总感染率 昆明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的总感染率约达到28.5%, 男女比例约为1.2:1。
2.2 轮状病毒感染的特点 接受检查的标本中有640例轮状病毒监测结果显示阳性, 其中2周岁以下婴幼儿所占比重最大, 约达到72.9%(467例), 2~6岁婴幼儿约有120例, 占总数的18.8%, 6周岁以上儿童发病较少。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4月份发病人数较多, 占到总人数的86.3%是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高峰期。
2.3 临床症状及实验检查 轮状病毒性肠炎婴幼儿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征, 其中出现稀水便120例, 出现呕吐85例, 婴幼儿伴有发热症状及轻度脱水各58例。粪便常规检查结果表明, 640例患儿中, 约160例大便常规(-), 未见红细胞, 22例可见少许白细胞, 脂肪球(+)~(+++)可见约有38例。在100例进行大便细菌培养的标本中, 进细菌鉴别测试, 大肠杆菌20例, 其他致病菌7例。大便潜血检验呈阳性者占总体的15.3%。
2.4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率与喂养方式的关联 640例患儿中, 约有120例年龄分布在1~6个月, 对这120例患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由回收的问卷统计结果表示, 婴幼儿患儿接受母乳喂养的68例, 人工喂养32例, 混合喂养方式20例。经比较, 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发病率明显小于其他两种方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喂养方式与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率的关系[n (%)]
病毒性腹泻, 其是一种小儿临床常见疾病。经常腹泻会导致婴幼儿体内电解质水平紊乱, 严重时会出现脱水症状,如稍加不注意其后果不堪设想[3]。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 昆明地区全年均有发病, 尤以9月到次年3月为高发期, 发病人群集中在2周岁以下婴幼儿,此与国内其他地区流行情况有所不同。
目前对轮状病毒无特殊治疗药物, 且由于轮状病毒型别繁多、交叉保护性差, 给疫苗的研制工作及轮状病毒感染的预防带来困难。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儿在第1年为肠道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儿, 而且5个月以下婴儿由于母乳喂养及母亲抗体的保护, 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病率低且病情轻。。在电镜下对轮状病毒进行观察, 其直径约为20 nm, 是一种呈二十面体的无囊膜结构, 外表光滑。因其病毒形状酷似车轮而被作此命名, 由于其结构较稳定, 在酸碱环境下都可以稳定存在, 一般的药物对其并无作用。轮状病毒的传染性较强, 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播是较为主要的方式, 感染者的呕吐物或粪便是其主要的传染源。目前临床上对轮状病毒并无有效的治疗药物, 因此, 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4]。秋冬季节是轮状病毒感染性疾病多发季,婴幼儿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差, 感染该病毒后会出现严重的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甚至死亡。小肠上皮细胞遭受轮状病毒感染后, 可以突破胃肠保护屏障进入血液, 危害内脏。轮状病毒可以有效抑制感染细胞凋亡, 降低宿主细胞的抗病毒能力, 加大病毒感染的几率。
综上所述, 对于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 不仅要积极寻找更加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还应向家长普及相关喂养知识, 鼓励母亲采用母乳喂养的方式, 减少婴幼儿临床常见疾病的发生。
[1] 陈勇, 杨琴.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检测对A群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意义.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2):123-125.
[2] 李旭,赵源.轮状病毒性肠炎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中华儿科杂志, 1999, 37(12):776.
[3] 赵高伟, 任晓峰.轮状病毒感染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 21(1):60-65.
[4] 邓莉,贾立英,赵惠欣,等.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40例发病特点分析.临床儿科杂志, 2007, 25(4):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