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亩产”考工业

2014-05-30 19:36皕文
财经国家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海宁市工业用地海宁

皕文

一个县级市给辖区内的工业企业来一场“摸底考试”,会是什么情形?

2013年11月4日,浙江省海宁市1659家工业企业收到市政府的《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结果告知书》(下称“《告知书》”)。这是海宁市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当地工业企业订立的“考试规则”,以“亩产效益”给企业进行等级评定。

对海宁的企业主来说,这场考试决定着企业的前途。根据各自等级,企业在用地、用电、用能、用水、排污、信贷等要素上,将会得到差别化对待。约有5%的能耗大效益低的企业,若不加快转型升级,将面临关停淘汰。

2014年浙江省“两会”期间,海宁市委书记林毅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改革从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入手,建立以亩产效益为导向,差别化配置要素资源的倒逼机制,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合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后,各地政府开始探索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当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试点探索形成一股合力,将推动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向前迈进。

亩产效益

海宁的做法,是尝试给工业企业建立一个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

从《告知书》来看,有企业的亩均税收、亩均销售、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排放每吨COD工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6个指标。其中,亩均税收占50%,亩均销售占12%,全员劳动生产率占8%,其他各占10%。

海宁市发改局副局长许明华告诉记者,亩产效益越高,企业获得发展的机会越多、成本越低;反之,机会越少、成本越高。

浙江福美金属制品公司董事长沈有根颇为郁闷。根据上述规则,该公司行业内排名第164位,全市排名757,综合评价为B类。《告知书》评语是“亩均效益低”,建议“提高自用土地产出,推进企业重组步伐,实现转型升级”。

沈有根告诉记者,公司有80亩工业用地,2013年企业产值约4000万元。头上悬着一把剑,担心掉入C类,但行业竞争压力大,又不敢贸然扩张,初步考虑是将闲置的土地出租。

海宁市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全市3亩以上用地的1609家工业企业,按照纺织、皮革、机械电子制造和其他等四大行业分类,排定前1214家为A类重点扶持和鼓励提升类,中间的312家为B类整治提升类,后面的83家为C类淘汰类企业。

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海宁将实施差别化激励和倒逼的政策。其中,A类中20%的重点扶持类企业,优先保障用地、用电、用水、信贷需求。

被评为C类的企业,日子就难过了,不但被加倍征收土地使用税,排污权化学需氧量指标从0.4万元/吨提升至1.6万元/吨。电力部门还将实施惩罚性电价政策,限额标准内,每度电提价0.1元;限额标准外,每度电提价0.3元。

“光是土地使用税,每年就要多支出近50万元,用电也增加5万元。”海宁宝圆染化公司总经理陆剑飞告诉记者。

春节过后,海宁市将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出台企业兼并重组政策,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当地的上千家企业主将迎来第二次考试。

林毅说,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结果是一个动态数据,每年评一次。如果企业用地效益明显提升,经企业申请和部门确认后可及时调整。

要素倒逼

改革的背后是要素配置失衡,限制了经济发展,海宁扮演了趟水铺路的角色。

早在2010年,海宁市人均GDP就突破1万美元,但同时发展与要素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许明华列举了一组数据:2012年海宁实现生产总值575.62亿元,总量居嘉兴首位,但2013年的工业用地绩效调查中,海宁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平均为9.6万元/亩,排在嘉兴中游。

从环境资源来看,也存在很大压力。2012年较2005年生产总值实现了翻番,但用水、用电量也同步翻番,经济增长仍依赖于高能耗拉动。

许明华告诉记者,海宁一直都在想办法摆脱困境。在之前探索的经验基础上,2013年9月11日,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海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次改革提出“存量提质、增量选优”,经济发展数据要上去,但能耗、排污要降下来。

作为浙江省全面深化改革“自选动作”之一,浙江省对海宁的改革探索也是寄予厚望。2014年第一个工作日,浙江省省长李强赶赴海宁调研,表示要适时在全省推广。

许明华说,以往的政策都是鼓励先进,而这次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倒逼5%的C类企业。

据统计,目前海宁共有83家C类企业,占用土地3000多亩,亩均税收不到2万元。在倒逼措施下,这些企业面临着关闭、并购、提升和退地四种命运,其中35家签订关停协议,将腾退土地1759亩;19家兼并重组,12家进行技术改造。

2013年12月2日,海宁市要素交易中心挂牌。这个平台承接土地使用权、排污权指标、用能总量指标三大要素交易。

截至2013年末,海宁市要素交易中心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完成3笔;排污权指标交易40次,金额1330万元。林毅告诉记者,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要打造好规范、高效的区域性要素交易市场,使要素在市场主体间顺畅流通,实现合理配置。

对一个县级市而言,土地是最重要的要素。目前,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快,意味着以后要在存量上做文章。而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吸引优质项目,也是海宁改革的重要推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这背后,是过去多年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出让的价格扭曲。

相当长时间内,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往往低价出让工业用地。或鉴于此,这次改革海宁也探索差别化土地管理模式,对产业导向和投资强度设立门槛。

据许明华介绍,工业用地出让实行3+5+X分阶段评估管理模式,即一般给予企业3年建设期,5年的投产初始运行期,分阶段验收考核,将投资强度、注册资金、亩均销售和亩均税收等纳入土地出让合同管理,实施弹性管理和限制倒逼措施。

“事前告知,君子之约。”他说,若亩均投入产出不足协议约定的50%,政府将按原出让价回收土地。

推进路径

要素市场又称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土地、资源环境、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

改革经验表明,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一是政府有意愿退出要素市场;二是培育有效的市场主体,循着要素收益递增的路径配置。

政府是否愿意退出是最大考验。当土地财政这种获取巨大收益的渠道一旦制度化、衍变为“第二财政”时,政府想罢手也无可能。

作为一个基层的改革执行者,许明华表示,全面推行要素市场化配置,需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审批制度改革是关键的一环,“在解决政府干预的同时,又要把握市场发育的程度,节奏要把握好”。

但对于要素市场来说,除了要为市场主体提供产权保护,政府退出经济生活领域外,还要为市场主体营造鼓励创新的成长空间。

据林毅介绍,海宁也启动了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改革,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清单外的项目不再审批,改为承诺制、备案制等。“过去以审代管,审批完好像就完事了,現在要从‘重审批轻监管向‘宽准入严监管转变。”

从实践来看,海宁是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合力,运用经济、价格手段,迈出了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客观也得益于当地几无国有企业,但在推进城乡要素配置市场化方面还需努力,比如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突出关注的是要素市场化。

过去30余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相形之下,要素市场化的改革显得滞后。

聂高民表示,目前要素市场改革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方向明朗、政策清晰、障碍较小的,会马上启动或已经启动了改革的,如资本、货币、技术;第二层面是需要次顶层设计,并进一步细化改革路径或需要配套修改法律、总结试点经验的,如土地、资源、环境;第三层面是改革难度大、阻力大、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藩篱的,如劳动力、管理。

“海宁的改革刚开了一个头,每一项改革都涉及权力和利益的调整,有困难也有阻力,但我们有信心啃硬骨头。”林毅说。

猜你喜欢
海宁市工业用地海宁
刘海宁作品(一)
平凡的人 伟大的事
工业用地供应市场化和地区经济增长
——以杭州为例的实证研究
天下奇观海宁潮
新发展理念下常州市工业用地的形势与任务
浙江省海宁市举办少儿现场书法大赛
海宁声音
海宁市优质茧收购的实践与体会
“同题赛场”走进浙江省海宁市
海宁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