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接种麻风疫苗后出现麻疹合并风疹病例的调查报告

2014-05-30 01:56周萍刘梅军
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8期

周萍 刘梅军

摘要:对一例接种麻风疫苗后出现麻疹合并风疹病例的调查,提出现阶段开展基因特征分析,对鉴别“麻疹野病毒感染病例”与“麻疹疫苗相关病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麻疹野病毒感染病例;麻疹疫苗相关病例;基因特征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162-01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患儿,男,2013年2月9日出生。2014年4月22日,在我市一所地市级医疗机构就诊,被该医疗机构报告为“麻疹疑似病例”。

1.2 方法 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监测病例定义与分类标准进行报告以及分类;流行病学监测与实验室监测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监测指标均达到相关标准。

1.3 实验室测定 血清IgM抗体检测应用统一标准的ELISA方法【1】,核酸检测采用Realtime RT-PCR。依据《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296-2008。同时开展麻疹及风疹检测。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信息 报告当日,报告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为:患儿为来我市医疗机构就诊的一名外省户籍外省居住儿童。出生时间2013年2月9日,于2014年3月24日在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2014年4月12日开始发病,最早出现症状为发热(未测量),伴咳嗽、卡他症状;2014年4月22日,脸部及身上出现皮疹,随即来我市该医疗机构就诊。查体无结膜炎、淋巴结肿大症状,未见柯氏斑,皮疹稀疏,散在分布。据患儿家长回忆,患儿在出诊前7-21天曾去过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否认接触过发热出诊性病人。

2.2 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 4月22日,采集血清以及咽拭子标本,4月23日,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检测报告结果为:咽拭子核酸检测麻疹阳性、风疹阳性;血清麻疹IgM抗体阳性、风疹IgM抗体阳性。

2.3 病例分类 依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该患儿订正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

3 分析

3.1 由于患儿于2014年3月24日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4月12日发热,4月22日出诊,因此仅凭血清麻疹IgM抗体阳性、风疹IgM抗体阳性结果以及流行病学信息进行分类依据还不足,主要依据于咽拭子核酸检测麻疹阳性、风疹阳性结果。

3.2 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患儿有出疹,伴发热,但无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出疹在接种麻风疫苗后29日;血标本采集在接种疫苗后29日,且检测IgM抗体阳性;由于患儿为外省户籍外省居住儿童,就诊后随即回家治疗,无法对密接开展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虽电话联系,但该病例是否在该居住地引起续发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依据不足,即是否传播麻疹病毒依据不足,该患儿为“麻疹、风疹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例”还是“接种疫苗后引起的疫苗相关病例”,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仍无法确定。还需借助于实验室麻疹病毒分离与基因定型结果。

3.2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少数个体会出现麻疹样皮疹,即麻疹疫苗相关病例,临床上很难与麻疹野病毒感染的病例相区别【2】。由于麻疹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3】,因此血清学诊断也无法进行鉴别。因此监测工作发展到目前,实验室麻疹基因定型工作已尤显重要,如能将此项工作全面开展起来,将为麻疹防控工作提供坚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全国麻疹监测方案》 2014-02-21

[2]张帆,周剑惠,陈超,徐鑫,王爽,常新,魏雷雷,于佳動.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偶合麻疹野病毒感染病例的麻疹病毒基因特征分析.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02

[3]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和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