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坤
摘 要:城市化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而“城中村”是我国城乡分割状态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它严重制约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困扰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问题。要提升城市质量、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进行“城中村”改造,推进城市化进程的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城市化;城中村;改造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如果不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城市化难以健康发展,这不仅会损害农民的利益,也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了46.59%,只用了30年时间就赶上了西方国家200年的城市化历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但我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着“城中村”改造等一系列重要课题。以下是对“城中村”及“城中村”改造的综述:
1 “城中村”研究
1.1 “城中村”概述
(1)谢志岿在《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制度、政策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研究》中,对“城中村”人口、经济、社会、治理及改造等进行了探讨,拓展了“城中村”及城市社会研究的视野,将特定制度背景下“城中村”向城市社区的转型概括为“转制型城市化”,并对“转制型城市化”的政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深入的分析。
(2)李俊夫的《城中村的改造》中,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各主要城市“城中村”现状及改造思路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了“城中村”的形成的原因,认为“城中村”改造的前提是土地改制,并提出了“城中村”土地和房屋改制的具体政策构想;阐述并运用土地资产经营理论,得出解决“城中村”改造资金问题的方案,提出“自下而上”以村为主体实施改造的思路,充分运用现代地籍技术和方法,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资料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
1.2 “城中村”的形成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特有的一种特殊现象,它不仅是一种建筑布局形态,也是一种社会生活形态。
(1)从政府管理方面看,一方面是政府对“城中村”现象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其进行及时的规划和调控。另一方面,对政府而言,解決“城中村”问题的经济和社会成本也十分高昂,特别是农民城市化之后的重新安排就业、社会保障和生活来源等问题,政府已很难负担,只能采取回避态度。
(2)从村民角度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急增,“城中村”是农民选择以出租房屋作为最安全的投资对象,这也是解释“城中村”农民大量建造违规房的原因。
(3)从社会心理方面看,中国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如宗族观念、地缘观念、对土地的依赖等,构成了“城中村”存续的社会心理条件。
1.3 “城中村”的特征
(1)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和村委会一样的农村自治组织和完整的行政边界;
(2)在地域上,一般是城市化进程速度比较快的城市边缘地带或城乡结合地带;
(3)在土地关系上,有宅基地、宅基地以外土地及农民私产房存在;
(4)在财产关系方面,一般有农民集体财产存在。它既不同于城市社区,也不同于乡村社区,而是与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种特殊的社区形式。
2 “城中村”产生的影响
“城中村”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城市现象,它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解决低端住房者需求,提供劳动者需求,促进城市化;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管理,破坏了城市形象,使得其成为城市肌体上的一个“肿瘤”。各种突出的问题,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卫生差,基础设施滞后。基本没有地下污水管道系统,没有化粪池,存在很多卫生死角。“城中村”居民和外来人口的环保意识都比较薄弱,污水、垃圾到处可见。
(2)房屋建筑不规范,空间形态主要表现在建筑密集极高,布局混乱。居房根本达不到采光、通风的要求,消防方面同样存在较大问题。
(3)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城中村“建筑一般都是随意性的,整体布局十分凌乱,与城市形象不协调。如昆明东川区的“城中村”处于主城区的“城中村”比例很大,达到54.44hm2面积,占主城区的2%。设施落后、垃圾凌乱等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及形象。
3 “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问题
因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和社会问题,改造中的困难较多,主要表现在:
3.1 违章建筑及处理
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户希望通过扩大建房面积获得更多补偿费。政府管理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形成长期有效的强势政策,这样才能控制大量违章违法建筑的产生。
3.2 对拆迁户的补偿
对拆迁户土地和房屋的补偿问题比较复杂,这些涉及改造的拆迁户建筑面积存在很大差异,还有违章建筑等问题,只能在政策框架内,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办法逐一进行处理。
3.3 外来租房者的困难
在改造“城中村”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因为“城中村”的很多房屋主要是出租给外来人口居住的,一旦这些廉价房屋被改造后,房租价格必然会上扬,他们将面临租房困难。
4 改造“城中村”应遵循的原则
“城中村”问题复杂,改造的任务艰巨。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由于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一样,每个“城中村”的具体情况也千差万别。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类型“城中村”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改造方案。可以引入房地产商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开发,进行全面改造或综合整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房屋补贴,妥善安置。
4.2 科学规划、多方参与
城市建设要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按照“宜居城市”的理念改造“城中村”。通过整体规划和区划控制,避免出现新的“城中村”问题的出现;因此,要把好规划关,切实做到把每一寸土地都纳入规划范围。在社会多方充分参与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可行的规划。
4.3 健全法规、扩大宣传
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既可以规范政府行为,从而保护拆迁居民的利益。又可以规范拆迁居民的行为,防止违规乱建现象滋生。在完善法规的基础上要加大城市规划的宣传力度,还可建立城市规划展览系统,让拆迁居民了解整个改造过程。
4.4 为外来人员和低收入者提供廉价的租住房
“城中村”的存在,为城市里的外来人口和低层收入者提供了生活栖身地。如果在“城中村”消失的同时,却没有相应解决这一部分人的居住问题,迫使他们要么在城市边缘地带寻找更廉价的住房,要么离开这个城市。这反过来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城市化进程。可喜的是,2005~2006年政府就着手廉租房和公租房政策,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
5 结 语
总之,“城中村”的终结不可避免,而伴随着“城中村”改造而来的利益冲突也会随之出现。如何在政府、开发商和拆迁居民之间达成某种平衡、和谐,如何兼顾各方的利益从而实现“城中村”与城市发展的全面融合,任重而道远,必须正视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问题,推进“城中村”改造。
参考文献
[1]谢志岿.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制度、政策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化解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中村问题.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
[2]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科学出版社,2004.
[3]刘伟文.“城中村”的城市化特征及其问题分析——以广州为例.南方人口,2003(3).
[4]顾文选,罗亚蒙.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探讨.中国社会观察网,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