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材在东林小学

2014-05-30 10:48:04时敏燕
神州·校长 2014年5期
关键词:东林钱钟书乡土

时敏燕

这套教材是我们自己做的,可以说是非常幼稚,今天作为案例提供给大家,也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我们来自大湖之滨,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大家可能听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听到这篇名联我想大家就会想到东林书院,东林书院是我们学校的前身,1902年开始它就改为学堂了,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我们学校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走出了很多院士。大家知道的钱钟书、秦邦宪等这些名人他们的童年就是在我们学校度过的。

编写乡土教材的背景

我们学校从2002年开始编寫乡土教材,当时编写出于什么背景呢?第一我们学校有一个课题,做课题的过程中我们江苏省教科院的所长陈尚荣(音)先生提议说东林小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你们学校独有的,你们应该做大做强。我们受到了启发,所以编写了东林渊源的一系列乡土教材。2002年的时候,我们无锡的太湖当时可以说大成问题,一到夏天蓝藻绿藻大爆发,我们的孩子也关注到太湖水环境、无锡的环境。是值我们进行课程改革,我们开展了两个校本的编写,一个是东林渊源,一个是生态环境。我们是这样安排这两个系列的,9月份是学生刚刚入学,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刚到新的学校要对学校有了解。我们就安排了一个东林渊源的研究。它历时一个学期。再开学的时候正是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指导学生进行生态研究。我们从2002年开始编写教材,同时使用教材,经过几年时间,我们对乡土教材开发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下面跟各位同仁交流一下。

站在课程的高度考虑,整合资源

第一点我们认为无论是编写教材还是实施教材,首先要站在课程的高度考虑、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应该是基于生活这个大背景下,与生活是整合的。另一个是课程资源的整合,我们学校把环保部门、绿化,包括家长各种资源整合进来。同时还进行了一个学科的整合,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里面可能涉及到科学知识,还有一些艺术方面的内容,我们还可以让孩子读动物植物的书,这跟语文教学有相当大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写小报告、观察。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东林渊源研究我们有东林书院,我们无锡还有很多名人故居,比如钱钟书故居,还有垃圾填埋厂、污水处理厂等等,我们学校出面跟这些单位成为共建单位。我们学校开展活动就可以把这些专家的力量发挥出来。同时我们学生去参观,有的地方要购买门票,因为成为了共建单位,完全不收我们的门票,而且非常欢迎我们去,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帮助。

把更多的空白留给学生

第二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呈现的方式,我想这是理念的体现。第一理念就是要把更多的空白留给学生。我们这样的想法是源自我们新课改改革过程中的一个最大的理念,就是学生学习的方式在改变。不像以前,我们很多东西都是嚼碎给学生,读读就可以知道,但是其实不然,我们感觉学生的学习的方式应该是合作、探究,应该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垃圾分类,四年级孩子做的主题,垃圾分类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不可以回收,哪些有毒有害,我们也可以告诉孩子。但是我们让孩子在生活中找答案,通过上网,通过和环保部门的联系,通过问爸爸妈妈,通过多种渠道在生活中学习,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交往的能力,是综合能力的发展。

再一个留这么多空白给孩子,就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我们要培养的孩子不应该是人云亦云的人。这种思维的留白也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开放,每个孩子也有个性化的思考,答案也是多元的,不是唯一,这完全是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还有,我觉得这类教材应该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你的对象,要有针对性。我们的教材是给小学生看的,教材中充满了童趣,体现了小孩的特点,里面有很多卡通人物、图片,小孩子首先比较喜欢,吸引孩子的眼球。

注重亲历体验

第三点,我们感觉特别深的是教材要注重亲历体验。记得曾经听过这样的一句话,听了可能就忘了,只有做的事情你才能记住,而且也许是终生难忘的。我们在教材中安排了很多体验的活动,就以垃圾分类为例,一开始是让孩子交流,我们学校因为在市中心,出去就可以看到很多垃圾桶,垃圾桶上贴了很多标志,让孩子想为什么要垃圾分类,要让孩子自己了解意义。再到小区进行调查,他们到小区看垃圾分类的现状是怎样的,结果孩子调查发现结果不尽如意。再有垃圾怎么分类,什么垃圾放在哪里;让学生自己做,拿自己家里废旧的东西,自己糊,自己做垃圾分类箱。

我记得一个案例,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做好了这个箱子,第二天准备利用课余时间分发到各个年级各个办公室。当时两个女孩子是一组,这个故事是孩子在日记中写出的。那天晚上她们回去花了很多时间,还对着镜子练,自己要怎么讲怎么做。第二天老师说你们先去吧,结果她们俩又去厕所演练了一遍,想想我们会不会讲错了。她们俩平时也不怎么说话,这个活动也锻炼了她们。包括我们老师也跟孩子在一起成长,我们教导处几个同志都养成了很自觉的习惯,我用了的纸头不能随便扔,因为有孩子送的垃圾桶,我们用的废纸都要自觉扔到垃圾桶分类箱,孩子一个礼拜或者两个礼拜来回收,把它搜集起来卖掉作为一个基金,到了春天种植物的时候把它作为基金购买种子。在孩子这种体验中大家都很担心孩子的成绩会不会掉下去,但是他们的成绩不但没有掉下去,而且他们生活的体验和经历丰富了。同时孩子们有了知识的积累,他的思维能力、交往能力,也就是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主题式的编写思路

第四点我们在编写过程中针对小孩的年龄特点,采用的是主题式的编写思路,什么意思呢?以生态环境为例,我们一年级主要是让他了解植物,二年级是动物,三年级是水,四年级是垃圾分类,五年级是噪音,六年级是绿色消费。一个学期一直在研究这个主题,研究下来已经有相当多的了解,六年每年不同的主题,我想六年下来他的环保意识已经非常强了。

把乡土教材放在学校的大盘子里

第五点我要讲实施。怎么实施?我们学校做得最成功的是不仅把乡土教材作为校本教材,我们把乡土教材放到学校工作的大盘子里,作为我校的一个主题,比如生态环境、植物研究,每个月会安排一个系列活动,让学生看书、了解,自己动手做一做,每月都做,置于学校的全盘考虑中,由于开展了乡土教材研究,学生评选也富有特色,一般性的学校评价是三好学生,我们除了三好学生之外还有我们学校特有的,比如:东林之星;因为钱钟书文学特别好,所以我们设立了钱钟书文学奖;像惠君,是兵乓球的世界冠军,我们设立了惠君健身奖。这也使我们的工作中出现了亮点的东西。

乡土教材的使用形式

有的老师会问你的乡土教材用什么课时,怎么做?我们由大队辅导员牵头,通过班队活动做下去,这是第一个做法,所以他可以把它安排到少先队的活动中,每个月都有活动。第二是和我们的课题研究相结合,我们的课题,生态环境教育研究,是江苏省教育学会的课题,通过它和课题研究结合。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不断进行反思,这段时间我成功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做得不够,再调整分析,这样我们继续做的时候可以更有效率。再一个是把它作为综合活动的小课题研究。比如我们的东林渊源研究,三年级的学生专门研究校友,有的专门研究钱钟书,通过小课题研究孩子也非常有兴趣。还有的作为思品课的拓展和延伸,因为品德课教材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三年级的课本里面有一课——我们的学校,正好可以和我们学校的东林渊源结合在一起。

另外,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开发教材,不是编完就完事了,教材提供的只是一个范例,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昨天来之前我们丁校长和孩子去了高子水居,就是高潘龙之前读书的地方,我们带孩子去参观,把新增加的血液带进去。

课程的评价体系

还有,我想作为一套教材,一门课程,一定要有一个评价。我们学校的做法就是我们有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就是金色童年。这里面我们专门有一栏就是我们学生参加乡土教材学习活动的记录,可以是照片,比如难忘的瞬间,也可以是画的画、写的日记,可以贴在上面。再一个跟少先队的雏鹰成长结合起来,哪些孩子在活动中特别积极的,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变得非常丰富,增强了我们孩子的阅历和经验,这可以说是送给我们孩子最大的礼物。因为它是人生的经历,很难得。

猜你喜欢
东林钱钟书乡土
亲近乡土
科教新报(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12-18 02:32:07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12-18 01:48:39
乡土中国
Functions of Etymology in Vocabulary learning
西部论丛(2019年8期)2019-03-08 03:17:08
钱锺书还是钱钟书?
新教育(2018年27期)2019-01-08 02:23:30
芬芳乡土行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论钱钟书《谈艺录》中引文翻译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