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敏
胎儿窘迫指胎儿在子宫内因酸中毒和缺氧对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的综合症状, 是直接引发围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窘迫程度越重, 越有较高的新生儿窒息比率[1]。胎心监护可对胎心率的动态变化连续观察, 使胎心异常在早期得以检出, 为制定有效方案及时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目前重要监测手段。本次选取单胎头位胎心监护异常的孕妇80例, 选取单胎头位胎心监护正常孕妇80例围产结局进行比较, 旨在探讨胎儿监护的重要价值, 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单胎头位胎心监护异常孕妇80例作为观察组, 年龄20~44岁, 平均年龄(29.3±2.1)岁, 孕周37~41周, 孕产次平均(1.5±0.2)次。选取单胎头位胎心监护正常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 年龄20~45岁, 平均年龄(29.4±2.2)岁, 孕周37~41周, 孕产次平均 (1.5±0.3)次。 两组间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孕妇临产前后, 应用超声多普勒胎心监护仪监护, 为20~40 min监护时间, 监测前将膀胱排空, 不用药物,忌饥饿, 营造安静监测环境, 保持情绪稳定, 取左侧卧位或仰卧位, 将胎心探头在监护时于母亲腹壁胎心音最响亮处放置, 宫缩压力在宫底部固定, 通过打印机自动记录监护结果,在荧光屏上显示宫缩曲线及胎心率, 自动显示胎动, 也可胎动时由孕妇手动按钮。
1.3 评估标准 ①胎心监护:依据改良Fischer评估评估监护结果, 阴性8~10分, 可疑阳性5~7分, 阳性1~4分。胎心监护正常:评分8~10分;胎心监护异常:评分≤7分。②胎儿窘迫诊断标准:胎动频繁或胎动减少;羊水Ⅱ~Ⅲ°;粪染;胎心率<110次/min或>160次/min为胎心率异常。③新生儿窒息:出生后1~5 min, 监测新生儿Apgar评分, 轻度窒息4~7分, 重度窒息0~3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选取病例胎儿窘迫率、羊水Ⅱ~Ⅲ°粪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预后评估[n (%)]
胎儿窘迫多见于产科临床, 可在妊娠后期发生, 可致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等, 多种原因可致酸碱平衡紊乱和宫内缺氧, 引起胎儿窘迫, 在病发早期准确做出诊断, 对处理方法的合理选择意义重大。
胎心监护仪对胎心率的动态变化可连续观察和记录, 掌握胎动、胎心、宫缩间的相关性, 对宫内胎儿安危情况评估。胎心监护主要包括子宫收缩、胎心率基线变异、胎心率基线、胎心率变化趋势等内容。 有研究示, 应用电子监护在临产后对新生儿窒息进行诊断, 为5.0%确诊率, 胎心听诊为13.0%, 胎儿窘迫采用胎心监护的特异度为85.24%, 灵敏度为76.21%, 胎心监护在胎儿窘迫诊断中, 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高, 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均较低, 对胎儿窘迫的及时发现,新生儿围产结局的改善, 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胎心率基线是无宫缩和胎动影响时, >10 min的胎心率平均值, 除外减速期、加速期, 及胎心率变异>25 bpm,正常胎心率基线110~160次/min, 胎心率<110次/min或160次/min,均属不正常。胎心率基线变异为小的胎心率周期性波动, 胎心率基线摆动是胎心健康的表现, 表示胎儿储备能力理想,胎心率基线变异经观察示消失, 表明胎儿丧失储备能力。胎心率加速上升急骤, 持续时间在15 s及以上, 胎心率基线在胎动或宫缩时暂时性增加, 表明胎儿良好[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选取病例胎儿窘迫率、羊水Ⅱ~Ⅲ°粪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胎心电子监护, 对胎儿窘迫情况可较好反应, 具较高敏感性和安全性, 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 需对胎心监护辨别能力进行提高, 以获取宫内胎儿可靠的信息, 并对产程进展情况、孕妇骨盆条件与胎动的关系综合分析, 对阴道试产者密切监测, 使剖宫产率与新生儿窒息率得到控制, 对胎儿窘迫做出早期诊断, 早期处理, 改善围生儿预后, 降低围生儿致残率和致死率。
综上所述, 胎儿窘迫诊断中, 胎心监护有较为重要的价值, 可对胎儿窘迫早期发现和诊断, 进而使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致残、致死率减少, 最大程度改善预后, 保障产科质量。
[1] 周秀萍.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的临床意义.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35):5315~5316.
[2] 范立惠.电子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研究.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35):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