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立峰:我非记录下这座城市不可

2014-05-30 10:48神小风
书香两岸 2014年4期
关键词:青春

神小风

斯文人。这是祁立峰给我的第一印象,戴着细长眼镜,身穿笔挺衬衫,走进露天咖啡馆里的他态度热切,一派书生模样,坐下来的第一句话却是“我真的不是文青”。否定一件事之前,总该有个定义吧?于是他开始细数“文青”应该要有的标签:看艺术电影、泡咖啡馆、会用单眼、读文学书籍……说得头头是道,令人想起他在书里对于“好人”“犀利”等一些热门词汇的剖析,想必他也曾如此分析了自己一番吧。在中文系担任助理教授的祁立峰,钻研六朝文学,是颇受期待的年轻学者,但骨子里却是个地道的“乡民”,网络上的许多笑点和时事梗都能朗朗上口。不断自言“很宅”的他,擅于观察各种网络现象,城市的地景变迁,不断变换的流行文化,他一一透过自身的情感予以记忆、书写,收进散文集《偏安台北》里。这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是纪念,也是对过往青春的凭吊。

不文青的一本书

“我没有那种骆以军所言的,文艺青年的教养。”谈起写作之始,祁立峰说得坦白,他崇拜纸本,对铅字印刷自小就有种莫名的迷恋,却不是那种极早就对文学“开窍”的写作者,高中时跃跃欲试,想投稿校内的文学奖,却连初选都没通过,“事后国文老师还叫我到办公室,送了我一本类似解释怎么写小说的书……”这类听来有点好笑的经历,形成了祁立峰书写的基调。如他不停强调他真的“不文青”这件事,也搞不懂为何自己仍持续创作:“除了写作之外,我的生活极端的不文青,没有单眼、不看影展,不会剪齐刘海,电影只看爽片,听的是什么Popu Lady……”谈起自己,祁立峰说得直接:“所以这本书,也不是什么纯粹的文青之书啦。”现在大学任教的祁立峰,生活和普通人没两样,原本喜爱的学术工作在繁杂的事物消磨下,难免也变得无趣起来。但研究已经是工作,不得不做;他说人本来就不能把兴趣当成职业,“那样就没有兴趣了。”他选择将散文、随笔等文字创作当成个人兴趣,是严肃学术生活的调剂,却也为他开辟了一条异于同代人的写作之路。

他擅以城市固守回忆,让流行记录青春。《偏安台北》里写了许多台湾人熟悉的时代记忆,广告片、歌词、日剧、跨年烟火,从中森明菜到周杰伦……都是祁立峰成长的脚注,也是岁月的痕迹,文字中难掩感叹,读得出作者的多情,但因为叙事者的人称都是“你”,又隐隐有种与时间面对面的距离感,仿佛对着茫茫人海中,曾一同度过这些岁月的人说话。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是曾发表在报章杂志上的集结,篇幅皆不长,多写现代生活所见所感,热门话题或网络流行语。问他会不会怕这样的文章无法“恒久远”?祁立峰说创作对他而言,仅是作为一种标记,一个抒发;无法写进论文里的想法,就归于简短的散文:“况且我也真的就生存在这个新世代,硬要写些很宏大的东西,只会落入虚构的套路里。”他认为写作应该从自身出发,不该特别避讳那种轻薄、日常的时代产物,而是将它们容纳进作品里,“并且呼应自己所处的当下。”这种姿态,其实也正是祁立峰所谓的“偏安”美学。

偏安台北城

在学术界里,祁立峰专精六朝文学,对“偏安”这个历史名词也有个人的见解。“中国第一个偏安的朝代就是南朝,因为版图比较小,文人所能看见的世界也比较狭窄,文章里面关注的都是一些琐碎细物;他们集体写咏物,咏的都是屏风、蜡烛之类的。而以我们这个岛屿来说,似乎也受限在这个地方。”祁立峰也坦言,这本书所指出的“偏安”观念,让很多人联想到台湾的情势,“我觉得确实也不能说没有。台湾就是一个狭小的世界观,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会有着偏安的美学也是理所当然,例如现在流行的微电影、小清新、小旅行等等,其实是对应到所谓的壮游、史诗片。”祁立峰说:“但‘壮游最初是谁起的头呢?是少年时的司马迁,他跟着汉文帝第一次到泰山,受到当时壮丽的风景所感动,觉得整个世界都开阔了。但可能在台湾,我们不是也不适合走这个模式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跟谢旺霖一样去‘转山,写一本很伟大的书。如我就是比较宅,可能就是去了一个没去过的、很近的地方,像走到温州街,就已经算是我的‘转山了。”祁立峰也强调,“偏安”仍是一种美学,就跟“肚脐眼文学”同样是这个年代的标志,有种小小的坚持和任性,是属于新时代的态度,更是一种妥协的艺术。

读这本散文,不难发现祁立峰投注了相當多的心力在书写台北城。即使这座充满现代感且不断流动的城市,早已被大多数人熟悉,他仍以自己的方式予以捕捉。台北对他而言究竟是什么?“是我的青春记忆。”从陌生到熟悉,那样一来一往的过程,时间在此流逝:“跨年、第一次恋爱、中正纪念堂、新公园;接着是我开始认识西门町、贵阳街,在那和女孩第一次牵手。然后赫哲数学,然后才是东区,还有第一次在信义区跨年,看烟火……”

他的青春,其实也正是这座城市的成长史,“就像评论家王德威说的:时间往往是空间的,而历史也会成为地理。台北是我很重要的青春地景,而更重要的是许多时间轴上发生的大事件,可能有点国仇家恨或创伤经验,但都因为我们用无限青春来看待它,让它成为另外一种面貌。”祁立峰说:“小历史批注了大历史,也记录了我们曾经存在的意义。”

宅男的逆袭

不知是否因“经验丰富”,祁立峰在书中对男女关系的描述也颇有趣味。无论苦情或自嘲,都将这时代的网络恋爱关系写得相当到位,也因过往遭遇使然,他开玩笑地以网络用语“仇女”自称,意指仇视女性。这类“仇女”的男性族群在BBS上相当多,祁立峰自认和这些BBS的“乡民”有些共通点,也善于在文章里使用这类网络用语:“但我可能不只是加入乡民的队伍里,在陪着他们走了一段之后,也会站到外面来观察他们的样态。”谈到这,他忽然没头没尾地补了句:“其实这是本怨念之书。”表情认真,看来背后大有一段辛酸往事之势。其实书中几篇文章,如果不是全盘虚构,便从那情节里可瞧见端倪:曾被当成呼来喝去的“工具人”使用、追求过程的失败、共同养了兔子却无法增进感情、女孩移情别恋等等恋爱血泪史。那么,将这些听闻的、网络上看来的、亲身接触的恋爱故事书写下来,是否也可以说,这是种“宅男的逆袭”呢?

祁立峰称两性之间,不善交际的男孩们若想一亲芳泽,只得阿腴吹捧、力求表现、漫天胡诌……最终可能还是落得失败的下场。而他笔下的女孩一贯的古灵精怪、易感善变却又极具魅力,“利落的金发,白皙的后颈散发淡淡柠檬草香……”这些词汇太过美好,明知只是资本主义包装下的陷阱,却叫人忍不住想和她们演一场偶像剧。祁立峰将那种笨拙的男人心事写得如此真实,带点无奈或自嘲,但仍是浪漫的,“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只凭爱与勇气──甚至不用拿出护照机票,就可以闯进登机门?”在他心中始终有个单纯的男孩,即使明白世界如蔡明亮的电影般孤独,仍在爱情的世界里一试再试。书中也有一些篇章以“妳”为叙事者,是他的一种尝试:“希望可以回避主体,甚至扮装、变装,享受不是‘自己的自己那种快感。且逃避主体,更可以在文章中调度一些不敢说的经验,就像变装派对,在那里人们才敢做自己平时不敢做的事。”这或许也是他揣测女性心理的另一种方式吧。

人是忽然就变老的

“如果说人类平均年龄是七十岁,那么三十五岁这样的年纪,就像是游泳池畔的转身时机,不好也不坏,有些疲惫却也还能再游下去。”对于时间的一种界线,村上春树的“转身”隐喻相当精准。跨越青春,紧跟着来到而立之年,书中也不乏这类面对时间的困惑与心境。在《三十自述》里,祁立峰形容那是一条“起跑线”,残忍、没得商量地逼近自己:“坠落,退化或衰老,本身并不可怖,惶恐的在于从壮盛到颓圮的转戾点。”不同于村上春树,祁立风相当古典地借了唐朝盛世,安禄山被任命平卢兵马使,风风光光地穿过繁华的市街,大量商队出入,贩卖高级器皿、贵重金属,那些极讲究的瓷器陶俑被人一一赏玩,盛大的豪奢场面却是败坏的前奏曲──以后人的角度看来,也只能给出“由盛转衰”此一成语,来捕捉这美好却脆如薄翼的“瞬间”了。这是时间毫不留情的巫术,而祁立峰自己呢?已跨越30岁的他,又怎么去面对“由盛转衰”的时刻来临?

“我觉得人好像是忽然长大的,忽然就变老了。我上次读到一篇网络文章,作者说他大学时期的女友,原本最喜欢穿星星帆布鞋。出社会之后,她跟男生的话题变了,不再是哪个女生很贱或考试很难,换成了日本的客户、工作的业绩之类。下班后,她穿了高跟鞋跟那男生约会,男生发现穿着套装、坐在小绵羊机车后座的女孩,好像真的长高了,心烦和不安都丢到另一个世界了。”祁立峰说:“但后来男生就发现,女孩跟自己的话题越来越少,她不想出去玩只能坐機车,不想生日收到大眼怪、史迪奇的玩偶;而是想要香奈儿的提包,不再是二十、二十一岁被单纯的惊喜而感动的女孩了……”这样一个随处可见的故事,却触动了祁立峰心底的某个角落,“大概是这个故事里的男孩还在‘偏安的国度,女生却已经长大了。这件事告诉我们——我们是突然长大的,突然就变老了,所以那一瞬间很难承受,甚至很难察觉。我要怎么应对呢?其实我更希望自己干脆就不要察觉,那样更好。”

电影《黑客任务》(大陆译作:《黑客帝国》)里,基诺·利瓦伊(Keanu Reeves)挣开了虚拟的牢笼,选择吃下蓝色药丸,在一无所有的现实里化身英雄与机器搏斗。但祁立峰的选择却截然不同:“我宁可相信一切的虚拟都是真实,选择在那里面,当个继续苟延残喘的角色。”于是我们发现,一直躲在“偏安”国度的男孩或许就是他自己。但即使消极,即使虚假,祁立峰仍是提起笔,“在它如预言般堕坏之前”将这座城市纪录下来。

猜你喜欢
青春
青春睡不着
被爱簇拥的青春
青春诗会
幻青春
幻青春
幻青春
幻青春
幻青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