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云鹏
大山深处的通信兵
☉边云鹏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通信兵就是坐在机房听听电话,坐在电脑前敲敲键盘。通信兵真的是这样的吗?通过某通信维护保障分队的一次值勤任务,我们走进了大山深处的通信兵。
近日,在长白山深处的一处作业现场,某通信团七连外线维护分队受领一次光缆线路的加固施工任务。上午8时,连长带领8名战士赶到作业现场。“之前河水只有十米多宽,水流也没有这么急,但在前期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导致河水暴涨,我们需要在这里修建一座漫水石笼,防止光缆被冲断”,连长指着现在有近20米宽的河面向大家详细地布置任务。抬眼望去,湍急的流水击打在石头上激起阵阵水花,岸边醒目的警示牌和标石提醒我们,这里铺着国防通信光缆。
在连长的指挥下,人员被分成两组,一组备料,一组下卧河床。由于小点的石头在水中根本站不住脚,所以备料的官兵必须找些“大块头”。“这么大的石头少说也有百十来斤,能搬动吗?”新兵张凯担心地问道。“放在水里滚着走,轻不少”,班长小徐回答道。不到一刻钟,战士们的手套都磨漏了。石头不好搬,下卧河床更不易,这边刚挖下一锹,流水带着泥沙就给你瞬间填满,再挖再填,填了再挖,没点耐性是干不了的。备料和下卧河床完成后,就该“铺网”了,全体人员从岸上抬下一大卷铁线编成的网,虽然是网但却不轻,大家吃力地抬着。连长组织大家在河中将网铺开,覆盖整个河面,一直延伸到岸边。“23米长,昨天在连队一整天的杰作,光铁线就用了三捆半。”看得出,连长对这件“杰作”相当满意。编石笼可是一项技术活,先得根据石笼的长度放线,因为铁线编成网是有曲率的,要确定到底放多长合适;然后,还要根据石笼的宽度计算要放多少道,放完线后还要缠圈,最后一道工序才是编网。
下午三点多,23米长的大石笼已现雏形。上游的水流明显减缓,之前还“漂移”的石头已经老老实实地待着不动了,水已经涨得齐腰深。穿着水衩的战士站在水中,用铁钎等工具熟练地将网“缝合”起来,一座坚固的堤坝就这样横断在湍流当中。23米长,1.3米宽,0.8米高的一个石笼,大约需要24立方米的石料,光搬动这些石料就是一项大工程,官兵们还要在湍急的河流中将它们一块一块地垒好,用了不到7小时,攻坚力可见一斑。一天的任务完成后,战士们脸上洋溢着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可身子却在瑟瑟发抖。长白山的四月,水还是那么凉得刺骨。
当我们拿起电话听到里面嘟嘟的蜂音时,当我们点击一个个网页流畅地打开时,我们应该知道,有这样一群常年奋战在国防通信光缆维抢一线的官兵,为保障千里国防通信线路的畅通,他们用血肉之躯在冰冷的湍流中筑堤护线……
【作者系65043部队司令部政治协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