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茹
受访专家:
邵念方,山东省中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
擅长:心脑血管病包括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半身不遂及老年病等。
冯建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减退、代谢综合征等内分泌紊乱等疾病。
由济南国医堂医院主办的,以“国人国药国医堂 济民济世济天下”为主题的“2014中国山东百名名老中医公益国医文化节”在济南举行。103名著名老中医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1000多名参会人士出席启动仪式。
中医在我国绵延几千年,而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西方医学逐步占据了统治地位,中医的传统疗法反而湮没不彰。在此次活动中,百名名老中医齐聚一堂,发出了中医有力的声音。即便是在高血压、高血脂等领域,中医也体现着独特的价值。
糖尿病,
中医重在预防治疗并发症
“靠吃中药来降糖?效果其实并不像西药那么立竿见影。”擅治内分泌疾病的冯建华主任医师坦然相告。“中医治疗糖尿病,更主要的领地是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上面,如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的治疗上。”
冯建华介绍,像糖尿病肾病患者,已经发展为尿蛋白、血压特高、双腿水肿、全身无力等症状,这种情况,单纯控制血糖,肾脏功能也很难恢复正常。这些失调,就需要用中药来调理。研究发现,如果患者在疾病早期就进行中药干预治疗,进行化瘀逐痰,对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都会有一个相对的制约,可适当延缓或减轻并发症。
只是,对于胰岛素依赖性患者来说,单纯中药治疗就不太适合。这是因为这类患者自身没有或仅有极少量的胰岛素产生,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会出现酮症酸中毒而威胁生命。
通过西医来达到血糖指标,通过中医来改善体质,两者结合往往能达到良好效果。冯建华提醒,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清淡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心态平和,避免大吃大喝的“土豪”生活,都是防止糖尿病的根本。
心脑血管病,
中医重在减少发作改善症状
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情况,吃药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病情却总是反反复复,头晕头疼等症状也不见缓解,像改善高血压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控制心律失常等,都可以通过中医来调理。
邵念方介绍,曾诊治一位女干部,尽管一直服用多种降压、降脂和软化血管的西药,但总有胸闷气短、头晕眼花、下肢麻木的症状。而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则是忧郁烦恼伤了肝,肝阳上亢导致头晕眼花,肝气郁结导致胸闷气短,肝阴虚导致下肢麻木疼痛,选用中药滋肾养肝,则从根本上缓解症状,用了一段时间的中药,效果得到缓解。
除此之外,西药的毒副作用,也往往导致很多患者用药不能持续。像高血脂患者,尽管西医降血脂效果较好,但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完全可以借助中医辨证来施治。很多患者在中医治疗后,感到自身症状减轻,血脂也随着降低,但也有一些患者,感觉症状减轻了,化验血脂的值反而增高了。像这种情况,其实是由于药物的作用,使黏在动脉内壁上的血脂冲刷下来,未能及时排出体外所致,过一段时间必能下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重在辨证施治,治疗和调理相互结合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人体损害性极大 的一种疾病,曾经有人称为“不死的癌症”,听起来很可怕,事实上,类风湿在目前来说是一种难治之症,但并不是不治之症。
中医治疗类风湿和西医治疗类风湿是不相同的。首先对类风湿的概念上,有不同之处 ,所以在治疗时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中医认为,该病为平素过食膏粱厚味,以致湿 热内蕴,复因外感暑、湿之邪,侵袭经络、气血不能通畅而出现热郁瘀阻症候,反复发作可致瘀血互结,阻滞经络,长期不愈,则耗气伤脾,气血俱亏。
西药治疗类风湿起到的是一个控制、缓 解的作用,而中药则是从人体整天免疫系统上调理的一个过程。中医作为祖国的国粹 ,面对痹症,表现出了他强大的优势,辨证施治,治疗和调理相互结合,更是切合了类风湿的治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