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4-05-30 15:39:36毛坚坚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毛坚坚

【摘 要】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中,课标明确指出需要对中学生通过中学劳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来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技能,并且能够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培养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与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在当前的中学劳动教育中对中学生的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综合分析,根据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学劳动教育;问题;对策;劳动素质

由于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其对劳动的认识和劳动技能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且多方面的,一部分是家庭中家长的溺爱使得学生在家庭生活动较少接触到劳动,在学校中则是由于学校更重视对文化课的教育而忽视掉了劳动的教育。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促进中学的劳动教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对中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对中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理论意义

当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中学更加重视对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和文化成绩的考察,在学校硬件设施方面注重对全新教学工具的改革,在软件设施方面则主要重视教师教学方式的革新。所以总体而言,当前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劳动教育则呈现出一定的空白。由于理论研究的落后,理论指导实践的可能性就更小。所以笔者认为在新时代的今天应该变革理论研究方向,用全新的视角来对中学生劳动教育进行探索,并通过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能够为现实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打开全新的局面。

2、对中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

要想从根本上变革当前中学对学生劳动教育的缺乏,不仅要加强理论研究,还需要在现实教育中采取相关对策。对于当前的社会而言,正确劳动观念的缺乏导致学校对劳动教育存在的偏见与忽视,所以笔者认为在现实的学校教学之中希望能通过对劳动理念的转变,通过树立起全新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必要的劳动教育,也营造出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

二、当前中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

对于教育而言,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够进一步指导教学活动,是学校与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学校与教师的教学理念中根深蒂固,传统的错误的不重视的思想使得学校对中学生劳动教育的课程开设和相关教育严重不足。人们对传统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具有明显的区分,使得学生也受到这种思想的感染,变得对劳动教育缺乏兴趣甚至是厌恶,即使学校提供了劳动教育的机会和场所,学生积极性也很低,使劳动教育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

2、课程设立缺乏针对性和力度,形同虚设

正如笔者在上文中提到的,思想观念对现实教育课程的设立起到了不良的影响,所以在中学设立的劳动教育课程只是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形同虚设的。学校片面追求学生升学率的提高和知识的掌握,导致重知识轻实践,学校即使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也只是局限于课堂知识讲解,缺少对学生的实践劳动锻炼。

3、开展劳动教育的场所以及师资等条件不到位

由于我国劳动教育的传统情况限制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所以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实践教训都比较滞后,难以满足进一步深入教学的需求。在师资力量方面,首先是专业的劳动课程教学的教师严重匮乏,且当前的专门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的专业技能也较低,极大地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多数学校而言则是由体育老师或者其他老师来管理劳动课程。在硬件设施方面,必要的劳动场所的缺少使得劳动课程的开展收到经济条件的极大限制。

三、解决当前中学劳动教育中问题的对策分析

1、创新性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劳动教育

对于在中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开展。除了最基本的课外实践劳动教育活动外,还需要对课堂实践进行利用,来进行劳动教育。例如利用每周举行的班会来进行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专题的班会中可以让学生准备专门的笔记本来记录相关劳动教育知识。为了让专题班会能够持续正常高效开展,所以筆者认为教师一定要制定完善的班会内容规划,召开前进行完善的备课工作,同时学校可以根据各个班级的表现进行评优,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重视。进行课堂教育最重要的是通过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并力度通过深入透彻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身体力行重视劳动,并利索能力从事劳动。

2、开设实践劳动教育课程,知道学生开展劳动活动

我们知道,做好劳动教育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贵在坚持。笔者认做好劳动教育教学不仅要从课堂思想教育入手,更需要在实践劳动课程中多加重视。仅仅依靠理论课程的教学是完全不够的,在实践劳动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体育活动培养起劳动的技能与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精神。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够根据学到的技能来获得劳动带来的愉悦和自我认同。

3、建立起完善的长效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能够在教学机制中建立起劳动教育体系评价机制,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劳动考核。考核的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各学校具体的劳动教育课程来衡量,当然考核的主要方面还是学生的劳动教育知识与劳动实践技能。为配合评价机制的建立,还需要教师在劳动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做好对学生劳动表现情况的记录,以便作为日后考核的依据。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良好的评价机制还需要将教学的人文关怀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在劳动课程的想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个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教育的人性化,从而是学生能够激发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通过本文的论述,笔者认为应该重视对中学生的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这一良好的途径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打造平台。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中学生能够锻炼出适应未来工作与社会的心理素质与基本劳动技能。与此同时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育计划与教育活动,以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志刚.德育教育之有效途径——中学劳动教育的养成【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5).

【2】姜宗慧.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J】.中国科技纵横,2012(4).

【3】薛书敏.论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J】.成功(教育),2008.

【4】王庆民.劳动教育关键在于劳动与教育的统一【J】.天津教育,2007(7).

【5】张文瀚.当代中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8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