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文明
【摘要】目的研究上肢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方法选择我院上肢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40例,进行临床康复治疗,并对患者治疗3个月后关节活动疼痛范围、主要肌群肌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关节活动范围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改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要肌力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我感觉生活活动能力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上肢疼痛程度、活动范围、主要肌群肌力以及患者生活活动能力,为病人及家属解除病痛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
【关键词】上肢骨折;软组织损伤;功能障碍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3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97-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类交通工具已逐步走进普通家庭,这导致了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上升,上肢骨关节的意外伤害也不断增多。针对人们对生活質量的要求,在上肢骨关节出现功能障碍后,如何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现代医生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因此,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上肢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上肢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6-53岁,平均(23.6土6.3)岁;病程为5-24d,平均(9.4土4.2)d;单纯骨折性骨折患者为14例,单纯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为13例,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为13例,其中伴挠神经、尺神经损伤患者为3例;肱骨骨折患者为8例,尺骨、桡骨骨折为14例,掌骨、指骨损伤为9例,肌腱损伤为9例;肩关节障碍患者19例,肘关节16例,腕关节17例。所有患者受伤后早期处理如手术等均于外院进行。其中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患者7例,手术复位、钢板或钢针内固定24例。患者入院时X片显示骨折患者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无松脱,骨折愈合情况与病程相符。2康复治疗
2.1康复教育患者入院后,由治疗医师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患者疾病的具体情况,此次住院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帮助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初步认识,让患者对自身疾病及康复大致了解。治疗医师要建立患者康复的信心,为患者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2借助矫形器对于不同患者,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矫形器,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在患者骨折未完全愈合时,我们借助功能位固定矫形器,有利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而且能够防止挛缩;在患者有关节挛缩畸形时,我们在患者运动之老后选择借助牵引矫形器防止挛缩。
2.3关节活动训练①入院后早期进行受损关节及临近关节的持续被动关节康复,每天两次,每次一小时为宜;②在不引起疼痛并保证患处稳定的情况下对患肢相应关节周围肌肉等软组织进行牵伸,以维持及增加软组织的延伸性,每天两次,每次3组;③针对不同的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应当以前后向滑动等关节松动技术,每天两次,每次15min。
2.4肌力训练针对需要制动的患者应行相应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然后逐步增加为等张收缩和对抗训练,每天两次,每次15min。
2.5其他治疗①物理因子治疗:不同患者选择相应的经皮神经电刺激、中频电和短波和超短波疗法等改善患者关节粘连、疼痛以及水肿的状况;②患者在温泉水中进行训练,以达到在减重条件下增强患者力量、缓解疼痛、改善粘连、协调等目的;③不同患者进行相应的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治疗方法。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指标用均数士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结果
4.1治疗前、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对比治疗后,患者肩关节屈曲、肘关节屈曲以及腕关节掌屈与背伸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