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类毕业创作教学的教法实践研究

2014-05-30 02:11:24陆正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绘画创新教学

摘要:毕业创作是艺术类学生在高校期间学习、实践和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和全面总结,是对自己四年来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性训练。是实现本科生教育和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各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毕业创作存在着通病和不足,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以一个从教者的身份粗谈美术类毕业创作教学的创新实践经验总结。

关键词:毕业创作 绘画 教学 创新

[本文为南通大学教务处教改课题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3050957]

一、美术类毕业创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绘画基本功不够

毕业创作,对于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尤其是对于一个学绘画的同学来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美术学院学生的毕业创作是学生在高校期间学习、实践和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和全面总结,是对自己四年来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性训练。但是,他们在进入高校之前,因中学对美术、音乐等副科的不重视,经常被所谓的主科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占领,导致学生接受艺术素质教育的时间甚少,参加艺术类高考的学生只知道一点有关素描、色彩和速写的简单知识,进入高校后,又因为美术学专业开设的科目较多,尤其是美术师范类的课程更多,而专业课程学时较短,一般在50到80课时之间,学生刚刚进入绘画状态和感觉,课程就已结束,造成学生专业基本功不扎实,且前三年基本未涉足创作课,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正式进入毕业创作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无所适从,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从何入手,这样的状况甚至每年都会遇到,有些学生想法很好,也很有创意,很多同学甚至是雄心壮志,对自己充满信心,可从最终创作的画面效果来看,与他们最初的想法和所想要达到的效果差距很大,归根结底是学生的基本功还不够,因为学生如果绘画基本功差的话,就是再好的想法也很难在画布上自由地表现,尤其是学油画的同学,对绘画基本功的要求更高。可想而知,绘画基本功在毕业创作中的重要性。

(二)模仿抄袭现象严重

如今,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很多美术类学生形成了这样的坏习惯,就是动不动网上搜图片,随意利用网上的现成图片作为创作素材,这种快速的创作方式是近些年来美术类毕业创作中出现的一个很突显的问题。另外,学生在高校学习美术的阶段中,多少从老师的绘画理念、绘画创作,以及从一些书本、展览中汲取一些养料、一些基本的技法和风格流派,如若期间,指导老师引导不当,学生会陷入无端的模仿,这样会无形地限制学生创作思维的扩展,学生们只会对着画册和照片做形式上的简单修改和拼凑,导致每年在毕业展厅上看到模仿痕迹严重和类似题材的创作作品。当然,如果创作主题的需要,适当的模仿和借鉴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有自己真实的想法。如果教师对这种现象视而不见,不加以正确引导,任由学生一味地模仿抄袭,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势必对学生今后的创作发展道路会带来很大影响,当然也是严重偏离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的。因为从教学和培养人的角度看,学生最终创作的画面效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对整个创作的方法、规律有一个亲自体验的过程,通过毕业创作认识以及进一步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为他们今后的创作奠定基础。

(三)脱离现实,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不深

无论是作为一名美术家,还是一名学艺术的学生,仅仅具备一定的专业基本功和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切身体验。我们说绘画创作不同于生活的复制,但它来源于生活。记得法国画家巴尔蒂斯说过一句话,“画家离开了生活,就等于在泉边渴死。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然而,现在很多美术系的学生不注重平时的积累,虽然每一学年也安排学生出去写生,但是,真正认真考察、搜集素材的同学并不多,等到大四毕业创作了就开始手忙脚乱,才真正意识到搜集素材的重要性了,只图省事网上找几张照片便开始速成创作了,有些同学明明没去过西藏等地,却创作以西藏为主题的作品,我们试想这种创作态度,这种完全脱离现实,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不深的作品何以打动观众?我觉得只有多关注人、关注生活才是一种正确的创作态度。只有平时做一个细心人,多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并从审美的角度加以体察,才有可能创作出有内涵的艺术作品,才可能不枉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二、美术类毕业创作教学的创新实践

以上三点现状很令人担忧,它不仅仅反映出了美术类学生的绘画功底和综合表现能力,相对地也对我们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很大的质疑。针对这些问题,如何使学生的创作作品更加接近生活,并有所突破和个性化呢?笔者就这些问题浅谈自己在从教十多年中总结出的美术类毕业创作教学的创新实践。

(一)写生教学创新实践

写生教学就是到大自然中去深切感受大自然的美,捕捉自然中那种充满生机活力的东西,然后通过画笔,用色彩、水墨将之转化为创作的一种绘画方式,如若没有这个过程,艺术生命也会枯竭,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就缺乏生动性和真实性。我院美术系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至少三次安排外出写生,但是教学效果并不如人意。如果我们能将毕业创作贯穿于整个外出写生过程当中,并且把外出写生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想必这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因为深入到大自然中,能让人彻底放松心情,发挥无穷想象,能让学生在写生过程中体察表现技法与地域特点的关系,去训练造型、色彩和体味笔墨的乐趣,所有的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所无法获得的。我们只有从自我感受做起,从身边的人和环境作为切入口,其最后完成的作品才更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这种写生式的教学可谓是一种更能够体现和实现自我的绘画表现方法,使学生在自然与社会中得到了锻炼和美的熏陶。

(二)主题教学创新实践

主题教学是确定一个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可以是一个课题,也可以是一个主题。在高校美术系课程中,每学期都安排有基础课和专业课,可以每门课最后两周穿插主题式的创作,也可以是任课老师布置课题性的创作,首先让学生了解创作的概念,然后根据课题要求完成相应的创作,比如油画静物课,可以在课程结束前安排同学自己摆放静物进行命题创作,首先摆静物也是一项艺术创造,摆放得好与丑也能看出一个人的艺术造诣和修养,从构思到搜集素材,到摆静物,再到构图,最后到创作,这整个过程能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也能让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整个创作过程的艰辛与乐趣。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不可以任意主旨或强制学生刻画某一题材绘画,要充分根据每个同学的个性和潜能来挖掘他们的优点所在。显然,通过这样一种主题教学方法进行毕业创作,能达到学生独立解决、独立艺术创作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绘画的主体者,以致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创作实践中去,而不是被动式的、漫无目的地去创作。

(三)创意教学创新实践

创意教学是引导学生进行跨专业的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一种教学方式。所谓的跨专业就是在各艺术门类之间,例如国画、油画、装饰画、版画等专业之间互相融汇贯通、交叉和借鉴的一种教学形式。例如,国画与油画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交叉,使国画兼具了西画的厚重感和空间感,使油画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在我国就有一些画家的油画独具中国特色和文人气息。如林风眠的学生苏天赐先生,是较早将东方绘画巧妙运用于西画中的一名杰出画家,他用他独有的线条和色彩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春水》是他作于2003年的油画,是他最具风格特色的代表作之一,是他用油画语言对江南风情所特有的一种概括。不仅西画与国画可以融合和交叉,另外,也可以是版画与装饰画的结合,版画与国画的融合和交叉,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会得到惊人的艺术效果。当然,也可以是学科之间的交叉,例如人文与艺术的融合、交叉,人文艺术原本就是一家,学绘画的人应该多阅读有关文学方面的书,甚至是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书籍,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有内涵和底蕴。当今,又很多艺术家就是学文学理论出身的,例如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刘伟东,他是读理论出身的,学识非常广博,读过很多的书,在他一本散文集中,所涉及的就有美术、文学、历史、政治等。而他的油画作品,如《雪湖》,笔触大胆、自由,从画面中的色彩、线条又能感受到他内心充满着感情色彩,同时极具内涵和底蕴,相信这与他平时博览群书是分不开的。所以,在平时的课上,我们教师也会经常引导同学们多看一些有关文学、艺术、政治、历史等方面的书,相信对自己的专业会有很大帮助。显然,创意教学方法相比较其它教学方法更为灵活,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更加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结 语

以上三种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是通过笔者从教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对高校美术类毕业创作教学的教法实践研究,对于培养美术教育人才和有效提高学生毕业创作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要解决当前高校美术毕业创作存在的问题,除了尝试以上三种创新实践方式以外,教师自身也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博览群书,努力创新实践,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宏观调控的作用,要多注意启迪、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教学和培养人的角度看,学生最终创作的画面效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对整个创作的方法、规律有一个亲自体验的过程,通过毕业创作认识以致进一步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为他们今后的创作奠定基础。同时,从一个美术教师的角度看,认真带好学生的毕业创作也是为我们艺术院校培养优质艺术人才的关键环节,是符合高校艺术教育的本质规律的。

参考文献:

[1] 蒋跃.绘画构图与创作[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

[2] 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 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5] 卢静.高师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创作能力培养[J].艺术教育,2008

作者简介:

陆正虹,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美术教育与油画创作。

猜你喜欢
绘画创新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1期)2014-08-16 15:57:49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3期)2014-08-16 09:02:22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5期)2014-08-16 02:33:53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