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就是我们的文学经验

2014-05-30 10:48彭砺青
书香两岸 2014年4期
关键词:书店经验香港

彭砺青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老话说:“语言是我们的居所。”但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呢﹖它不也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语言场景吗﹖我们每天工作、吃饭、休憩,都涉及我们生活其中的地方,无论它是城市还是乡镇,我们都不能脱离,即使这城市天天在变,而在我们成长或衰老过后,往往忘记了它所失去的许多细节,但往往就是失落的记忆片断,让我们去追抚昔今,重塑我们的童年记忆。

如果有人认为这番话涉及了文学的意义,那么他应该大概对香港文学多了一重了解。正如陈智德这本《地文志》试图回溯的记忆,这既是作者的个人成长史,也是涉及城市风物书写的香港文学史,而作者的诗文在其中穿针引线。全书一开始便以九龙城展开这段文学旅程,以前清遗老流落九龙城、以古体诗吟咏宋王台故事,展现了香港的离散历史,其与中国的前朝今世关系,后面一章《旗帜的倒影》所谈的国民党将领居留地调景岭,也可算是这种前朝的记忆所系之处。

地方记忆有不同性质的层面,有官方色彩的宏大记忆,也有专属于香港某一代人的记忆,作者写的大多属于后者。像七十年代成长并深爱摇滚乐队的一代青年,对当时作为国际音乐节的半露天场地而建成的高山剧场,就无法忘怀;还有七十年代的维园,是左翼爱国青年学生日后回忆“保钓运动”的重要场景,在钟玲玲、辛其氏的小说中,读者仍能找到举行“保钓”的维园现象。这就有如拆卸的皇后码头原址,也活在八零后一代的回忆之中,这种记忆是封闭性的,一旦这代人纷纷谢世,又没有被记录下来的话,就因为对下一代人没有意义而不复存在。

这大概就是文学超越时代,而又局限于时代的特质。一如《包法利夫人》这类作品有专属于时代的特质,也有永恒的意义,但如果文学作品的意义仅只对活在该时该地的个人有效,那么下一代读者较难欣赏。或许以后研究香港文学的人会想到这一问题,即使他们仍会欣赏作家笔下的時代特色、地方风物和生活方式。但如果香港文学真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意义,那么这可能就是以书写作为抗争(即使是一种姿态)的坚持,呈现真实民间生活(它不一定是苦或乐)。这是本土的经验,也是人安居于地上最实在的记忆。根据作者的说法,“本土经验”是成长以至更大范围下的共同体社会经验,它不一定是歌颂,却让我们认清我与非我的真幻。也许从事文学创作,就必须选择接受、肯定或批判自己的在地成长记忆,而那些感动我们的诗歌、小说,都是从时空的局限性萌芽,以至超越它。

《地文志》既是地方志和地方文学史的综合,也是一部交织着个人成长史的文学作品,这无疑是最吸引读者的“卖点”。对于读过陈智德诗集《单声道》、《低保真》及《市场,去死吧!》,还有《抗世诗话》的读者来说,《地文志》的文学理念及对地方记忆的眷念都可以一一在上述作品中得到证实,如果这位读者认同这种“反建制”“反市场”的文学立场,并且认为作者的文学立场确实如此的话。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其研究、整理香港文学作品的经验,将关于同一地区的不同作品加以对比。例如在《我的北角之夜》一章,作者将马朗的《北角之夜》、也斯的《北角汽车渡海码头》和自己的《北角之夜》作对比,从作者的不同背景、时代等因素,映照出地区的时代嬗变、文学风尚的变迁等。这些对比有很多时候是印象式的,但作者以其文学钩沉的根柢,加上文学刊物编辑的经验,和对香港一代人的观察,写出其他没在香港成长、没有从事诗歌创作和香港文学研究的人,所无法写出来的见解。

这些视角无疑是属于文人的,它未必能被普罗大众所理解。在本书上卷《破却陆沉》中的《黄幡故事探源》一章,读者固然找得到湾仔平民百姓挣扎求存的身影,但下卷《艺文丛谈》却是全然属于读书人的书店缘。作者当中提及的二楼书店,有不少曾活跃于七十年代,然而即使是活跃于八九十年代的书店如青文书屋及后来的东岸书店,也大多逃不过结业的命运。这固然与租金上涨有关,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书店亦不过是众多生意之一,在百事维艰的香港市场里,这种边缘事业没有被特别照顾的特权。然而作为一种都市经验,作者娓娓道来的笔触的确吸引读者,对于成长于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读者,就更有味道了。再者,如果有一个地方,你可以沿着街道,记起街头巷尾的店铺曾经拥有过的历史,还有你在那里的成长记忆,而且能援引诗文的话,那么这就不只是一个地方,而是孕育你、你所归属的世界,就像父母和儿女的关系,它的景观变迁也反映出你在成长经验的变化,或者,它塑造了你的精神面貌。这就是香港和陈智德的关系。

猜你喜欢
书店经验香港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展与拍
最美书店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