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后现代建筑设计思潮与民族传统建筑风格的融合

2014-05-30 13:47肖奎马友强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6期

肖奎 马友强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后现代建筑在西方、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评述了中国民族传统建筑的风格、特点。以云南民族大学呈贡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为例,分析了两种建筑风格的碰撞、抵触,到交流、互补直至交融,反思了如何将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民族传统建筑风格相融合,新颖、时尚但又不失民族传统建筑特色的传承,创造一种别具特色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后现代建筑;民族传统建筑;传承和融合

1 后现代建筑

1.1 起源和建筑特点

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在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最早表现出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在1972年出版的另一本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表达了含混风格的设计思想,传统和混乱的审美思想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雏形。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70年代的建筑实践中得到充分发展,到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建筑已被广泛接受。后现代主义设计倡导者众多、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其设计风格特点为:①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历史的装饰主义;②主张新旧糅合,兼容并蓄的折中主义立场;③强调与现有环境的融合。

1.2 后现代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和现状

随着中国70年代的改革开放,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对中国建筑设计带来巨大影响,设计师在对中国的传统建筑模式进行反思的同时又遭受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基础上新的设计思潮的猛烈冲击。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多元格局的形成,为中国社会的实际生活注入了后现代主义的色彩。在这种碰撞、互动、多元交融的思潮环境中,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给中国设计师们带来了创新方法启示。

80年代以来,后现代建筑在中国大量出现。最多的就是“新西洋建筑”和“大屋顶”,90年代中国建筑进入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建设时期,这既给中国建筑师带来机会,又带来许多困难和挑战。当国际上流行一种建筑思潮或流派时,中国的建筑师都能很快获悉,为紧跟国际潮流,大多设计师未去研究该潮流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而只是简单的模仿,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强硬实施,于是出现许多带有山花、线脚的“新西洋建筑”。然而也有中国建筑师在汲取和借鉴国外建筑思潮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结合中国实情,深入探讨流行建筑思潮背后的文化内涵,在设计时巧妙融合,达到潮流与传统的交融。

2 民族传统建筑

2.1 特点和类别

民族传统建筑是因功能、空间、环境而创意,与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巧妙地融合,再现自然,体现民情风俗。民族传统村寨选址布局大致分两大类:一为平地缓坡地类。比较普遍选择近江河溪流随地形水势平行布局为方便交通、商品交流活动,各类建筑的面宽朝向多为“一”字、“十”字布局并以纵向延伸为主。二为山地类。建筑多坐落在地形起伏向阳山坡之上,山坡稍缓的则建筑平行等高线布置,其走向则根据山势起伏变化,街道多为曲折带状巷道与街道垂直高程变化显著。

2.2 发展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由于受到外来建筑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受到很大的冲击。建筑呈现千篇一律“克隆式”的方盒,出现了许多昙花一现的时髦和迎合商业口味的作品,“国际化”建筑的趋势使建筑的民族风格、地方特点自然失落。现代建筑应该继承而不守旧,创新而不离宗的原则,把现代文明与民族、地域、乡土建筑相融合,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地方特点的新时代建筑和绿色生态的居住空间环境。

如何做到后现代主义设计与民族传统建筑相融合,笔者将以云南民族大学呈贡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为例,剖析民族传统建筑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碰撞、交流与传承,民族传统建筑和后现代建筑设计的交融。

3 云南民族大学呈贡校区规划设计

云南民族大学呈贡校区地处昆明市呈贡县吴家营乡。校区基地建设用地1666亩,一次规划,分两期建设。总建筑面积约53.2万m2,全日制在校学生在2010年为16600人。

4 对云南民族大学呈贡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分析与反思

4.1 对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分析

建筑设计中对民族风格的追求不仅停留在形式的模仿移植上,而是一个多层面的表述。通过对云南各少数民族民居及风俗文化等的研究,从民族传统建筑中的群体布局、平面布置、空间技艺、乡土建材、细部巧设中吸取民族地方的内涵、符号,与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有机的结合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地方特点的新时代建筑。民族传统建筑多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天然自然之美。村寨布局往往具有再现自然,含有自然情趣之美。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的建筑特征虽各不相同,但由于民族的聚落式生活习俗的历史沉淀,其群体却均以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出现,村落各部分成为既各自独立又彼此相连的整体。方案中各建筑以院落布局对传统空间模式,以现代的聚落形态来组织各个功能模块,方案中的院落呈现不同的形态、性格,既有助于形成丰富的空间体系,也是对传统村落室外空间自由形态的模拟。

方案中提炼出陡坡屋顶、深远出檐、穿斗屋脊等特征元素,并以现代材料、改造方式加以重新诠释,同时注重地方建材的组合运用。地处高原山区的民居村落常呈现依山就势、层层跌落的“山寨”之势,方案中则通过层叠屋顶的处理与之契合。

4.2 对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反思

方案采用后现代主义设计手法,结合民族传统建筑设计特点,挖掘民族装饰风格,提取民族文化元素,使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民族传统建筑特色有机统一,形成鲜明的特色。

主色调采用民族传统的红、白、黑三色,民族特色坡屋面红色陶土瓦铺盖,屋檐以下为后现代建筑特色,勒脚、柱子石材贴面,外墙面白色涂料和红色面砖分割饰面,带有抽象民族元素的灰黑色铝合金窗。使得整个建筑色彩鲜明、亮丽。

5 结束语

云南民族大学是云南唯一的以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人才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建筑以人为本,体现后现代主义建筑与民族传统建筑的有机统一、和諧融合,也体现了各民族的团结、和谐、融合。总体追求现代气息与地方民族特色相结合,体现云南地区建筑轻巧、开敞通透的特点。建筑从下到上分为三段,下部采用简化的线脚,形成基座的意向,中段相对简洁,将视线引向建筑顶部,顶部将民族传统的屋檐形式进行进行提炼,加工和重组,形成重檐起翘的坡屋顶,出挑深远,达到墙翘多样,层次丰富的屋顶形态。设计致力于校园空间与师生活动多样性的紧密结合,形成学术氛围浓郁的磁场,以提高校园活力以至师生的活动质量,从而提升整个校区的建设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政.日本的建筑家是如何将民族传统与现代建筑进行融合的,艺术设计研究,2011.3.

[2]郭生智,晋志峰.浅谈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启示,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10第13卷

[3]马婧.母亲住宅——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文化艺术研究,2012年第六期.

[4]胡志坚.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四川建筑,第29卷3期2009.06.

[5]张炜.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与中国建筑的本土化.艺术教育2006年·第10期.

[6]朱熙.反思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对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意义.科教文汇,2008.3.

[7]王涛.当前我国建筑设计民族传统的传承及问题,华中建筑,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