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琛 俞飞飞 朱玲玲 应安欣 丁朴宏
【摘要】总结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要点。稳定患者的情绪,严格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皮肤及黏膜的护理,提供合理营养,防治感染是成功救治该类患者的重要措施,其中保护性隔离措施及皮肤和黏膜的护理是关键。
【关键词】表皮坏死松解症,中毒性;红斑狼疮,系统性;护理
中毒性表皮坏死性松解症(TEN)是因为药物过敏而引起的重症皮肤损伤,患者常因败血症或全身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达50%[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常伴有皮肤黏膜损害及内脏各系统损害[2],出现TEN则病情更为严重。我科于2013年10月收治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TEN,并出现心功能不全,经治疗护理,患者症状缓解出院。1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患有心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因治疗过程中并发TEN来我科治疗。入院时患者精神较差,面部、腹部、腰骶部、四肢明显凹陷性水肿。头面、躯干及四肢近端多发散在的暗红斑,红斑基础上见水疱、大疱,疱液澄清,疱壁松弛,部分破溃,渗液明显,尼氏征阳性,口腔、外生殖器及肛周黏膜多发片状糜烂。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及结构相似的药物,给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抗过敏治疗,120mg/d,并以丙种球蛋白、白蛋白支持治疗,同时加强皮肤黏膜的护理,依皮损恢复情况激素逐渐减量。17d后,红斑、肿胀消退,水疱均干涸、结痂,黏膜糜烂愈合,激素改为泼尼松口服治疗,60mg/d,症状缓解后出院。2护理
2.1密切观察病情患者病情凶险,需密切观察,给予特级护理。病房备齐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材,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心率、血压。测血压时,接触袖带的皮肤处先无菌纱布包裹,再进行测量,以免损伤患者皮肤。密切观察患者体重、水肿情况,以及尿量、排便情况,准确记录24h出入量。观察全身皮肤、黏膜的变化,询问患者主观感受,若疼痛加重,说明病情加重,若觉疼痛逐渐减轻且有痒感,说明病情好转。
2.2心理护理患者因药物过敏致全身皮肤糜烂、坏死,需行暴露疗法,患者心理难以接受,情绪波动,且对治疗恐惧,害怕药物交叉致敏。另外,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较重,担心给家人造成人财两空的局面,表现出焦虑、烦躁、忧郁情绪。针对该患者的心理特点,安排温馨、舒适、整齐、干净的单间,消除患者的羞耻感,保护患者的隐私;加强沟通,耐心介绍治疗成功的实例,消除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指导患者合理休息,避免劳累,以免诱发或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心功能不全病情;选派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皮肤黏膜护理操作,合理安排护理时间及次数,保证患者休息,增强安全感;交谈时多用鼓励性语言,多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与护理。
2.3消毒隔离安排患者住单人房间,裸露,床上放置保护架,防止糜烂面受衣物等摩擦与污染,架内温度以患者自感不冷为宜。室内挂有色窗帘,避免日光直接照射,被服均经高压灭菌处理,保持床铺无菌、干燥,每日更换1次,若有污染则随时更换。进入病房的医务人员须身体健康,并严格洗手、穿隔离衣、戴口罩。医疗器具消毒后才能带入病房,体温计、血压器、听诊器、眼药水(膏)消毒后固定专用,地面、床头柜、床边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病房每晚用紫外线照射1次(用多层纱布保护患者的眼睛),减少探视,探视者需健康并穿隔离衣,严格进行洗手、换鞋后方可进入病房。
2.4皮肤、黏膜的护理早期全身皮肤、黏膜糜烂,渗出处用1∶8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内加庆大霉素32万U、地塞米松10mg交替冷湿敷。直径>1cm的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吸疱液,并尽量保持疱壁完整;有痂皮脱落者,用无菌剪刀剪去,避免撕脱完整皮肤。全身皮损处予以外擦氯强油,糜烂处进行氦氖激光照射,3次/d。定时翻身,操作时动作轻柔,翻身处皮肤若与床单粘连时,用注射器抽吸一定量的氯强油或清鱼肝油,取下针头对准粘连处推注,防止强行拖拉使痂皮脱落。恢复期嘱患者穿宽松棉制衣服,避免搔抓。此外,还注意做好其他部位的护理。①口腔护理,3-4次/d,并于口唇外涂清鱼肝油,以保持口唇湿润。②双眼先用生理鹽水冲洗后,再予0.5%氯霉素眼药水点眼,3-4次/d,红霉素眼膏点眼,每晚1次,以免晨起时眼睑粘连。③鼻腔先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后外涂氯强油。④双耳用氯强油涂擦,3-4次/d。⑤排便后肛门、会阴部立即用温水清洗,然后外涂氯强油。
2.5饮食护理患者皮肤大面积糜烂、渗出,蛋白质丢失过多,但患者心、肾功能不全,要求严格执行选择性饮食,给予低盐、低糖、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嘱患者少食蛋黄、肥肉等,多食瘦肉、蛋清、牛奶等优质蛋白丰富的食物,忌食豆类及其他植物性蛋白,在保证体内蛋白补充的同时减轻肾脏负担。嘱患者低盐、低糖饮食,以减轻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心脏负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海鲜、鱼虾、牛羊肉、辣椒、酒等,以免加重过敏。注意少食多餐,避免诱发或加重心衰。参考文献
[1]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536.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