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颐
暑假里的一天,我带着儿子来到了著名学府——北京大学的校园,一路上,我们碰见了不少中小学夏令营旅游团。旅游团在校园的几个主要景点之间游走,每个景点的停留时间都很短暂,导游简单解说几句,就让游客们分散拍照。我和儿子跟随着一个导游团走了一段路程,发现导游团成员大多神态焦躁,有些孩子压根儿没听导游的解说,自顾自地玩耍。
相比于行色匆匆的旅游团,我和儿子就惬意多了。坐在未名湖畔,绿柳垂地,清风拂面,博雅塔屹立于小丘之上,这是北大最好的景致——“一塔湖图”。我对儿子说:“未名湖是一方砚台,博雅塔是一支神笔,图书馆则记载了北京大学厚重的历史。”我给儿子讲述北大校史,它是如何从清王朝的“京师大学堂”变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的起源地。在蔡元培校长“兼容并包”的治学方针指导下,这里当年云集了陈独秀、鲁迅、胡适、梁漱溟、朱光潜等一批大师,北大人在自由、平等、宽容的氛围里,书写着一桩桩让后人景仰的故事,让北京大学成为了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圣地。
时近中午,日头趋猛。游客们渐露疲惫之态。有个小男孩缠着爸妈哭闹:“我要去游乐园,我要吃麦当劳,这个大池子跟公园差不多,一点也不好玩……”他的爸妈在呵斥他。其实,这个孩子说的并没有错。他的经历就是带给了他这样的感觉,他所认识到的北大校园和街头的公园没有太大的区别。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孩子怎么可能理解北大的意义呢?我还听到有些家长谆谆教导,要求孩子将来一定要考上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有几个孩子分明眼露茫然,只能沉默无奈地早早背负着父母的期望。
如果家长们冀望一次短暂的校园之旅,就可以让孩子对名校产生足够的憧憬和向往,那是一种空想。家长们在带孩子游北大之前,要多少做点功课,了解北大的历史、北大的辉煌成就、北大学子的风采等,平时在家里也不妨置放一些描写北大的书籍,播放介绍北大的电视节目,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孩子将来若能考上名校,当然是桩好事;若没有这样的机缘,孩子能有一条最适合他自己的路,能拥有优秀的品格,那也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