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思考

2014-05-30 17:24姜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阜阳市现状

姜峰

摘 要:简述了阜阳市保护性耕作现状,针对阜阳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农机具应用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阜阳市保护性耕作的一些措施和建议。主要包括: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等。

关键词:阜阳市;保护性耕作;现状;问题;措施;发展

中图分类号 S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160-03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之后,保护性耕作技术便作为我国小麦、玉米主产区的主推技术。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其内容主要包括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它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

1 地理位置、气候、耕地、农作物情况

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阜南、颍上4县及颍州、颍东、颍泉3区。人口1 014.3万人,面积9 775km2,耕地面积58.5万hm2,全区土壤80%为砂姜黑土,20%为潮土。

阜阳地处黄淮海平原,在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交界处,地势平坦,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8℃,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23.3℃,≥10℃活动积温4 831℃,无霜期212d,年日照2 351h,年降雨量823mm,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繁育。盛产小麦、水稻、红薯、棉花、玉米、大豆和水果、蔬菜、薄荷、中药材等。是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全国秸杆养牛示范基地,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又是国家大型商品粮、棉、油、肉生产基地。降雨量、气温、土壤类型适宜进行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

2 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及问题

阜阳市有53.33万hm2各类农作物,其中包括46.67万hm2小麦、20万hm2玉米、13.33万hm2黄豆、6.67万hm2水稻以及其他经济作物。全区土壤80%为砂姜黑土,20%为潮土。砂姜黑土土壤容重大、质地粘重、易板结、理化性状差、遇水膨胀、遇旱收缩、将砂姜翻上来则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由于大中型机具相对缺乏,施肥和耕作方法的不合理,耕作层浅,犁底层厚,形成土壤坚实度高,密度大,孔隙度低,透水性差,大大减弱了耕作层和心土层之间水肥的疏通,农作物根系难以伸展,作物根系不能有效吸收犁底层以下的营养和水分。遇到干旱天气时,作业层以上土壤疏松,水分被大量蒸发,作物因缺水而枯死。遇到降水集中时,雨水不能通过犁底层向下渗透,土壤容水量变小,大量的雨水在土壤表面形成径流,从而造成土肥流失。即使旋耕后对土壤镇压,只是压实土壤表面,没有打破犁底层,对土壤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出现了“小雨小淹、大雨大涝、无雨干旱”的现象,这种易涝易旱、缺少肥力的耕地生产环境,制约了阜阳市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由于农村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和儿童较多。从而造成保护性耕作推广滞后,无法满足现代大农业生产需求。阜阳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近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实行机械化一条龙服务,但也存在着机具老化,大中型机具较少,作业效率低等问题,不适应发展保护性耕作建设的需要。加之农田水利设施陈旧、机械化装备水平落后、农业推广经费短缺等问题,致使一些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不能及时推广应用转化为生产力。

3 保护性耕作发展措施及建议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农机技术是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载体。采用合理的农机装备对耕地进行保护性耕作,可以实现节本增效,改善土壤的物理状态,充分利用天然降雨,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有利抗灾。保护性耕作采取机械联合收获,与人工分段收获相比支出可节约50%成本。采用精少量播种技术可节约种子5kg/667m2,还能增加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由于过去长期实行旋耕、翻耕等浅层耕作,造成全区土壤犁底层板结、土壤内部水分运行失调。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的推广、落实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组织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组织开展了土壤深松示范试验,不同种类的深松机具轮番上阵,通过专家测量、农民检验,让农民充分认识到深松整地的好处,并从中挑选出最经济、最适合当地土壤结构使用的农机具。

3.1 发展措施

3.1.1 秸秆覆盖 秸秆覆盖不仅有利保墒、保土、保肥,防风沙,而且可以有效防止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减少农业耕作产生的CO2气体污染。阜阳市秸秆分布在全市各区、县,主要种类有小麦、玉米、大豆、水稻以及薯类、芝麻、油菜籽、棉花和花生秸秆。其中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的秸秆占总量的80%以上。据市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2012年各类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432.55万t,其中夏熟195.01万t、秋熟237.54万t,分别占全年秸秆可收集资源总量的45.08%、54.92%。2011年夏熟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207.1万t。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是高产田建设的基本措施之一,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农业节本增效,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研究,若实施一年两季秸秆还田,1a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提高0.05%~0.23%,速效钾肥增加468mg/kg,土壤容重下降0.03~0.16g/cm3,土壤孔隙度提高1.75%~7%。实施秸秆覆盖免耕技术后,与传统耕作相比,旱地玉米和小麦每hm2分别增产750kg和450kg,土壤含水量提高2%~4.5%,透水率提高40%~50%。endprint

解决好秸秆利用问题,就可以避免因秸秆焚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焚烧秸秆污染环境,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所以解决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刻不容缓。阜阳市颍东区冉庙乡张湾村徐塘元自然村实施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已有13a,村里秸秆还田率100%,村民在长期的秸秆还田实践中发现,秸秆还田的地块具有保墒、耐旱、不易倒伏的特点,且使土地不易板结,土壤有机质增加,肥力增强,增产效果明显的作用。村里常年农作物产量比其它地方高出20%以上,尤其是近年极端天气增多的情况,则更显出秸秆还田的好处,12a小麦连续经历秋、冬、春三季连旱及初夏旱,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村里的20hm2小麦虽然只浇了1次水,但依然获得了丰收。经农技部门测算,平均达到500kg/667m2,最高突破了600kg,几乎达到了颍东区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田的产量。

3.1.2 免耕播种 免耕施肥播种机械化技术是指以保护农田表面土壤为目的,采用机械化播种手段,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机械化作业方式。与传统耕作方法相比,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可以降低机械进地次数和耕翻次数,减小耕作对土层表面的破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保护性耕作通过免耕、少耕,采取机械化复式作业,简化生产工序,降低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同时,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力,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发展保护性耕作有利于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食品安全。

阜阳市以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为主,是用玉米免耕播种机,在留茬20~25cm的麦茬地里直接播种,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工序,大大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与传统人工点播相比,增加玉米种植密度,规范了种植模式,为增加玉米产量提供了有效保障,实现农艺农机结合,为秋季玉米机械化收获打下基础。

3.1.3 以松代翻 机械化深松技术能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熟土层的厚度,增加土壤蓄水蓄肥、提高抗旱保墒的能力,是农业可持续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据有关部门测算,深松过的土地可以使小麦增产10%~15%、玉米增产20%以上。阜阳市农机研究所科技人员为进一步完善《阜阳市土壤深松技术规范》,详细了解农民耕、种、管等情况,收集土壤深松效益对比数据,通过现场抽检对比,深松作业的小麦无论是外观长势,还是穗粒数、千粒重等,都优于采用普通耕作方式的小麦,普遍表现出穗大、籽粒均匀饱满、无瘪粒现象,小麦增产明显。

3.1.4 化学除草 保护性耕作主要以机械化作业为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由于秸秆量增多,为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目前主要利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化学除草,是根据作物和杂草的生长特点和规律,利用化学除草剂除草的方法。实践证明,化学除草是消灭农田杂草,保证作物增产的重要手段,其特点有除草速度快,效率高,为人工除草效率的5~10倍;除草效果好,施药适时,对症下药,一次可解决草害,不需用人工拔除。化学除草增产显著,一般化学除草能增产10%左右。化学除草可克服雨天等不良天气的限制,有利于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3.2 发展建议

3.2.1 秸秆部分还田 保护性耕作通过免耕、少耕,或将秸秆粉碎覆盖于农田中进行自然发酵,是改善土壤,保证土壤中有机质的好措施。目前,国内已生产出若干种机械化秸秆还田设备,并在一些地区大量应用。然而,秸秆还田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阜阳市秸秆还田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因此要认真总结先进典型经验,采用部分还田,将能收集起来的秸秆用于饲料、发电等。

3.2.2 农机培训的技术含量有待提高 农机培训应重点推广适合当地作业的玉米精播机、土壤深松机和秸秆还田装置。多方联系大型拖拉机和深松机械,培训农机手,确定深松标准,传授农机深松技术,通过签订深松农田合同等方式,提高农田土壤深松推广工作。

3.2.3 推广机具要重视配套和选型 保护性耕作技术涉及面广,目前,该技术的推广是以保护性耕作机具为载体,以农业机械化技术配套为前提,离开了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保护性耕作技术将无法落地。机具的配套和选型是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要选择性能良好、适应性好的机型,并充分考虑当地的动力条件。二要农机与农艺相融合,考虑当地的农艺要求。三要考虑机具的通过性和防堵性能。四要看机具的制造质量,选择具有农机推广许可证的产品。

3.2.4 改变传统耕作观念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耕作制度的转变,它涉及到农学、生化、机械等方方面面,与传统耕作方式具有明显区别,特别是在后期的田间管理方面,由于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为病虫害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致使许多农民忽视了保护性耕作的综合效益。所以,要提高对保护性耕作重要性认识,要从技术、经济、理念等方面对农民进行全方位培训,确保保护性耕作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阜阳市是小麦、玉米种植大区。应大力推进小麦、玉米生产环节的机械浅松、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及化学除草等方面的机械化作业进程。发展一批保护性耕作方面的农机大户,不断培育保护性耕作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保护性耕作农机具的利用效率,使他们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同时注意这两种主要农作物耕、种、管、收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减少对土壤表面的碾压和破坏,减少雨水、风蚀冲刷流失,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墒、蓄水能力。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孙虎.阜阳市农业保护性耕作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9):245-246.

[2]牛敏.临泉县保护性耕作项目的成效及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12):75-76.

[3]朱凯.皖西北农业保护性耕作之探索[J].新农民(上半月),2011(12):46.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阜阳市现状
“十四五”期间阜阳市将新建4个高速公路项目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要点
谈我国东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安徽阜阳市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现状调查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
习近平视察阜阳市白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