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i刘_水瓶座女子,知名广告导演,代表作品:2008北京奥运会总形象片《这就是北京》。生活中的vivi,立志行游世界,走遍千山万水。她说旅行的意义之于我:不在于行走多少地方,感叹多少美景,拍摄多少照片。而在于行游中,那份开阔,那份豁达,那份对生命意义的不断定义!【新浪微博ID:自在vivi刘】
耳畔响起埃迪特·皮亚芙情深悠长的呢喃咏唱;法语香颂的这一曲《玫瑰人生》颇为适宜此地的情境。手中翻阅着彼得·梅尔那一本清新和缓的书籍《普罗旺斯的一年》……耳边手风琴声飘扬,鹅卵石路沧桑,花花草草蓬勃点缀着彩色楼房,童话般的法式小镇景象铺展开来。艳丽骄阳下一切都优美地抒发着法兰西情怀……
可是我并不在法国境内,甚至不在欧洲。这里分明是北美,是魁北克。我有些恍惚,身边驶过的汽车,车牌上赫然铭刻着一句法文Je me souviens,意思是“我会记得!”,想必下半句隐晦的即是——“我是法国人”。
魁北克市是加拿大东部魁北克省的省会,90%以上的居民是法国后裔。街巷两侧多是典型的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风格的建筑。登上城中观景台,鸟瞰整个城市:远处湛蓝辽阔处是圣劳伦斯河与圣查尔斯河汇合处!魁北克在印第安语中意思为“河流变窄的地方”。而这座城正处于圣劳伦斯河流域最狭窄之地,自古就是圣劳伦斯河流域最重要的战略要塞。城不大,颇具法式旧风情和欧洲童话感!所以在整个北美地区,魁北克都是一种另类味道的所在……
这样的历史局面源于1608年,法国探险家尚普兰在此建立了第一个法国人居住区,并开始与当地印第安人从事皮草贸易。1663年,这里正式定为法国殖民地“新法兰西”的首都。从此法国人源源不断地漂洋过海,来此繁衍生息,安居下来。现今,魁北克95%以上人口运用法语,所有文字、媒体、标志也均为法语。而每隔那么几年,魁北克意图独立或拥有更多自治权的政治运动就要在加拿大轰轰烈烈地搞上一次。
城内的街巷,随处可见可爱的木质结构房屋,门前窗前开满美丽娇艳的鲜花。偶尔有马车驶过,令人恍然穿越于中世纪的街道。我和L就这样拖着手,端杯咖啡,闲散无目的地徜徉,尽力去享受一种与时钟无关的生活。用心观察并啧啧赞叹这老城居民是如何诗意栖居的——家家户户,花草满园:有色彩,有芬芳,更有爱生活的热情!紫藤、野玫瑰、蔷薇、合欢、万年青、波士顿蕨……那些我叫不上名字的精灵们蔓延在各处。
半开的木窗下,一簇粉色的天竺葵在烂漫绽放,而窗背后的人一定天天生活在这童话世界中,打开窗便是这美丽的几乎不真实的小城风景。作为一个童话世界里的过客,在这里,仅需要优雅地迈开步伐……和着广场艺人们的悠扬弹唱,面带友善笑意,吮吸花草芬芳,徜徉!
如果说魁北克小城具有浓重的法式风情,那么除了绚丽蔓延的花草,还有目不暇接的艺术品画廊。由艺人、画家构成了旧城人文气质!但是说起让小城在198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城市的原因,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关键点是:举世闻名的“费尔蒙特弗龙特纳克城堡酒店”。它是魁北克城市的骄傲,也是地标建筑。自1853年开业,青铜色的屋顶,砖红色的外墙,四周围绕的圆楼塔顶,造型宛如堡垒,是鼎鼎大名的世界顶级城堡酒店。
英王乔治五世、伊丽莎白二世、摩洛哥王妃格雷丝·凯利及其他好莱坞明星都曾经下榻居住过此酒店。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还曾在此聚首密谋过有关诺曼底登陆计划的细节......而希区柯克执导的经典名片《忏情记》也是在此酒店取景拍摄的。
我眼中的魁北克,根植了法国人的生活享受主义,那是一种沁入骨血的优雅与从容,他们认为生活不是过去,不是将来,而是现在。所以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假期、享受美酒、美食与美景。回忆着魁北克的美好,书写到这里的时候,《玫瑰人生》已然滚动着吟唱了N遍,那種玫瑰色香味的人生不是在童话里,而是在我们追寻行走的路途中……旅途中见到的世界、际遇的人、听到的故事,总会让我们重新拾回人生的感悟与激情,玫瑰色的细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