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琴
摘 要:我校两位教师对“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进行同课异构,本文试结合两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新课导入,予以分析比对,谈一谈实施同课异构,从而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一点切身体会。
关键词:同课异构;高中历史;高校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课堂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高效课堂。广大教师在不断深入课堂的同时,也一直在探索着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教学需求,从而打造新型课堂模式,全力提升课堂的实效性。而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这一领域,师者的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能再依赖传统的经验式教学,而是需要教师在其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反复探索和实践,从而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当前,我校实施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就是在这一探索中所做的努力与尝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这一研讨活动中的一些收获,谈一点看法。
一、同课异构的概念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就是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执教人结合自己班学生的学情,借助已有的教学条件,依据个人的教学风格及特点,按着个人对本节课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围绕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各自不同的教学设计。由于执教者不同,他们在备课的结构上、授课的风格上,以及其组织教学时所用到的教法等方面也不尽相同。此外,不同班级的学生也会有其各自不同的课堂表现,这些因素都会让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多变,而在这个时候,执教者的个人教学能力及其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更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听课教师就是在这一对比中,学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而对其不足之处,则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对其进行分析、思考、完善,以做好二次备课。
二、同课异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在我校开展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笔者有幸参与了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的“异构”,两位教师则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这同一课的教学内容。学识丰富的年长教师思维缜密,问题设计深入浅出,通过对古今交通工具的比对,以及对现代通讯工具日新月异的变化的讲解,展现出社会生活的变迁,使得课堂更高效。而年轻教师则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源,并予以加工整理,精心制作成课件,利用视觉效果将这一变迁展现得淋漓尽致,寓教于乐。
笔者以两位授课教师的“新课导入”部分为例,从两个不同的导入方式,一窥二人在教学风格方面的不同。
导入一:借助古诗引发学生的思考,藉以激发学习兴趣导入。
师:有这样几句诗,同学们来听听它讲的是什么人和什么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生:(思考后答)第一首诗是讲给杨贵妃送荔枝的故事,而第二首诗则讲周幽王和褒姒,即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最后周朝灭亡了。
师:在诗中古代运送荔枝是通过什么方式?而第二首诗中的烽火在古代又有什么作用?点燃烽火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生:(思考后答)在古代主要的运输工具靠的是马匹,而烽火台则是在万分危急的时候,才能去点燃烽火向其他的诸侯予以报警用的。
师:从这两首诗中,我们不难发现,这可以说是古代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之一。我不禁要问:这两种情形若是放在今天,可以采取哪些便捷的方式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从中寻找答案吧。
借助古诗作新课引导,并启发学生去逐步深入思考,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经意间就会让学生带着对古今对比的思索,水到渠成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从而使得课堂变得更高效。
导入二:教师先是利用多媒体打出一组图片,分别是古代的马车、舟楫、坐轿,让学生分别说出其名称,并说明其在古代的功用。然后,再用幻灯片打出另一组图片,分别是书信、烽火、信鸽,学生看完后也是让学生来说其作用。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带着学生一起总结出我国古代交通地域特点:即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正式进入新课则是先让学生来谈谈他们所知道和使用过的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学生争先恐后地起来发言,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浓厚。而教师更是巧妙地将新课的导入与学习了无痕迹地融入到一起。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在带给学生视觉冲击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三、小结
通过此次“同課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笔者认真钻研教材,构思教学设计,并通过试教、修改、反思,得出这一认识:同课异构侧重点在于执教者对教材的把握以及在教法的设计方面,追求的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理念。而笔者也从这一活动中直观地看到,不同授课教师在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也存在异同,其各自不同的教法与设计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实施同课异构,既彰显了执教者们各自的教学风采,也实现了资源上的共享、优势上的互补,使得高中历史教学研讨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
参考文献:
岳赛男.历史教学中的“同课异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