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瑾怡
班里有个男孩子叫壮壮,看上去壮壮实实的,精力特别旺盛,午睡时从来不好好睡觉,平时也非常闹腾,对同伴时不时有攻击性行为。一次,孩子们玩户外游戏,只见有几个孩子在大型玩具的底层(有1.3米高)玩。一会儿,我听到了月月的声音:“不好了!不好了!”我心里一惊,蹲下身看到壮壮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月月在他的身旁跪坐着。我正要钻进去看个究竟,看到月月的表情像是在游戏,再看壮壮正眯着眼睛笑呢!于是,我不动声色地退到一旁进行观察。月月的喊叫声吸引了另外的孩子,臻臻和琪琪也钻到了大型玩具底层,进入游戏情境,哼哼呀呀起来,臻臻模仿月月说:“不好了,壮壮死了。呜呜……”几个孩子都跪在壮壮身边哭喊,壮壮却始终微笑着闭着眼睛一动不动。看来孩子们正在玩“死人”的游戏。我便小声说:“啊呀,是不是生病了?快给壮壮治病吧!”听了我说的话,大家手忙脚乱地给壮壮治病,又摸又揉的。游戏持续了近十分钟,壮壮始终没有起身也没睁开眼睛。壮壮今天的表现引发了我的思考,壮壮平时午睡那么吵闹,怎么劝说都没有用,今天为什么可以做到长时间不动?壮壮平时很霸道,今天怎么任由同伴七手八脚地对他又揉又摸,还始终保持微笑?我突然闪现一个念头:他喜欢被包围、被关爱的感觉,这次游戏给了他这样的感受,所以他坚持扮演着某个角色。我回忆起以往他参与游戏的状况,其实,在很多次游戏中他都在寻找这样的感受,都在发出这样的信号,而我们却忽视了他的这些行为表现。比如,在娃娃家,壮壮扮演娃娃的角色呼喊着:“妈妈,我饿!”“妈妈”一边安慰着壮壮一边把“食物”端给壮壮,壮壮假装吃着,然后满足地笑着。每次在这个时候,壮壮就变成了温和的孩子,不再大喊大叫,不再凶巴巴。回忆壮壮在游戏中的点点滴滴,我豁然开朗了。壮壮表现出的强悍、霸道恰恰是他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壮壮在游戏中扮演弱者,接纳同伴的帮助,感受同伴的关怀,享受被同伴围绕的幸福,他渴求更多的关爱、鼓励、肯定。
第二天午睡前,我将壮壮搂在怀里,轻声地给他讲《月亮精灵》的故事。“月亮精灵在夜晚飞到了城市里……它飞到了凡凡家的窗前,看到凡凡正在折小船,凡凡一边折一边说,我要把小纸船送给壮壮。”当我提及壮壮两字时,壮壮在我的怀里微微一笑,然后我继续讲道:“因为壮壮这几天在幼儿园里不再大喊大叫了,他会轻轻地说话安静地睡觉了。”壮壮闭上了眼睛,“小精灵又飞到了妮妮家的窗口,它发现妮妮正在做蛋糕呢,妮妮一边做一边说,我要把蛋糕送给壮壮。”壮壮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等我讲述到“第三个窗口”时,壮壮已经睡着了。
孩子有百种语言,有百种表现方式,然而我们在解读孩子行为的路途上常常会走入误区,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的看法过于表面,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关注不够,有时我们因为孩子的行为给他们贴了标签。壮壮的改变,让我明白教师要用敏感的心去观察发现,用温润的爱去体察感悟。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探寻孩子行为背后的缘由,这才是儿童研究者应有的态度。当我们真正读懂儿童、理解儿童的时候,我们才会自觉地利用一切可能的教育因素去促进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