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叶斌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治疗的68例DLBCL(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化疗(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治疗基础上,加上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为82.4%,对照组患者仅为41.2%,二者之间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实施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有助于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有效提高,同时减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利妥昔单抗;化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08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82-02临床中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属于一种亚型非霍奇金淋巴瘤。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治疗的68例DLBCL(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并对其进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治疗,并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治疗的68例DLBCL(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37名男性,31名女性,平均年龄为(55.2±4.20)岁,平均病程为(2.5±1.5)年,对这些患者进行IPI评分,有42名为低危与中低危患者(0-2分),26名为高危与中高危患者(3-5分);Ⅰ期19例,Ⅱ期28例,Ⅲ期18例,Ⅳ期3例。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性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CHOP方案化疗治疗。对患者第一天静脉推注750mg/m2的CTX(环磷酰胺),并于第一天对其静脉推注50mg/m2的ADM(阿霉素)与1.4mg/m2的VCR(长春新碱),并连续口服强的松100mg/天5天。
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利妥昔单抗治疗,为避免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在对患者治疗前半小时肌内注射或者口服50mg雷尼替丁或50mg苯海拉明,对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前,对其进行25mg盐酸异丙嗪的肌内注射,口服20mg地塞米松,同时使用375mg/m2的利妥昔单抗,第一天静脉推注750mg/m2的CTX(环磷酰胺),并于第一天对其静脉滴注50mg/m2的ADM(阿霉素)与1.4mg/m2的VCR(长春新碱),并于第1至5天口服100mg/天的强的松。
化疗期间,对患者脉搏、血压以及呼吸等进行严密监测,并对患者有无过敏反应进行观察,21d/周期,患者在进行4个周期的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3疗效评判标准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来评价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CR标准:对患者进行X线片或者CT检查,患者的病灶全部消失,维持时间在4周以上。PR标准:对患者进行检查,病灶缩小50%,维持时间在4周以上。SD标准:非PR/PD。PD标准:对患者治疗之后,患者的病灶出现增大25%或发生新的病灶。总有效=CR+PR。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本次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如果P<0.05,说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为82.4%,对照组患者仅为41.2%,二者之间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1例数1CR1PR1SD1PD1总有效率(%)观察组134120*18*14*12*182.4*对照组134181611218141.2注,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在发热方面,观察组患者有5名,比对照组患者中的9名要多,P<0.05;兩组白细胞减少与胃肠道反应中,观察组患者有6例和3例,对照组患者有9例与6例,差异性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1-2],在所有弥漫型大B细胞中,几乎都会存在CD20抗原的表达,而且超过90%的B-NHL细胞表面都有CD20抗原表达的标志。而且抗CD20单对利妥昔进行克隆,采用补体依赖型细胞毒作用与抗体依赖型细胞毒作用将患者体内B淋巴细胞杀死。
现阶段,医学界认为利妥昔单抗静脉滴注所出现的负面反应主要是由炎症介质所造成[3-4]。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发热数量比对照组多,患者均能耐受,而且没有一例中断治疗,两组患者其它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由此表明,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DLBCL具有比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而且患者也存在比较轻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生存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总之,通过以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为82.4%,对照组患者仅为41.2%,二者之间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明显的得出对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实施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有助于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有效提高,同时减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谢彦,朱军,郑文,等.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观察[J].肿瘤,2009,29(1):53-57.
[2]罗保安,李云.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对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J].癌症进展,2012,10(4):405-408.
[3]刘辉,常乃柏,魏建平,等.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J].白血病·淋巴瘤,2009,18(3):188-190.
[4]贾新立,黄韵红.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8(09):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