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新华
目前,人们对我国基层业余体育训练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交流总结经验、探讨组织形式、训练手段与管理等方面。而针对现阶段我国基层业余体育训练特点的研究很少。培养优秀体育运动人才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不同层次有不同特点和要求。正确认识它们对基层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将会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特点是规律的一种反映,研究基层业余体育训练的特点,对于掌握和遵循其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实际出发,以运动训练为参照,基层业余体育训练为重点,研究现阶段我国基层业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以对我国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依据。
基层业余体育训练作为我国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自己的特点。充分认识这些有利于我们探索和遵循基层业余体育训练的客观规律,以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基层业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基层业余体育训练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和体育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崇高的信念与理想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基层业余体育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动作教学和培养少年儿童在某专项充分发展身体能力的规律,能有效地解决一系列属于德育,意志培养,智育和美育内容的任务,对形成人良好的思想品德起到更为有效的社会作用。作者在调查中发现,体育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已被世人所公认,但是竞技体育是不是教育的一部分,基层业余体育训练是不是具有教育性的特点,看法上有分歧。我想以上论述说明竞技体育无疑是属于教育的范畴,基层业余体育训练具有教育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从理论上弄清这一问题后,将会使人们对基层业余体育训练的认识及地位有所裨益的。
基层业余体育训练作为培养竞技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总体上是进行基础训练。在对他们进行体育训练时主要以基础训练为主,重视发展学生的各种身体素质,使学生在不同的专项上达到高水平的成绩,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他们的训练必须有相应的训练年限,不能一蹴而就,拔苗助长。此特点特别适合于基层业余体育训练。
基层业余体育训练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紧密结合训练对象的生长发育特点是课余训练本身的任务与目标所决定的,基层业余体育训练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体现在这一点上。专业运动训练与基层业余体育训练不同之处就在于运动训练需要挖掘人体最大潜力,有时是“。儿童、少年時期的课余训练必须遵循他们的生长发育规律,即使对那些表现高水平成绩的“低龄”项目来说,也必须按照这些特点在许可的情况下,做科学的安排才是可取的做法。
基层业余体育训练过程具有间断性是由于训练对象必须接受国家规定的学校教育所限制的。虽然基层业余体育训练从个义上说是多年运动训练过程的一个环节,但是所受训的对象毕竟不同于脱产的专业运动员,其它课程学业的要求,必要的假期和其它因素的干扰,使基层业余体育训练不可能象专业运动员那样进行系统的不间断的训练,只能在某一个阶段内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
由于影响基层业余体育训练的多种因素和其本身的任务特点,因此极限负荷并不是基层业余体育训练所追求的。基层业余体育训练要考虑到运动员自身有机体的发育和将来的运动前途。我国以前有许多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超过同龄人的良好成绩,但最终以早衰告退的教训就是对早期追求极限负荷做法的否定。
基层业余体育训练以培养后备人才为主,因此训练内容的专项性相对来说就不很强。基层业余体育训练作为多年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最基础阶段,它还担负着给运动员定向、选材的任务。过早地确定专项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发展与最终表现。
在我国,参加基层业余体育训练的绝大多数是中小学生,他们在学校是“以学为主”,参加训练是根据自愿原则,利用课余时间,在不影响完成学业任务的前提下进行的,这是区别于专业运动员训练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