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迎九
摘 要:简要介绍泾县蚕桑业发展历程,指出当前蚕桑产业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分析振兴泾县蚕桑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蚕桑产业;存在问题;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82-02
1 基本概况
泾县位于皖南山区,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全县总面积2 059km2,辖11个乡镇,153个行政村,总人口35.8万人。全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无霜期240d,年平均降雨量为1 500mm。共有耕地面积19 733hm2,人均耕地不足667m2。泾县是传统的山区农业县,人多地少,发展蚕桑产业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蚕桑产量位居全省第一,被授予“?王牌茧”称号,“?大叶瓣”桑入选全国优良桑树品种,1988年迈入“?万担茧”行列,1997年进入蚕桑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县桑园面积2 885hm2,年饲养蚕种7.8万盒,蚕茧产量3 127t,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加之茧价的波动,我县蚕茧产量呈现逐年下滑趋势(表1)。
2 我县发展蚕桑的优势
蚕桑产业一直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历届政府都把发展蚕桑生产列入农村经济的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曾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了重要贡献,振兴蚕桑产业仍具有众多的优势。
(1)蚕桑生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养蚕习惯,有一大批对蚕桑生产有感情懂技术的养蚕能手。
(2)有优越的自然和气候条件。我县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栽桑养蚕能够很好的绿化环境,涵养水源,符合我县生态立县的长期发展战略。
(3)有一批多年从事蚕桑工作的技术力量。全县在岗蚕桑技干3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7人,可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4)有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加工能力。全县有缫丝企业一家,蚕茧收购站21处,专业催青室一处。
3 当前面临的困难
从2013年蚕桑生产情况来看,我县蚕桑生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农民栽桑养蚕的意愿降低,制约和影响发展的因素较多,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农村劳动力大批转移,茧价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出现了部分桑园抛荒和半抛荒现象,加之烟叶、吊瓜籽等产业的兴起,出现了与桑园争地,另外河沙的私挖乱采也毁坏大批河滩地桑园。
(2)蚕桑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保持着传统的家庭生产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经营规模小;现代设施应用少,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得不到提高,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全县仅有蚕桑专业合作社1家,年饲养蚕种10盒以上的大户不足100户。
(3)蚕桑生产基础薄弱。全县1/2以上桑园零星分散,树龄老化,水利设施不配套,抗灾减灾能力弱。加之目前从事蚕桑生产的多为中老年人对新技术接受程度参差不齐,科学养蚕水平低,劳动力欠缺,对桑园管理粗放,特别是对零星桑园采收困难,大多数蚕农投入不足,副产品利用开发程度较低。
(4)受市场行情、环境气候以及饲养水平等影响,蚕病时有发生,造成蚕茧产量不稳,效益不高,蚕桑生产具有较高的风险,稍有不慎可能导致颗粒无收。
4 发展蚕桑生产的思路和对策
4.1 积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社会化组织程度 大力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和养蚕大户,在重点乡镇组建1~3个专业合作社,重点村发展5~10户养蚕大户。通过专业合作社内部的分工协作可以有效缓解部分蚕农劳力欠缺问题,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根据以往的经验,专业大户抵御风险能力强,生产水平高。如最大的养蚕专业村桃花潭镇新民村,该村总农户596户,2 134人,其中养蚕户达566户,占全村总农户的95%,桑园面积、蚕茧产量、667m2桑产值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2年桑园面积133.3hm2,春蚕饲养量2023盒,蚕茧产量101.2t,产值303.5万元,户均养蚕收入5361元。
4.2 大力推进蚕茧产业化经营 组织招商引资,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创办蚕桑龙头企业,采取返租倒包或股份制等形式,将全县抛荒桑园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逐步建设集中连片的规模化园区,利用大量闲置的中小学校舍改建为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标准化蚕室。吸纳农村剩余劳力,并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鼓励丝厂与专业合作社实施“?订单蚕业”,确保优质优价,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实行二次返利,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4.3 积极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解决季节性用工难问题 许多养蚕大户,每逢大蚕期,一直遭受用工难用工贵的困扰,我们可以通过中介组织的力量,将分散的闲置劳力组织起来,满足临时性的用工需求,特别是做好茶区和蚕区的对接,我县是重点茶叶产区,每年春茶上市都需要大量的采茶制茶工人,目前已基本形成一支季节性用工队伍,春茶结束正逢大蚕期,可以适时将这批人员吸引过来为我们所用,逐步打造一支工价适中长期稳定的用工来源。
4.4 引进桑、蚕新品种,加快新技术新成果转化 大力推广省力化饲养技术。重点推广小蚕共育、大棚养蚕、塑料折簇自动上簇、桑园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加快自动伐条机和桑园翻耕机示范推广,普及蚕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养蚕技术。
4.5 努力提升桑园品质 积极争取项目,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新建高标准示范桑园,改造更新老桑园,提升桑园品质。整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和退耕还林等项目实施,通过沟、渠、路综合治理,达到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的目标,全面提升桑园基础设施条件,为实现桑园机械化采收打好坚实的基础。
4.6 认真做好蚕桑资源循环利用和深度开发,提高综合效益 积极拓展蚕桑新模式,推广桑枝实用菌、桑园养鸡、桑园套种、桑枝地板等,扩大现有果桑园面积,增强果桑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发桑叶茶和蚕沙枕,利用我县造纸业发达的优势,研制开发桑皮纸,充分挖掘蚕桑生态、文化、休闲功能。特别要利用好我县列入皖南国际文化核心旅游区的契机,开发蚕区体验游项目,吸引游客了解丝绸文化,领略沧海桑田,亲自动手采桑养蚕,零距离接触蚕宝宝,品尝天然美味的桑椹,体验农家生活。同时配套销售果桑酒、桑叶茶、蚕沙枕以及蚕丝被等桑蚕产品,让游人享受游购娱的乐趣。
4.7 加强对蚕桑产业的重视与领导 继续把蚕桑产业作为我县优势特色产业来抓,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强金融支持力度,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养蚕大户提供政策性担保,帮助养蚕大户获取创业基金和无息贷款,积极争取蚕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解除蚕农的后顾之忧。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摘 要:简要介绍泾县蚕桑业发展历程,指出当前蚕桑产业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分析振兴泾县蚕桑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蚕桑产业;存在问题;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82-02
1 基本概况
泾县位于皖南山区,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全县总面积2 059km2,辖11个乡镇,153个行政村,总人口35.8万人。全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无霜期240d,年平均降雨量为1 500mm。共有耕地面积19 733hm2,人均耕地不足667m2。泾县是传统的山区农业县,人多地少,发展蚕桑产业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蚕桑产量位居全省第一,被授予“?王牌茧”称号,“?大叶瓣”桑入选全国优良桑树品种,1988年迈入“?万担茧”行列,1997年进入蚕桑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县桑园面积2 885hm2,年饲养蚕种7.8万盒,蚕茧产量3 127t,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加之茧价的波动,我县蚕茧产量呈现逐年下滑趋势(表1)。
2 我县发展蚕桑的优势
蚕桑产业一直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历届政府都把发展蚕桑生产列入农村经济的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曾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了重要贡献,振兴蚕桑产业仍具有众多的优势。
(1)蚕桑生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养蚕习惯,有一大批对蚕桑生产有感情懂技术的养蚕能手。
(2)有优越的自然和气候条件。我县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栽桑养蚕能够很好的绿化环境,涵养水源,符合我县生态立县的长期发展战略。
(3)有一批多年从事蚕桑工作的技术力量。全县在岗蚕桑技干3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7人,可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4)有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加工能力。全县有缫丝企业一家,蚕茧收购站21处,专业催青室一处。
3 当前面临的困难
从2013年蚕桑生产情况来看,我县蚕桑生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农民栽桑养蚕的意愿降低,制约和影响发展的因素较多,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农村劳动力大批转移,茧价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出现了部分桑园抛荒和半抛荒现象,加之烟叶、吊瓜籽等产业的兴起,出现了与桑园争地,另外河沙的私挖乱采也毁坏大批河滩地桑园。
(2)蚕桑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保持着传统的家庭生产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经营规模小;现代设施应用少,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得不到提高,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全县仅有蚕桑专业合作社1家,年饲养蚕种10盒以上的大户不足100户。
(3)蚕桑生产基础薄弱。全县1/2以上桑园零星分散,树龄老化,水利设施不配套,抗灾减灾能力弱。加之目前从事蚕桑生产的多为中老年人对新技术接受程度参差不齐,科学养蚕水平低,劳动力欠缺,对桑园管理粗放,特别是对零星桑园采收困难,大多数蚕农投入不足,副产品利用开发程度较低。
(4)受市场行情、环境气候以及饲养水平等影响,蚕病时有发生,造成蚕茧产量不稳,效益不高,蚕桑生产具有较高的风险,稍有不慎可能导致颗粒无收。
4 发展蚕桑生产的思路和对策
4.1 积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社会化组织程度 大力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和养蚕大户,在重点乡镇组建1~3个专业合作社,重点村发展5~10户养蚕大户。通过专业合作社内部的分工协作可以有效缓解部分蚕农劳力欠缺问题,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根据以往的经验,专业大户抵御风险能力强,生产水平高。如最大的养蚕专业村桃花潭镇新民村,该村总农户596户,2 134人,其中养蚕户达566户,占全村总农户的95%,桑园面积、蚕茧产量、667m2桑产值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2年桑园面积133.3hm2,春蚕饲养量2023盒,蚕茧产量101.2t,产值303.5万元,户均养蚕收入5361元。
4.2 大力推进蚕茧产业化经营 组织招商引资,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创办蚕桑龙头企业,采取返租倒包或股份制等形式,将全县抛荒桑园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逐步建设集中连片的规模化园区,利用大量闲置的中小学校舍改建为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标准化蚕室。吸纳农村剩余劳力,并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鼓励丝厂与专业合作社实施“?订单蚕业”,确保优质优价,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实行二次返利,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4.3 积极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解决季节性用工难问题 许多养蚕大户,每逢大蚕期,一直遭受用工难用工贵的困扰,我们可以通过中介组织的力量,将分散的闲置劳力组织起来,满足临时性的用工需求,特别是做好茶区和蚕区的对接,我县是重点茶叶产区,每年春茶上市都需要大量的采茶制茶工人,目前已基本形成一支季节性用工队伍,春茶结束正逢大蚕期,可以适时将这批人员吸引过来为我们所用,逐步打造一支工价适中长期稳定的用工来源。
4.4 引进桑、蚕新品种,加快新技术新成果转化 大力推广省力化饲养技术。重点推广小蚕共育、大棚养蚕、塑料折簇自动上簇、桑园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加快自动伐条机和桑园翻耕机示范推广,普及蚕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养蚕技术。
4.5 努力提升桑园品质 积极争取项目,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新建高标准示范桑园,改造更新老桑园,提升桑园品质。整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和退耕还林等项目实施,通过沟、渠、路综合治理,达到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的目标,全面提升桑园基础设施条件,为实现桑园机械化采收打好坚实的基础。
4.6 认真做好蚕桑资源循环利用和深度开发,提高综合效益 积极拓展蚕桑新模式,推广桑枝实用菌、桑园养鸡、桑园套种、桑枝地板等,扩大现有果桑园面积,增强果桑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发桑叶茶和蚕沙枕,利用我县造纸业发达的优势,研制开发桑皮纸,充分挖掘蚕桑生态、文化、休闲功能。特别要利用好我县列入皖南国际文化核心旅游区的契机,开发蚕区体验游项目,吸引游客了解丝绸文化,领略沧海桑田,亲自动手采桑养蚕,零距离接触蚕宝宝,品尝天然美味的桑椹,体验农家生活。同时配套销售果桑酒、桑叶茶、蚕沙枕以及蚕丝被等桑蚕产品,让游人享受游购娱的乐趣。
4.7 加强对蚕桑产业的重视与领导 继续把蚕桑产业作为我县优势特色产业来抓,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强金融支持力度,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养蚕大户提供政策性担保,帮助养蚕大户获取创业基金和无息贷款,积极争取蚕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解除蚕农的后顾之忧。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摘 要:简要介绍泾县蚕桑业发展历程,指出当前蚕桑产业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分析振兴泾县蚕桑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蚕桑产业;存在问题;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82-02
1 基本概况
泾县位于皖南山区,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全县总面积2 059km2,辖11个乡镇,153个行政村,总人口35.8万人。全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无霜期240d,年平均降雨量为1 500mm。共有耕地面积19 733hm2,人均耕地不足667m2。泾县是传统的山区农业县,人多地少,发展蚕桑产业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蚕桑产量位居全省第一,被授予“?王牌茧”称号,“?大叶瓣”桑入选全国优良桑树品种,1988年迈入“?万担茧”行列,1997年进入蚕桑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县桑园面积2 885hm2,年饲养蚕种7.8万盒,蚕茧产量3 127t,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加之茧价的波动,我县蚕茧产量呈现逐年下滑趋势(表1)。
2 我县发展蚕桑的优势
蚕桑产业一直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历届政府都把发展蚕桑生产列入农村经济的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曾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了重要贡献,振兴蚕桑产业仍具有众多的优势。
(1)蚕桑生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养蚕习惯,有一大批对蚕桑生产有感情懂技术的养蚕能手。
(2)有优越的自然和气候条件。我县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栽桑养蚕能够很好的绿化环境,涵养水源,符合我县生态立县的长期发展战略。
(3)有一批多年从事蚕桑工作的技术力量。全县在岗蚕桑技干3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7人,可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4)有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加工能力。全县有缫丝企业一家,蚕茧收购站21处,专业催青室一处。
3 当前面临的困难
从2013年蚕桑生产情况来看,我县蚕桑生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农民栽桑养蚕的意愿降低,制约和影响发展的因素较多,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农村劳动力大批转移,茧价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出现了部分桑园抛荒和半抛荒现象,加之烟叶、吊瓜籽等产业的兴起,出现了与桑园争地,另外河沙的私挖乱采也毁坏大批河滩地桑园。
(2)蚕桑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保持着传统的家庭生产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经营规模小;现代设施应用少,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得不到提高,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全县仅有蚕桑专业合作社1家,年饲养蚕种10盒以上的大户不足100户。
(3)蚕桑生产基础薄弱。全县1/2以上桑园零星分散,树龄老化,水利设施不配套,抗灾减灾能力弱。加之目前从事蚕桑生产的多为中老年人对新技术接受程度参差不齐,科学养蚕水平低,劳动力欠缺,对桑园管理粗放,特别是对零星桑园采收困难,大多数蚕农投入不足,副产品利用开发程度较低。
(4)受市场行情、环境气候以及饲养水平等影响,蚕病时有发生,造成蚕茧产量不稳,效益不高,蚕桑生产具有较高的风险,稍有不慎可能导致颗粒无收。
4 发展蚕桑生产的思路和对策
4.1 积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社会化组织程度 大力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和养蚕大户,在重点乡镇组建1~3个专业合作社,重点村发展5~10户养蚕大户。通过专业合作社内部的分工协作可以有效缓解部分蚕农劳力欠缺问题,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根据以往的经验,专业大户抵御风险能力强,生产水平高。如最大的养蚕专业村桃花潭镇新民村,该村总农户596户,2 134人,其中养蚕户达566户,占全村总农户的95%,桑园面积、蚕茧产量、667m2桑产值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2年桑园面积133.3hm2,春蚕饲养量2023盒,蚕茧产量101.2t,产值303.5万元,户均养蚕收入5361元。
4.2 大力推进蚕茧产业化经营 组织招商引资,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创办蚕桑龙头企业,采取返租倒包或股份制等形式,将全县抛荒桑园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逐步建设集中连片的规模化园区,利用大量闲置的中小学校舍改建为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标准化蚕室。吸纳农村剩余劳力,并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鼓励丝厂与专业合作社实施“?订单蚕业”,确保优质优价,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实行二次返利,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4.3 积极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解决季节性用工难问题 许多养蚕大户,每逢大蚕期,一直遭受用工难用工贵的困扰,我们可以通过中介组织的力量,将分散的闲置劳力组织起来,满足临时性的用工需求,特别是做好茶区和蚕区的对接,我县是重点茶叶产区,每年春茶上市都需要大量的采茶制茶工人,目前已基本形成一支季节性用工队伍,春茶结束正逢大蚕期,可以适时将这批人员吸引过来为我们所用,逐步打造一支工价适中长期稳定的用工来源。
4.4 引进桑、蚕新品种,加快新技术新成果转化 大力推广省力化饲养技术。重点推广小蚕共育、大棚养蚕、塑料折簇自动上簇、桑园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加快自动伐条机和桑园翻耕机示范推广,普及蚕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养蚕技术。
4.5 努力提升桑园品质 积极争取项目,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新建高标准示范桑园,改造更新老桑园,提升桑园品质。整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和退耕还林等项目实施,通过沟、渠、路综合治理,达到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的目标,全面提升桑园基础设施条件,为实现桑园机械化采收打好坚实的基础。
4.6 认真做好蚕桑资源循环利用和深度开发,提高综合效益 积极拓展蚕桑新模式,推广桑枝实用菌、桑园养鸡、桑园套种、桑枝地板等,扩大现有果桑园面积,增强果桑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发桑叶茶和蚕沙枕,利用我县造纸业发达的优势,研制开发桑皮纸,充分挖掘蚕桑生态、文化、休闲功能。特别要利用好我县列入皖南国际文化核心旅游区的契机,开发蚕区体验游项目,吸引游客了解丝绸文化,领略沧海桑田,亲自动手采桑养蚕,零距离接触蚕宝宝,品尝天然美味的桑椹,体验农家生活。同时配套销售果桑酒、桑叶茶、蚕沙枕以及蚕丝被等桑蚕产品,让游人享受游购娱的乐趣。
4.7 加强对蚕桑产业的重视与领导 继续把蚕桑产业作为我县优势特色产业来抓,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强金融支持力度,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养蚕大户提供政策性担保,帮助养蚕大户获取创业基金和无息贷款,积极争取蚕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解除蚕农的后顾之忧。
(责编:吴祚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