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寝室是教育产业化的“怪胎”

2014-05-30 10:48张枫逸
中国西部·教育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怪胎学生宿舍住宿

张枫逸

“房间面积45平方米,带有花园、阳台,卫生间更宽敞,配有马桶。目前,宽带、空调、固定电话都已陆续到位……”日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新学生宿舍的样板间效果图,在微博一亮相即遭网友疯转。

过去,大学宿舍更多留给人们的印象是,“铁板床、上下铺,夏天像火炉,冬天像冰窖”。近年来,一些高校的“豪华寝室”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此前媒体就曾曝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宿舍为14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海景房;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的学生公寓,配备了实木地板、纯木家具……这些豪华寝室的收费往往不菲,便宜的一年也要2000多元,多的则在四五千元以上。

客观地说,广大学生有改善住宿条件的意愿和能力,一些学子通过改编诗歌、歌曲等形式向校方“求空调”,就是在表达相关诉求。为此,高校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更舒适、更温馨的公寓式宿舍,这本无可厚非。但一味追求学生寝室的豪华奢侈,就有些过犹不及了,反而衍生出新的问题。

首先,豪华寝室的分配就是一道现实难题。如果根据学生的经济状况分配宿舍,会在无形中制造“富人区”和“穷人区”的割裂和对立,有人为歧视之嫌。为此,2008年教育部曾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高校落实学生按班级住宿,杜绝按学生经济状况安排寝室。眼下,高校的普遍做法是按照系别、班级随机分配豪华寝室和普通寝室。这看似公平合理,但也会带来矛盾和纠纷。对于分到豪華寝室的贫困生来说,庞大的住宿开支无疑加剧了其经济负担,申请调换宿舍或自己搬出去住,则又担心同学们看不起自己,也不利于和同学探讨学习、交流思想。

其次,豪华寝室有悖于教育宗旨。上大学毕竟不是住宾馆,学生仍以学习为主,住宿只是配套条件,豪华寝室不免有些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味道。豪华寝室的建设和装修需要大量资金,无疑会影响学校师资力量的提高和教学设施的改善。同时,交纳的学费中住宿费占了“大头”,读书之旅反倒更像度假消遣,背离了学生千里迢迢求学深造的初衷,还会滋生“不比志气比阔气,不比学习比吃穿,不比刻苦比享受”的歪风邪气。

当然,我们不是一定要学生头悬梁,锥刺股,做苦行僧,也不是在宣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因果效应。只是,高校住宿条件的改善应该本着适度、量力的原则,充分考量学生的意愿和承受能力,不求奢侈,但求舒适。教育不是商品,服务行业可以体现受众群体的差异化,通过提供更高端的增值服务换取更大利润,但教育具有公益属性,不能一切向钱看。眼下,一些大学竞相建设豪华寝室,俨然把教育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把学生宿舍打造成星级酒店的模样,从而提高租金收入,带来滚滚财源。豪华寝室是教育产业化的“怪胎”,折射出部分高校定位不清和教育工作者理念的迷失,值得警惕。

猜你喜欢
怪胎学生宿舍住宿
男生女生住宿差异大赏
莫里永学生宿舍
——贯穿建筑的连续上升走廊
吉田寮:亚洲最破的学生宿舍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P大的住宿学院
怪胎
游者嫁人去 行者去远方
高职学院学生宿舍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处长经济”? 权力寻租怪胎
住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