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幼红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171-02
药物性肾损害是指由药物所致的各种肾脏损害的一类疾病。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日趋增多,其中最常见而又明显的症状就是血尿。常见引起肾损害的药物包括氨基甙类、头孢菌素类、解热镇痛药、磺胺药和抗肿瘤药等,还有一些药物具有潜在性肾毒性。而在小孩的常见疾病中,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性疾病居于首位,常常需要使用上述提到的氨基甙类、头孢菌素类、解热镇痛药和磺胺药等具有肾毒性不良反应的药物,因而小儿期的药物性血尿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现收集我院2010年—2013年儿科门诊诊治的18例药物性血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年龄0~3岁6例,4~5岁5例,6~14岁7例。原发性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7例,支气管炎6例,腹泻病2例,支气管肺炎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例。使用过的药物为头孢唑啉8例,头孢拉啶6例,感冒通3例,复方甲基异恶唑1例。既往均无急慢性肾脏病史,无出血性疾病史,家属中也无类似病史。在药物剂量的使用上未发现有明显的超剂量使用,但使用方法上发现头孢拉啶及头孢唑啉一般均为一日量一次性静滴完成,浓度为10-20g/L,约一小时左右滴完。血尿出现的初始时间:静滴药物最短时间为半小时,最长时间为25小时;口服药物最短时间为1.5小时,最长时间为30小时。
1.2 临床表现 本组发现的药物性血尿均因肉眼血尿而就诊,尿色为鲜红色、暗红色或洗肉水样,患者除原发疾病的感染症状外,均无低热、盗汗、尿频、尿急、尿痛、浮肿、少尿、高血压、关节痛、皮肤粘膜异常出血点等,也无外伤史 。常规体格检查也未发现有明显的泌尿系统的异常,如肾区叩击痛阴性,尿道口无红肿等。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外观颜色为淡红色或暗红色,镜检红细胞为1+—4+,伴有蛋白尿1+—2+者7例,未发现管型,而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均为非肾小球性;血常规中HB87—130g/L、PLT正常;ESR正常;抗O正常;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尿培养均阴性;出凝血功能检查均正常。所有病例先后都进行过B超检查,其中有2例发现有集合系统的回声增强、增粗,其余病例的B超均未发现有明显异常;X线检查均无异常。
1.3 治疗转归 发现血尿后,立即停用引起血尿的药物并予以止血剂、补液、维生素C,维生素B6等药物对症治疗,及时更换其他药物治疗原发
疾病,并且需要卧床休息。本组患者的肉眼血尿在1—3天消失,镜下血尿在一周内消失,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3—6月均无异常。
2 讨论
本组患儿均有明确的用药史,用药前除原发病症状外均无血尿,用药后出现血尿,停药后肉眼血尿很快消失,有关检查排除引起血尿的其他原因,故可确定血尿与药物有关。所以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充分了解所用药物的肾脏毒理作用,正确合理用药,尽量避免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药物引起的肾损害主要是通过下列几方面而产生的:直接的肾毒作用、梗阻性病变、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免疫炎症反应、代谢紊乱等。本组头孢拉啶和头孢唑啉等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但其引起肾脏损害也可通过免疫炎症反应来实现,因此其肾损害在一定程度上是与药物的剂量,输入的浓度和速度成正相关的。另外由于原发疾病引起发热纳差、呕吐等导致血容量减少,肾脏内药物浓度增高,更加重了肾损害。而感冒通引起的肾损害则是由于含有特定的成分—双氯灭痛,其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导致肾血流量减少,抑制血小板凝集,并可引起過敏反应而至血尿。磺胺类药物引起的肾损害主要有三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磺胺结晶所致的肾损伤;其次是过敏性肾损伤:磺胺药与血浆蛋白结合而引起半抗原作用,引起过敏反应,主要引起间质性肾炎;再次是血红蛋白尿导致肾损伤,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或管型阻塞官腔致损害。因此,作为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对于头孢类特别注意避免以下几点:药物剂量过量,使用时间过长,静滴浓度过高,输液速度过快以及未分次用药的不良用药习惯;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必要时可选用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对于磺胺类药物的使用可采取些预防措施,如多饮水、碱化尿液等方法,使其难以在尿中形成结晶,从而避免或减少肾损害的发生。而感冒通则并不适宜在儿童中使用。
总之,尽量不用或少用肾毒性药物,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生,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及时对症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