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林
【摘 要】目的:探讨完善的护理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在基层县级医院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护理人员评价指标体系,随机在我院内科系统抽取对照组科室及观察组科室,观察组科室采用护理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组科室常规管理,对比2组在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及护理操作技术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科室在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及护理操作技术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科室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工专业技能及工作热情,可为临床优质护理管理评价的量化方法。
【关键词】护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管理;基层医院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24-02
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使评价的过程有迹可循、有法可依,使评价更加公正、科学、有效。在各个领域广泛得到应用。2011年,卫生部明确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概念,要求护理工作以人为本,是全方位的专业护理[1]。基层县级医院,护理人员护理技术及工作责任心参差不齐,怎样在现有工作条件下让护理人员更加舒心、满意的工作,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一直是基础护理管理人员所关注的。本文通过采用护理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将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照,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使护理人员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工作,结果显示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1 资料和方法
1.1 护理人员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制定
遵循科学原则,结合我院基层县级医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以促进护理专业化及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为目的,确定调查问卷。最终调查量表详见表1.
1.2 一般资料
从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内科系统进行了随机抽取58名护理人员,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30人,年龄21~50岁,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护士28人,年龄23~51岁,采用新型护理管理模式;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护理人员在不同管理模式下连续工作3个月,每月应用上述护理人员评价指标体系量表,进行评分,并根据得分进行奖金分配。
1.3 观察指标
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每月底随机在2组护理人员及病患中进行调查问卷50人次,着重询问以下三个方面满意度:①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②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③护理操作技术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和配对t检验, 多组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应用护理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后,观察组科室在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及护理操作技术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科室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被动的护理模式,新型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工作模式。这从本质上得到轉变。优质护理服务是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而服务评价体系是对各个科室制订工作计划,实施小组责任制分工,改革创新护理模式进行综合评价;一般来说,这需要采取能级对应的原则,以老带新,每名责任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做好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基础医院护理人员技术常常参差不齐,采用评价指标体系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本研究也证实这一推断(P<0.05)。在这过程中,年轻护理人员体会最深,提高也最大。年轻护理人员的迅速成长,反过来也为基础医院培养了大量专业、实干的护理人才。
服务评价体系强调不再把病人单独的看成某种物品,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并且将其量化为考核指标[4-6]。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充分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要求,并把他们统一到护理过程中来。本组研究中,心理护理剂患者满意度反馈,均要求护理人员多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地医患关系。这种良好地医院关系在目前严峻的医患矛盾大形势下,尤现珍贵,能为医院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能使医生、护士专心投入到对疾病的抗争中去,从而实现医院的价值。
总之,护理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及护理操作技术满意度方面有着明显的意义[7]。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评价体系,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基础技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彭韩伶,陈少贤.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的综述[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14(1):29-31.
[2] 侯小妮.综合医院护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科大学,2007,:14-16.
[3] 张民生,李玫,张琪,等.电子结肠镜检查4000例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05,20(6):501.
[4] 陈小琼.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癌症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0,12(48):36-39
[5] 李悦虹.经内镜小儿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1152-1153.
[6] 李银仙.护理干预对电子结肠镜下摘除结肠息肉的作用[J].淮海医药,2010,25(5):460-461.
[7] 张黎明.走出整体护理工作中的误区[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38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