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教好自己孩子的思考

2014-05-30 10:48黄鉴古
中国西部·教育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好孩子子女家庭

黄鉴古

我们这里有一句流传已久的俗言俚语:男服学堂女服嫁。前半句是说男孩子生性顽劣调皮,家长不易教好,必须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去教,他们才能“成人”。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的提高,关于子女教育,人们又有了新的、完全相反的说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男服学堂”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表明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家长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当家长身兼教师身份的时候,教师家长的教育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这样的情况我见得多了:有的老师因为家庭教育方法失当,孩子或任性,或顽劣,或厌学,或沉迷网络,或自我至上,或打架斗殴……身为教师的父母深感头痛、无奈,在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地把他打造成自己所希望的人中龙凤的“雄伟”计划失败后,就调整策略,半是不甘、半是不忍地把他交给同事去教,以期同事能够立竿见影,乾坤翻转,殊不知,这只是剃头师傅的挑子——一头热。一般情况下,到了家长无法改变孩子的时候,孩子往往已經长大了,懂事了,他知道老师跟自己的家长是同事,不会把他怎么样,不会像对待其他同学那样对待他。因而,所作所为仍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老师呢,也在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你自己教不好,就交给我来教,我又有什么办法?到了这个时候,师生之间往往就彼此心照不宣啦——只要你(我)不跟我(你)捅大娄子,我们就相安无事吧!就这样混个三年两载后提前“出局”,进入社会,开始演绎另一种角色。可是,没有深厚的文化储存作支撑,孩子今后会有多大出息呢?

因而,好老师没有理由不教好自己的孩子。我有一同事,好酒贪杯,打起麻将来更是日以继夜,只要没课,就邀约同事、社会闲散人员到家里吃喝玩乐,一上酒桌、牌桌,就污言秽语,乌烟瘴气,全然不顾已经长大的女儿。在污泥浊水的长期浸染下,女儿渐渐长大了,读书,那是别人的事,交朋结友、沉迷网吧、彻夜不归,才是她的最爱,初中只读了半年就辍学“混社会”,17岁奉子成婚。该老师也因嗜酒成性,缺乏身为人父最起码的责任感,遭人唾弃,吃空饷去了。像这样,连自己的子女都不愿教、教不好的老师,谁来相信他呢?谁又愿意把子女交给他来教呢?连自己的子女都不愿付出,他愿为学生付出吗?连自己唯一的子女他都没有爱心,他有爱心给学生吗?他连自己的子女都教不好,又如何教好别人的子女?事实也是这样,他始终无法胜任教师的职责。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教师,既是家庭人,又是社会人,既要为家庭承担责任,又要为社会承担责任,两肩要同时挑起两份责任,不可偏废,更不可弃之。做好老师的前提是做好家长,好父亲,好母亲,好老师应该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备受熏陶的孩子,往往会知书达理,爱憎分明,敢于担当,勇于进取。我从教书的那天起,就一心想把我的家庭打造成书香门第,因此,我的子女从小就受到这种精致的家庭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作为回报,我的子女身上既有传统教育的基因,如知书达理,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又有现代教育的特质,如勇于担当,自立自强,敢闯敢干。我的丫头就多次批评亲戚、邻居浪费水资源。亲邻们反驳她,“靠我们几个人能节约多少水啊?”她说:“如果我们都能节约用水,节约的水不就多了吗?”小小年纪就有环境保护意识、资源节约意识、社会担当意识,这不是很可贵吗?而我也一直受到学校、社会的广泛信任。

我认为,身为教师,把子女培养成为有出息的人,不仅是家庭的荣耀,自己的荣耀,更是为社会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像我的子女,我就不担心他们会成为社会的麻烦。而像前面所列举的两例,其实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子女不负责任,对社会不负责任,是转嫁责任,逃避责任。这样的人,算不得好家长,也算不得好老师。

何为“好”教师?何为“好”孩子?是不是每次考试总能名列前茅,勇冠全班,就是好孩子?所带学科及格率、高分率、平均分比别人高就是好老师?是不是考上了名牌大学就是好孩子?自己班上升学率比别人高就是好老师?我想,小学生跳楼,中学生杀人,研究生投毒等恶性案件,已经对此作出了回答,无需辩驳。

一个好孩子,首先应是一个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人,其次是一个孝亲敬长、热爱家庭的人,一个“五育”全面发展,热爱学校的人,一个遵纪守法、热爱社会的人,一个有家国情怀,热爱国家的人,这才是好孩子的特征,他的家长是好家长,也是好老师。

猜你喜欢
好孩子子女家庭
好孩子
好孩子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