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西新城 幸福家园

2014-05-31 09:19刘建张洁
西部大开发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新城海绵雨水

» 本刊记者/刘建 张洁

沣西新城将“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入城镇化进程,在处理城市、规划、生态三者关系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沣西新城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配套支持,成为新型城镇化典范。

位于西安和咸阳两市之间的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南望秦岭,北见渭塬,位于渭河和沣河两河之畔,具备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区位优势,成为推动西咸新区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2012年以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将保障房建设作为新城事业发展的支撑项目和重要民生工程,始终按照“高标准规划设计,高品质建设配套”的要求,目前共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9个,总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共计14089套,保障人数将达4万余人,做到应保尽保。截至2014年9月,已有8701套封顶,其中1080套公租房分配入住。解决了辖区内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员工、外来务工人员及入区企业住房困难的问题。2013年被授予陕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十佳县”,在西咸新区五个新城中排名第一。

科学规划 产城融合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形势所需,也是发展之要。沣西新城将生态城市建设与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定位相结合,对所有保障房项目精心规划和科学选址,努力实现“做世界一流、建品质沣西”的目标,与产业布局紧密相连。作为西咸新区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同德佳苑小区紧邻沣西新城管委会,步行只需5~10分钟即可到达总部经济园和信息产业园,方便了住户上班,且周边交通便利,能让住户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沣西新城同德佳苑小区做到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双覆盖。基础设施达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邮、通讯、通暖气、通天然气等“七通”高标准。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建设有同德幼儿园及同德小学,解决了住户子女的教育问题;有三条公交线路直通小区,交通便利。附近有步长医院,为住户提供了健康保障; 采用先进智能的安防监控系统,保证了住户的居住安全;成立规范的物业管理中心,为住户提供贴心、便利的服务。

“产城融合”是沣西新城的最大特色。沣西新城将绿色作为城市的底色、发展的主色,集中力量发展生态友好、附加值高的信息产业,努力实现“数据沣西、智慧西咸、云储中国、物联世界”的目标,成为国家政务信息资源聚集地、社会资源集散地和西部超算中心。目前,沣西新城已获批“国家级云计算示范试点城市”,是全国7个试点城市中唯一的西部城市;三大运营商、多个部委容灾数据备份中心、微软创新中心等龙头商务项目落户,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态势明显。按照打造科技园区升级版的思路,构建“混搭”型、模块化、可复制的 “五分钟工作生活圈”,合理配比生产、生活、生态,构建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综合利用 节能环保

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研究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时提出,要实现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四大“革命”。沣西新城在西部城市中第一个开展了能源综合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以电厂余热为主、分布式能源为补充、各类新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结构。

一是推动电厂余热成为区域主要热源。沣西新城核心区以南20公里,已建成的西安市户县大唐电厂是一座热电联产的电厂,年发电量41亿千瓦时。2012年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华贲教授编制能源综合利用规划,利用该电厂余热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和热泵技术将其热值取出、转换到地辐热采暖需要的45℃左右,用于大量民用建筑的采暖,从而实现低碳、经济、高效的目标。据测算,到2016年节能24.74万吨标煤/年,节能率31.19% ;减排CO2134.61万吨/年,减排率达到57.34%(只包括冷热电汽终端需求,不包括交通和其它能耗)。

二是开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试点。依托信息产业园未来每年100亿千瓦时的稳定用电量和64平方公里的城市规模,开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试点,先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热能发电,然后利用电能驱动热泵从大气、土壤环境中吸收低品位热能,适当提高温度再向建筑供热,将一次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到200%以上,形成“高载能、高附加值、高科技、无污染”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系统。

三是大力发展各类新能源。西安地区地下热能储藏丰富,地下2000米岩石温度基本在70℃左右,通过换热地面出水温度可稳定在39-41℃。在新业家园试点干热岩深层地热采暖方式,可满足1100户住户采暖需求,运行费用仅为集中供热价格的40%。沣西新城年累计光照时数平均为2000-2400小时,全年太阳辐射4600-5000兆焦/平方米。利用太阳能光电、光热板对太阳的辐射热进行储存,在城市能源过剩的情况下将能源续存起来,等到城市需要的时候再反哺给城市。当前,太阳能路灯照明、太阳能热水等已在沣西市政和保障房建设中全面使用。

“海绵城市” 回归自然

在2014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核心在于平时的“积存”和需要时的“反哺”,是资源的“削峰平谷”、自然平衡。实质是要形成低碳、循环、高效的城市“微环境”。沣西新城在创建“海绵城市”过程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首先,自觉强化海绵城市标准指引。沣西新城规划面积143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约600毫米,年受水量达8580万立方米。2011年进行城市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提出“地域性雨水管理系统”概念。当前,沣西各相关方案、规划都采用高标准的排水设计指标,加强排水防涝设施、排水通道的建设,强化水系的连通与治理。进一步加强河流综合整治,围绕渭河、沣河等几条河流交汇处形成系列湿地,涵养水源。在水系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引入新理念、新技术,在污水处理厂周边设置一定规模的“水泡”,处理过的污水在排放至水体前先进入水泡,形成湿地景观,从末端实现将水留在沣西。沣西新城每挂出一宗地,在规划设计条件中均提出地面透水率大于40%、全面应用节水型卫生器具等要求,确保每个小地块形成“小海绵”。未来沣西新城建成区可渗水面积将达50%以上。

其次,构建四级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一是建筑与小区应收尽收。在建筑地块内,采用雨水花园、生态绿地、线性排水沟、景观水体、透水路面、终端收集池等工艺,对地表径流系数较大下垫面的雨水样本做到了应收尽收。二是市政道路确保绿地集水功能。在市政道路上,大规模采用了植物滞留槽、下凹式绿带、生态草沟及集料蓄水沟等措施,在保证道路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收水口、装配式集料过滤池等设施,将雨水全部收集到两侧绿地进行过滤、滞留和渗蓄;在雨水饱和时,也能够溢流排入市政管网中。通过这一方式,使道路范围内的所有绿地都能收集到雨水。三是中央雨洪系统形成调蓄枢纽。依托6.8公里长的中央绿廊,建设中央雨洪系统,连通沣河、渭河两条主要水系,布置湖泊、湿地、森林等功能板块,实现雨水管理、生物栖息、公共休闲和视觉景观等功能集成,既是生态廊道,也是自然风道,还是调蓄枢纽。中心绿廊整体下挖6-8米,下穿城市道路,确保其不间断性。绿廊两侧,附近2-3个大街区的居住社区、道路、广场、绿地等所有地块下垫面的地表径流,都通过地表水沟、溢流管、市政排水管等设施实现直接或间接收集,形成区域性的雨水汇集、净化、调蓄、溢流功能,成为综合性调蓄枢纽项目。同时,在绿廊与雨水边沟之间修建城市的混合慢行道,利用雨水边沟将城市道路与慢行道分隔,提高慢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四是景观绿地依托地形自然收集。在景观绿地内,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绿地自身的地形特点,结合景观布置,通过线型草沟、生态湿地、蓄滞水泡、自然洼地等措施进行雨水汇流、净化、下渗和收集回用。

最后,全面推行“海绵建筑”标准。海绵建筑是海绵城市的基础。为此,沣西新城全面推广绿色建筑标准,所有保障房均按照绿色建筑一星标准建设。比如,同德佳苑公租房采用光电、光热技术,屋顶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板,建设全面雨水收集系统,屋顶、地面雨水全部收集下渗。积极推行节能建筑技术,运用灰色黑色水分离、外墙外保温、透水地面铺装、雨水花园等形式,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高海绵型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市政建设和公共基础设施,实行从源头至末端的各类雨水利用措施,将雨水分步骤留存下来。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去年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用诗情画意的笔触描摹着美丽图景。沣西新城所有的一切探索和努力,正孕育“现代田园城市”新范式,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猜你喜欢
新城海绵雨水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玉树新城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珠江新城夜璀璨
海绵是植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