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习良
中国古代文学非常发达,历史上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我们为此感到自豪。学习它不但能让我们了解历史,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并促进我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而当今社会,学生们对此相当陌生。谈起李白、杜甫、王维等人,更是知之甚少。进入他们脑海的是“时尚”。“时尚”已经成为这些学生的代名词,当你问他们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去读、写古诗词来陶冶自己的情操而去追求那些虚幻的东西时,他们挥手说你“老土”了。
茁壮成长的中学生,正是人生价值的起步阶段。在这样的社会中,就需要我们来引导学生,如何让学生远离这种文化,更多地接受和吸收人类文化精髓。古诗词便是很好的帮手。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一、“读”出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讲一些关于诗人的故事或诗歌产生的背景,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折服,对学生的爱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通过诵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在诗歌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是学生很喜欢的教学模式。它可将文字转化为有声有色的图画,还原古代社会生活,创设古色古香的诗歌生存土壤,实现了学生可见、可换、可动、可体验的真实效果,比“黑板+粉笔”的呆板教学模式强多了。
《归园田居》是陶潜的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可用幻灯片制作几幅描绘农村田园山水的风景画和描绘古代农家小院炊烟袅袅,鸡鸣树端的图,把学生带入陶潜创作该诗的初始化状态,再现诗歌的自然本真,感受其中的美丽风光,体会古代人民的纯朴生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亲历了陶潜笔下的悠然“南山”。
三、拓展学习空间,让诗词走进生活、走进心灵
语文素养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内部的文化心理结构,它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养成。因此,我们要拓展诗词学习的渠道和空间,为他们提供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
1.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让学生利用墙报、学习园地、多媒体等推介名家、赏析名篇名句。2.定期开设诗词讲座,培养学生成为主讲或主持,强调师生互动、自由活跃,突出自主、合作、情感与理性结合、具体与抽象结合。3.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诗词朗诵欣赏和诗词表演等活动,使诗词从远古走进现实生活、走进心灵,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实现诗人、作品与读者的精神交汇。4.引导学生指物诵诗、感怀吟诗、即景背诗。5.开展总题为《生活因诗而精彩》的系列写作活动。
以上则是我教学诗词的做法与体会。我们还应多方式地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感悟诗中的意境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这样不但提高了语文素养,而且还激发了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感悟祖国文化的精深等。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