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庆
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
一、转换语言方式,进行文化融入
英语学习应当多用英语思维,然而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已习惯于用汉语思维,用汉语理解和表达,这跟“幼儿学语”已有很大的不同。幼儿学说话时,他们很自然地把所学的话跟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直接理解。而初中学生学英语时,却很自然地首先想到了本族语。
初学英语的学生,总喜欢把母语和外语互译,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但如果进行合理的文化背景嵌入教学就能既启发学生摆脱母语干扰,又充分利用母语的知识迁移学习英语。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在课后作业中,同样要加强这方面的作业训练。教师可以先举出一个同样用英语表达的例子:“山上矗立着一棵大树。”“矗立”和“站”表达的目的是相同的,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后的任务中试着寻找类似的现象。
我國与英美等国对“家”的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国有“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的说法,英美有“East, west, home is best”的谚语。课堂上时间有限,学生对于这些文化因素的体会只是浅层次的,而在课后则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让学生相互练习。英汉语之间的这种差异、变通的现象在课堂上是司空见惯的。把握住这些内容,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变枯燥的语法课为活的语言运用课,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后任务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并导入目标语文化因素,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能加深记忆。
二、在文化对话中进行语言转换
这是一种文化嵌入的反例法。可以让学生碰壁,以此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融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交际化的敏感性,而且对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是有益的。目前,中学还没有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很多与文化有关的内容,在向学生导入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通过设计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英美文化差异的课堂或课后任务让学生体验和应用。
教师可以采取比较的方式把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包括购物、食品、交通、学校、问候、称呼、介绍、致谢、采访、问路、家庭等;二是社会交际方面的,包括约会、告别等。例如:讲到“floor”一词,告诉学生,它除了当“地板”讲,还可以当“楼层”讲,如The building has 7 floors.可是,英美两国的表达方式又不一样,英国把二楼叫做一楼”first floor“,一楼叫做”ground floor“。在英美等国,人们还不喜欢13这个数字,认为它不吉利。因此,在一些高层建筑和宾馆里不设13层楼,也没有13号房间。课后可以设计一个探究中西文化对数字含义不同理解的课后任务,让学生了解数字在语言应用时的多种社会背景功能。又如:breakfast的词汇意义是“早餐”,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它会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联想。对西方人来说,其内涵是牛奶、咖啡、面包,而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却意味着稀饭、馒头、油条之类。此外,breakfast是由“break”和“fast”构成的。在英语中“break”是“打破”的意思,“fast”是“禁食”的意思。所以西方人把“打破禁食”的第一餐称之为“早餐”是有其文化背景的。
英语中有许多成语、谚语包含着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任务的形式有选择地教给学生。借以上主题可以设计很多课后任务,增加词汇量,使学生正确理解、应用。
三、文化因素的集体接受
由于各国文化历史发展的渊源不同,孕育文化的土壤不同,语言的意义在社会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熏染上了民族文化的个性色彩,以英汉两种语言的动物文化丛为例: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龙的概念,但dragon在英语文化中只是一种会吐火伤人的怪物,是凶险邪恶的象征。但在汉语文化中,“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帝王的象征,后来引申为高贵、珍异的象征。这便给语言词汇意义增添了一层文化内涵,如“龙颜”“龙袍”“人中之龙”“望子成龙”等。因此某个文化丛中文化内容的产生和发展与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连,体现出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共识。这些来自社会实践和生产生活而又不断丰富发展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启示人们把它们应用到更广泛的意义上,在各种相似的情境中传情表意,形成一个文化丛的独特文化魅力和无法替代的表现力。
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针对一个文化丛介绍英美文化某个侧面的材料,然后根据所涉及的文化特质进行讨论和对比。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旨在使他们讨论并归纳自己对目的语文化感受的活动。这些感受可以是亲身体验到的,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间接获得。
参考文献:
[1]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吴进业,王超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3]陆建非.跨文化交际随笔[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