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王季玉

2014-05-30 10:48柳袁照
神州·校长 2014年5期
关键词:女校振华教育

柳袁照

2007年,我们曾为王季玉校长召开教育思想研讨会,那年是她去世40周年。她1917年担任振华校长,直至1956年,整整40年。在我心中她永远是我们的校长,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我与王季玉先生虽然未曾谋面,也未曾做过她的弟子,但先生的形象和那一段尘封的历史却早已捻熟于心。那些汇集在校史馆的档案,当用心和眼睛逐一阅读和瞻仰它们时,原来悄然隐身在里面的人和故事,便带着饱满的生命质感,在灵魂的触摸之下,一一复现。

先生之志:不破不立,化育贤良

王季玉女士,1885 年出生于苏州的一个名门望族。其父王芾卿,官至内阁侍读学士,是蔡元培的老师。其母王谢长达女士知书达理,思想开明。王季玉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很早就确立了“非教育不能救国”的思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学校后,王季玉远赴日本学习英语、数学、物理等课程,后考入美国麻省蒙特霍克女子大学专攻文学,毕业后考入伊利诺大学攻读生物学,获理科生物学博士学位。

在王季玉海外求学的日子里,其母王谢长达女士做出了一个勇敢的举动:创办女学。在振华校庆25周年的讲话中,她表达了自己当年的初衷:“长达切不自量,愤国势之凌夷,怜女界之沉沦。”于是,振华女子学校在苏州小巷中悄然起步。

1917 年,王季玉学成归国。她兼学文理二科,知识全面,是当时国内奇缺的人才,各大学相继发来聘书。母亲王谢长达当时年事已高,王季玉先生不慕名利地位,婉言谢绝了各大学之聘,毅然承担了办好女子学校这一重任。先生当初或许也没有想到,一句承诺,就此将她的一生定位在了这个不起眼的角落,与这片土地紧紧地连结在了一起,再也无法割舍。

她终身未嫁,把自己的青春、才智和全部生命都交给了这所学校,像一个守候灯塔的人,执著地守护自己的信念。这一守候,就是整整半个世纪。

从办女学入手,让下一代女性摆脱愚昧,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担起振兴中华的重担,是王季玉先生现实而又充满浪漫激情的想法。先生开始着手把小学扩充为中学。筹建中学初期,王氏母女手里只有多方募集来的 1000余元资金、数间租借的民房和仅仅5 名学生,急需大量经费改造校园,添置设备。先生四处奔波,募得修建费用 1.2万余元,相当于今天的 160 多万元。一个弱女子、一个女校长,在那个时代,要做到这一切,该付出多少辛苦啊!

就这样,一个女子与一个时代的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中国女子为中国女性办学,体现了 20 世纪初中国妇女的觉醒,也意味着女子应该同男子一样,对社会和国家承担同样的义务,享受同等的权利。当年的振华学生,正是在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鼓舞之下,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从振华走出去的杰出女性,可以列出一串长长的名字:沈骊英、王明贞、王淑贞、何泽慧、杨绛、彭子冈、陆璀等等。学校偶尔也招收男生,培养出了费孝通、李政道等大家。

先生之爱: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从 1918 年 到 1958 年,王季玉先生前后 40年担任振华女校的校长。这位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三先生”的蔼然长者,不仅主持着全校的校务,还每天给学生上课。她处理校务有条不紊,对学生要求既十分严格,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由于办校有方,所以学校声名鹊起,成为江苏省颇负声望的女子学校。

王季玉先生既是学生敬畏的严师,又是挚友。据杨绛先生回忆,先生每天一大早开朝会,总是很严肃地出现在课堂里,向学生训话,强调要“实事求是”,然后,大小事情一一讲评。她亲自执教生物、英语。上课时,她很严肃,也很严格,有病也不离开讲台,对待差生则利用课外时间耐心地补课。可是每当到了吃饭、课间休息时,她就笑眯眯的,学生可以跟她开玩笑,用杨绛先生的话说,就是“完全打成一片了”。王季玉先生对学生的伙食也毫不马虎,亲自为学生配制营养餐,她还与学生同桌吃饭,这也是令他校学生羡慕的一件事。

半个世纪的寒暑,先生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她住在学校一间简陋的小房子里,生活异常节俭,室内仅有一床、一桌、一只箱子。先生经常自嘲:“我没有任何嗜好,以看书报为消遣。”她经常资助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她还常走到学生的宿舍里,看看学生的被褥是否暖和,生活有什么困難;周末或假日里,她一定会去宿舍看望没有回家的学生,嘘寒问暖,甚至说两句笑话,逗得学生喜笑颜开。

每年寒暑假,先生总会邀请从各地回家的校友来学校聚会。她亲手布置会场,放上平时舍不得吃的糖果,并在长桌的一端准备好一叠废纸。校友们陆续入座后,都会先拿一张废纸折成一只小方盒,以便放果壳用。因为在读书时,在王季玉先生的引导下,她们已经养成不随地垃圾的习惯。先生在和学生交流时,会指定一位校友作记录,日后再细细回味。在学生心中,王季玉先生既是严师,又是慈母。振华女校早期的校友都说:“我们很爱很爱季玉先生。”振华校友,长期担任先生秘书的袁敏事曾撰文深情地回忆:“她嫁给了振华,振华给她带来了众多的女儿,亲如骨肉。”

王季玉先生更为关注的是她的学生们未来人生坐标的定位。先生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既要让学生具备升学的学力,让更多的女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还要让无财力或学力进大学的学生掌握服务社会的技能。她仔细研究女子从事的各个行业,设计职业教育的学科课程,用智慧和胆识为她所挚爱的学生们点亮了生活的明灯。

大爱无言,在先生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先生内在人格中折射出的爱是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一种以人为本的爱心。在先生眼中,人的头脑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储存火种的地方;先生愿意竭其所能把学生头脑中创造的火种点燃。而要找到火种并将其点燃,更需要一种超越传统师生定义上的情感。

先生之神:海纳百川,和而不同

因为心系天下,眼界自然开阔,神气自有不同。在先生为一方教育奔走呼号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先生引领振华不断前行的理性精神。

1912 年 9 月,王季玉先生进入美国麻省蒙特霍克女子大学学习,学校的自然景观河布局给王季玉留下很深的印象,从她归国后营建振华女中校园的理念和日常管理中,不难看出母校蒙特霍克女子大学校园文化留下的启示。

在蒙特霍克女子大学,王季玉先生虽然没有学习教育课程,但是那里的教育氛围,即便是一些细节,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蒙特霍克学院学生到大二时,就会策划毕业时为母校留下点什么纪念物。先生主持振华女校以后即借鉴了这个传统,几乎每届振华的学生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毕业之时为母校添上一亭、一轩、一石。如今,当你漫步苏州十中(前身即振华女校)校园的时候,触目可见、触手可及前辈校友留下的纪念物,便会自然地想起几十年前风雨如晦、弦歌不辍的岁月。也正是在留学的那段岁月里,王季玉先生打开了饱览西方世界的视野。

在 1936 年的振华校刊上,我们可见王季玉先生对振华教育理念的精准表达:“本校以培养青年充分知能,使学行完美,体用兼明为宗旨。”先生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课程设置方式,加强基础学科和科学、艺术教育,开设国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乐等课程,强调英语教育的重要,开设高水准的英语课程,用英语教授理科课程,同时,也不降低国学传统文化课的要求。高中从二年级起实施文理分科教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课程强调基础,选修课程旨在适应学生的个性与需要,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各项能力,使学生有充分的选择空间。

1917 年,先生归国执掌振华女校时,正是“五四”前夕。“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是王季玉先生对教育教学精神的最高追求。在先生眼中,思想自由是学术独立的前提,学术独立是探求科学真理的保证。因此,独具慧眼的先生邀请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将大学精神引入了这所江南女校。在这里,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交流、碰撞,不同的学术风格可以找到各自的生长空间,而这正是振华为各方才俊和无数学子热切向往的重要原因。在振华早期的历史上,我们能看到那个时代一长串站在学术研究风口浪尖的名字:蔡元培、胡适之、竺可桢、李根源、贝时璋、俞庆堂、王佩诤等。

从王季玉先生的身上,我们还看到知识界先贤们在时代变革中所达到的历史高度。他们既恪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又从容地引入外来文明。先生的教育理念受到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和中国现代教育家蔡元培的影响,把西方的现代教育观念和中国传统的儒学教育观念糅合到一起,并且赋予特定的时代精神。她营造了一种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接触社会,自由地吸收各种思想营养,以促进个人的精神成长,期待学生比自己走得更远。

1936 年,振华召开成立 30 周年纪念会,蔡元培来了,竺可桢来了,王季玉做了《三十年来校史报告》,她喊出了振华要“造成国家有用之人才”的教育最强音。振华虽为女子学校,却毫无脂粉气,反而更为注重科学教育。振华女校的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远景,祖国的前途,人类的理想,都有着理性的思考。科学素养的教育使得振华学生崇尚科学研究,向往科学探索;而扎实、丰富的人文教育又使振华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在她们的青春印记中,饱含着“敢为天下先”的爱国激情,这种精神历经岁月砥砺,沉淀成为一种文化品格。她们不但具有在民族危亡中挺身而起的爱国激情,更有一种沉下心来全心全意谋求科教强国的理性精神。

先生其人:不折不从,求实求真

王季玉先生,是上苍赠予 20 世纪初江南一隅的一份厚礼。她的价值,一半在于她创办的女学,一半在于她独立苍茫的健康人格。

坚定的人格,坚贞的气节,凛然不屈的个性,是先生不折不从的人生境界。1937年,日本侵华,“八·一三”战事骤起,苏州危在旦夕。她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振华女中拒绝敌人接收,实行异地办学。就这样,振华迁址上海,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条弄堂里办振华分校,聘请校友杨绛先生担任校长。当时 , 伪江苏省教育厅在振华女校的原址另办了一所江苏省立苏州女子中学,拟请王季玉担任校长,先生当即回绝,原振华女校的教职员也效法校长全部拒聘,以集体拒聘来显示民族气节,这在江南各所学校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振华有如汹涌波涛中的一叶扁舟,但一直有一种不灭的精神在支撑着先生及其同行者。她在《复校经过》一文中提及:“忆自抗战发生,本校东迁西移,继续为教育努力,但始终守其岗位,不敢稍易初衷以误青年。”

我们可以想象,在痛苦中坚韧前行,先生的内心深处必然有着巨大的精神寄托与慰藉。究其一生,先生最大的特點是认真。她对于每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就非得彻头彻尾,有始有终。每一个振华学子都受到先生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一言一行都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为了展现出一个真正的自我,塑造真正的完美人格。王季玉先生在给二一级同学的赠言中写道:“没有人愿做的,我做;没有人愿去的,我去。本你的面目,尽你的力量;不能像星辰的灿烂,也当像萤虫的发亮。”当时,每个毕业生都真真切切地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些教导。

1948 年秋,先生去母校美国蒙特霍克女子大学参加校庆,领取母校的名誉奖学金,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教育学一年。1949 年 10 月,先生在美国得知中国解放的消息后,激动万分,立即决定回国。旅居美国的亲友都劝她留居美国,但她抑制不住思念振华女中、思念祖国的心绪,毅然踏上回国的征途。途中历尽艰辛,绕道东北,历时一个多月才返抵苏州。忆及那段经历,先生曾不无感慨地说:“为了学校,我是拼着命回来的。”她见到阔别一年多的学校安然无恙,图书仪器无一受损,她曾托付重任的几位教师没有辜负她的信任,令她更为兴奋愉悦。

“数十年来爱真理、务实际之精神,未敢或渝。”此言可谓发自王季玉校长之肺腑。在振华的历史上,王季玉先生是一块永远无法绕过去的思想碑石。百年之后,先生的人格修养,仍然是我们向往的境界。

如今,先生的塑像就坐落在校园中,端肃凝重中却不乏温柔敦厚、慈祥恺悌。有时,我会停下脚步来瞻仰先生的雕像,俨如一位学子在承领先生的耳提面命。站在先生雕像旁,感受到的是一种平静的亲和,耳边似乎总会隐隐响起先生的声音。惶恐之余,我惟有收拾起一颗谦卑的心,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女校振华教育
家住西安
国外教育奇趣
关于博文女校若干历史问题的考证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Cole-Hopf Transformation Based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for One-dimensional Burgers’Equation∗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勾搭留学君!
“杯”惨
英式淑女是如何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