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杭州飞来峰作为我国佛教美术的代表性史迹,保存着自五代至明各期的摩崖造像。就其中第010龛造像为出发点,对元代梵式造像的历史进行溯源,并结合相关仪轨对此造像的外在特征进行探讨,旨在描述其艺术特征与形象来源。
关键词:飞来峰 元代 “梵式”造像 黄财神
一、飞来峰
飞来峰造像作为杭州佛教文化代表史迹之一。位于北高峰南麓,与灵隐寺相隔。主要分布在冷泉溪沿岸的崖壁上及青林、玉乳、龙泓等天然溶洞内。该造像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造像于一体。造像始凿于五代后周时期,现存五代、宋、元、明各时期造像115龛,390余尊和大量摩崖题刻,其中元代造像67龛,大小合计116尊,“梵式”46尊。是中国汉地“梵式”造像最多的石刻造像群。
二、元代梵式造像渊源
什么是梵式造像?《造像量度经》序中有著述:“所谓梵式者,……你波罗国(即尼泊尔)匠人阿尼哥善为西藏梵像,从帝师八思巴来……专懂绘画佛像,及土木刻削之工。故其艺绝于古今,遂称梵像,此则所谓梵式者也。”此时,一大批工匠追谁阿尼哥,举朝推崇其造像风格,加之此时两都造像活动兴盛,梵式一时遍布两都,元史称为“西天梵相”。因此,“梵式”造像只是一种以尼泊尔工匠阿尼哥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造像风格。
元代藏传造像的兴盛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元初,成吉思汗要统治被征服的各民族,不能单靠武力镇压,还必须辅以其他手段。中统元年(公元126创年),忽必烈即位,为了巩固元朝的统治,削弱前朝统治对民间的影响,忽必烈恭迎喇嘛教上师入朝,并奉藏传佛教为国教,奉萨迦派高僧八思巴为帝师,赐以玉印,同时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藏传佛教。佛教在政治上取得了“统治性地位”,为了扩大影响,宣扬教义,各地均兴起不同规模的藏传佛教造像,佛教造像兴盛一时。杭州为南宋古都,元朝廷在此大兴“厌胜之术”,企图削弱前朝对此地统治的影响。特命西夏僧人杨琏真伽为江南释教都总统,掌管江南佛教事务,在他的主持下,飞来峰进行了大规模的梵式风格的佛教造像。
历尽朝代的更迭,元代梵式造像在动荡中存世极少,飞来峰作为汉地存世最为完整的元代造像,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元代佛教雕塑的宝贵实物资料。
三、第010龛造像探究
第010龛同第011龛、012龛同位于冷泉溪南侧理公塔的北侧。理公塔为灵隐寺开山之祖印度僧人慧理和尚骨灰埋葬之处。塔的北侧依次分布着元代开凿的第010龛梵式造像——宝藏神[1],第011龛汉式造——菩萨,第012龛梵式造像——金刚手菩萨。此三龛中均只有一尊造像,形象生动,气势不凡。
第010龛龛形纵长,高230厘米,宽157厘米,平顶。龛内造像一尊,约高200厘米,右足经过修补。此造像为典型的梵式,额方颊圆,额角转折度较大,双眉细长,两眼大睁。体态壮硕,肌肤圆滑,不注重肌肉结构的解剖,矮小肚大。头戴五叶宝冠,每瓣冠叶上刻有优钵罗花[2],双耳挂圆形优钵罗花,耳珰大而醒目,垂至肩头,宝冠上的缯带在冠侧作S形,呈飞舞状。右手持宝珠,左手持吐宝鼬,左足屈,右足踩着海螺,以右舒坐安坐于莲花座之上,佛座为刻有短肥的莲瓣,上沿饰有细密连珠纹的仰莲台,座较扁平。项光为素面椭圆形。薄衣贴体,只在领口处纹饰衣纹,以示服饰的存在,斜挂莲花串成的饰物。
查阅相关文献,第010龛中的造像形象与藏传佛教中记载的黄财神形象颇为相似。据《黄财神修法仪轨》记载,“体金黄绸衣珠宝美严饰,右持果实如意实,左握宝藏吐宝鼠,半趺安于莲花日月座”[3]。此仪轨中的形象为上身穿丝制天衣,宝冠,珍宝璎珞、珍宝耳环、珍宝手镯和珍宝足钏,右手持如意果,左手抱一只大鼬(老鼠的一种),鼬嘴里含着宝珠,象征财宝。半跌坐于莲花宝座中央。这正好与此龛造像的形象相似,此龛造像左腿盘曲,右脚下垂,赤足踏在海螺之上。右手舒食指和小指,屈余指,握着一颗宝珠,左手握着一直吐宝鼠,鼠口种吐出五串小珠子。此龛造像形象与仪轨中描述的形象十分吻合,可见此龛造像就是“黄财神”。
黄财神为藏传佛教中的财神,但不是唯一的财富守护神。另外还有满足不同财富需求的守护神——五姓财神。五姓财神,意译“藏巴拉”,通过他们身上的颜色可以区分他们的身份,分别称为白、黄、红、绿、黑财神。五方财神都是为了度化众生贪欲的佛和菩萨的现化:白财神是观世音菩萨的现化;黄财神是南方宝生如来的现化;红财神是西方阿弥陀佛的现化;绿财神是北方不空成就如来的现化;黑财神是东方阿佛的现化。
黄财神,藏名藏拉色波,乃五方财神之首。黄财神之前已修五道十地,是位菩萨。相传昔日释迦牟尼佛在中印度摩揭陀国之灵鹫山(又译鹫峰山)讲说大般若经义时,各方妖魔鬼怪前来阻碍讲法,黄财神于灵鹫山崩塌之时现身庇护大众,众多比丘才能安然无恙,一心闻法。释迦牟尼佛见此,劝解黄财神皈依佛法,庇佑生灵,普渡众生,于是黄财神就成了大护法神。
藏传佛教的财神造像中,黄财神最为常见,一般呈矮壮忿怒金冈叻形象,以手中托“吐宝白撇”为辨识最直观的依据。因此,此佛龛旁边的标注“宝藏神”的称呼因改正为“黄财神”更为确切。
注释:
[1]“宝藏神”为佛龛旁边的标牌上所标注,经本文探讨,此尊造像应为“黄财神”。
[2]优钵罗花,佛教用语,即青莲花。
[3]《黄财神修法仪轨》
修法前行:松吉秋党措机秋南木拉/香切波瓦日德达呢加色切/达给因索结毕索南母机/卓拉喷泄日松吉竹坝日休
修法正行:荣尼嘎记花日登臧巴拉/塞日多达日党仁浸金机贼/笑耶香脱波杂簸阿嘎/云北仁浸得日机内乌来森/御借日白玛达哇吨拉鱼/兔嘎日达当臧拉那机过日
修法前行(汉语):佛、法、僧之诸圣众/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施等诸福善/利益众生而成佛
修法正行(汉语):自身刹那成具德臧巴拉/体金黄绸衣珠宝美严饰/右持果实如意实/左握宝藏吐宝鼠/半趺安于莲花日月座/心间月上臧字咒围绕
注释:
[1] 赖天兵.杭州飞来峰元代石刻造像艺术[J].中国藏学,1998(04):97
[2] 邵泽江.藏传佛教中的财神[J].艺术市场,2007(06):72
[3] 杨妍.藏传佛教造像中的财神[J].收藏家,2000(03):26
[4] 宋濂.元史 卷二百零二 释老传[M].上海:中华书局,2013
个人简介:
张骏蕾,华东师范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院系:艺术研究所,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佛教美术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