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一花三果”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5-30 11:39白文军赵友森王春燕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昌平区

白文军 赵友森 王春燕等

摘要 北京市昌平区在西部4镇、东部6镇、山前暖带、北部山区分别发展百合花、草莓、苹果和传统柿子产业的种植,都市型现代农业在京北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一花三果”是昌平区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的重大举措。该研究分析了昌平区“一花三果”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并提出未来发展策略。

关键词 “一花三果”;都市型现代农业;昌平区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05-01542-02

Abstract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realiz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north of Beij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ly, strawberry, apple and persimmon industry in Changping region. One flower and three fruits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in Changping using modern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agriculture, using modern industry system to upgrade agriculture, using modern development idea to guide agricultur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one flower and three fruits modern agriculture was analyz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was proposed.

Key words One flower and three fruits;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Changping Region

昌平區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由于“西拥太行,北靠燕山” 的地理形势,自古就是“密尔王室”、“京师之枕”的军事重镇。昌平西部的山区统称西山,是太行山山脉最北端的起点,北部山区为军都山,是燕山山脉的支脉。这2个山脉从昌平区南口的关沟分野,也就是从“北京湾”的拐点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形成环抱北京小平原之状。作为北京的北大门,昌平的山山水水对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至关重要。农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其生产发展与自然条件有着紧密的联系。昌平是一个多山的区域,地处上风上水的昌平,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60.0%的面积是山区,40.0%是平原,北部山区在昌平境内形成了东西绵延52 km的“百里山前暖带”,土质适于发展林果业,南部平原的厚层潮土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可以说,山的存在是昌平区农林业生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所在。

1 昌平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 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昌平区北部和西部山区,山前热量堆积,形成山前暖带,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空间和条件。如今,昌平区为了加快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确定了百合花、苹果、草莓和柿子为代表的“一花三果”特色产业,并进行大力发展。

1.2 “一花三果”京北崛起“昌平红” 山的运动影响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农业又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改造。20世纪90年代后期,北京市提出了发展都市型农业的要求,经过10多年的发展,北京的农业发展方向由传统型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生了本质的转变。昌平区按照《昌平区设施农业规划》(2010-2012年)的规划布局,其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0年是昌平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深入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城乡统筹的重要一年。昌平区紧紧围绕“强二优三精一”的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种、品质和品牌,逐步形成了以“一花三果”为主导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集群。 “一花”是指以百合花为代表的花卉产业;“三果”是指以苹果为代表的精品林果业、以草莓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和以柿子为代表的传统林果业。随后的2011~2013年,昌平区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巩固“一花三果”规模效应,在西部4镇、东部6镇、山前暖带、北部山区分别发展百合花、草莓、苹果和传统柿子产业的种植,都市型现代农业在京北崛起了“昌平红”。

2 昌平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策略

2.1 “一花三果” 让昌平农业真正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

昌平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一花三果”被称之为“昌平红”,因为它们鲜艳的红色,更因为昌平草莓和昌平苹果是地理标志产品,让人们享受着不同寻常的农业采摘休闲游的乐趣,也推动了京郊都市型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产业融合发展。

2.2 “一花”百合花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2.2.1 百合花的生态效益。昌平西部南口、流村、马池口和阳坊4镇山区、半山区大力发展以“一花”即百合花为代表的花卉产业。百合花适宜在pH 5.5~65偏酸性的土壤种植,而昌平西部4镇全部是沙滩地,8 m以下才是古地貌层,河卵石沙滩地比较多,一到冬天风沙很大,水肥易流失,不适宜种植花卉。针对昌平西部4镇的沙砾卵石层,进行百合花的种植前,需要对沙坑地进行填埋,在地面上建筑百合花种植温室,以温室覆盖土地,然后在温室内部进行百合花的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浇灌;温室外种植耐旱的桑树。通过采用循环农业技术改造荒滩地,大力发展以百合日光温室基质栽培为主的精品百合种植,不仅解决了百合种植的难题,还对西部4镇的风沙进行了治理。昌平西部地区大约有667 hm2的废弃荒沙地,成为首都北京扬尘产生的重要区域,发展百合产业可以应用“建筑覆盖理论”通过建设日光温室,覆盖、治理废弃荒沙地。经环保部门测评,昌平区种植百合花后,北京市1年可减少420 t的沙尘。所以,从实际出发,种植百合花是治理北京土壤风化沙化的需要。

2.2.2 百合花的经济效益。种植可以治理风沙扬尘,更可以提高荒滩地区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就业环境的需要。地处荒沙地的农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主导农业产业和农民就业环境。种植蔬菜病害比百合花多,管理难度也大于百合花,而发展百合产业可以应用基质栽培学、作物轮作理论、切花百合实用栽培技术、植物营养学、设施园艺学等理论,使百合种植成活率更高,收益也相对较高。以雁北路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计算种植百合花的收益。雁北路百合种植专业合作是昌平区第一家最早种植百合花的基地,现在有129栋大棚,8户农民租种温室百合。百合花种植被时管理容易,只要定时放风,控制好室内温度大于10 ℃,基本没有什么病害,成活率较高。每个棚种植百合毛收益约2.20万元;每棚内水肥成本投入约1 000元,种球投入约7 000.00元,鲜切花批发价按6.00元计;由此可算出每个棚纯收入约2.00万元。百合产业初步形成后,经过几年的发展,2013年底,昌平西部百合产业区已经建成百合种植基地41个,百合种球繁育基地、日光温室数量达到了2 000多栋,年销售百合鲜切花612.60万枝,生产百合商品球600万粒,实现产值约5 975.40万元。百合花成为“一花三果”主导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之一。

2.3 “三果”产业发展策略

2.3.1 发展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1]。昌平草莓和昌平苹果都是地理标志产品,要紧抓这一优势,促进产业发展。

2.3.1.1 昌平草莓。昌平草莓的好品质跟它生长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但是,更离不开草莓的栽培管理。昌平草莓是昌平农业的支柱产业,2012~2013年种植季,产量达到640万kg,产值实现4.62亿元,产值同比增长19%,草莓产值占昌平农业总产值的近50%。

“昌平草莓”是北京市昌平區第三个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产品。有以章姬、金中三姬、燕香等为主的香甜型品种和阿尔比(Ablion)、卡玛罗莎(CAMAROSA)等为主的酸甜型品种,近几年昌平一直连续种植草莓,草莓产业的持续发展对昌平农业来说很重要。但是,连年种植,草莓发生连作障害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昌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王崇旺站长带领他的技术团队,攻下了草莓连作障害的难题。正是因为这些农技人员无偿地为农户和专业合作社提供帮助,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有效地支持与服务了整个昌平区草莓生产,才保证了农户生产的安全性。在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发掘更多的栽培种植模式,把农业生态循环的理念和农业文化的元素融入到草莓休闲采摘活动中是昌平草莓的下一个发展构思。

2.3.1.2 昌平苹果。昌平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在百里山前暖带种植的苹果含糖量高,着色快,营养丰富。昌平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于2006年确定,包括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崔村镇、流村镇、兴寿镇、南口镇、马池口镇、阳坊镇、百善镇、长陵镇、十三陵镇、沙河镇和城南镇等12个镇、街道所辖行政区域。自此,昌平苹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海内外闻名。昌平是全国最早引种红富士苹果的地区之一[2]。作为精品林果业的突出代表,昌平不断强化苹果产业的标准化管理、有机化栽培和品牌化开发,切实保证昌平苹果这一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的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现在,昌平苹果成为昌平的一张“名片”,随着昌平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昌平的苹果都是采着吃,会一路走红。“昌平苹果文化节”自2004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10年。昌平区的观光采摘果园的建设,使苹果产业“果园园林化”,向三产延伸,这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重点。

2.3.2 以柿子为代表的传统林果业。除发展地理标志产品外,昌平区也紧抓以柿子为代表的传统林果业的发展,新建甜柿示范点7个,完成甜柿嫁接2万余株,恢复发展燕山板栗、核桃、樱桃、尜尜枣、京白梨等传统珍稀小果品1万hm2,果园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发展前景可观。

3 结语

昌平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是以市场为导向,凭借首都市场的巨大优势,利用区域优势资源,适应市场需求,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吸纳并集成社会、企业及个人资本,持续推进“一花三果”农业主导产业优质、高效、集约发展,有效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3]。可以说,“一花三果”是昌平区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的重大举措。这一发展策略有效促进了农民就业的内部转移,富余劳动力向组织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转移就业,发展从事都市观光农业的农民不再是进行单纯耕种的“体能型”劳动力,而是逐步演变成了拥有市场头脑和现代技术的“智能型庄园主”。他们懂得标准化栽培管理,从技术人员那里学到了国外先进精细栽培技术,运用到自家的作物种植中[4]。目前,都市观光农业已经成为推动昌平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农村经济整体实力显著提升,有效带动农民从业。2014年“一花三果”实现升级,将更进一步促进昌平高端农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琳.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化机制与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1.

[2] 胡文亮.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14.

[3] 李曼.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2.

[4] 徐姗,刘晓明,张玉钧.基于生产性农业景观建设的北京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C]//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558-563.

猜你喜欢
昌平区
昌平区总工会 关心关爱显温情 爱心传递共战疫
昌平区总工会深入基层开展服务阵地建设调研
我眼中的缤纷世界
“阳光体育 健康成长”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精英赛完美落幕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北京市昌平区语言文字工作导览图
得食者(国画)
昌平区1—4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北京市昌平区无照无证餐饮单位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昌平区沙河镇西沙屯南侧局部地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核准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