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绿道建设研究

2014-05-30 22:15:34李凡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绿道环境治理生态

摘 要:以北京市怀柔区绿道为例讨论了绿道规划设计、绿道系统构建等注意事项,对怀柔区绿道建设进行概括总结,并对北京市城乡生态绿道建设规划、绿道文化、自然保护及对城乡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经济发展予以启示,积极倡导绿道建设,获得政府机构和投资者的支持,提高安全性能,以期为本市建设安全、便捷、生态的慢行系统,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优美的景观环境,并为生态健康绿道网络建设研究收集真实有利的信息,对现阶段绿道建设和环境治理的具体政策和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绿道;慢行系统;生态;环境治理

“绿道”是具有连接功能的线性开放空间,是一种限于步行、骑行的线性绿色通道,通过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遗迹和城乡居住区等,为人们提供休闲健身的绿色空间[1]。它可以是上下班通道,一条供骑马或骑自行车的人使用的道路,也可以是一种促进和提高水质或者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手段,一种缓解住宅发展或农业活动用地压力的方法,还可以是一种保护地域景观或历史特征的途径[2]。在美国,“greenway”概念的提出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随着各层面绿道的规划实施,将形成串联全美综合绿道网络。中国绿道的发展也历经了相當长的一段过程,北京市绿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绿道建设的雏形是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海子郊野公园等大型公园内的健身步道。近几年,部分区县陆续开展了滨水绿道建设,如通州区大运河绿道、顺义区潮白河绿道等。当前,加快绿道建设的呼声很高,但总体来看建设进度较慢,相关建设标准及后期管护政策尚不明确,急需从全市整体谋划推进绿道建设。

1 北京市怀柔区绿道规划建设状况

1.1 怀柔区概况

怀柔为北京市郊区县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地处全市东北部,全区总面积2122.6km2。地属暖温带型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夏季湿润,冬季寒冷少雪。区内山地广大,河泉众多,是北京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和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怀柔区建设重点任务是生态建设和水源保护,与该绿道规划的项目有极大的契合之处,符合区域的整体发展规划趋势。

1.2 绿道建设总体思路和设计原则

市文件要求:根据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实施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提质增效工程”和“打造十大滨水绿线,营造绿色滨水空间”等提出建设市级绿道指导意见:

总体思路: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绿道建设与绿色生态空间相结合、与景观文化资源相结合、与公共交通衔接相结合、与休闲健康需求相结合,通过合理布局,景观提升,节点连通,服务配套,把北京市级绿道建设成为北京市民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目标: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建设市级绿道1000公里以上,建成十处以上风景优美、富有历史文化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游赏绿道区段,并示范带动区县绿道和社区绿道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特色突出、功能多样的绿道网络[3]。

1.2.1 总体设计原则

(1)以原生态的河流湖泊为设计基底,进行景观提升改造,将周边环境充分应用、引入,形成以水景观为主题的生态绿化廊道[4];

(2)生态化、人性化、完备化的理念的植入,体现生态宜居的生态原则;

(3)以提升改造为主;整体串联沿线景观特色,体现不同的景观体验和感受;

(4)以提升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为目的,营建绿色出行方式。

1.2.2 绿道选线原则

(1)充分利用核心旅游景观资源,串联旅游景点,以点带面,完善生态体验。绿道线路串联怀柔水库、雁栖湖、红螺寺等著名旅游景点外,同时串联宽沟招待会所、薰衣草庄园、采摘园、农业观光园、农家乐民俗景观带及市区内已建成的公园绿地。

(2)选择可实施的用地作为绿道实施的空间,并在功能与景观上和原用地功能相协调。根据怀柔绿地系统规划,联系周边的公园绿地,大型公园如龙山公园、宽沟生态区等,以及小型绿地或附属绿地,连网成带,形成完整的绿道网络。

(3)沿线较多公共设施,结合原有路网和设施,发散式衔接。选择已建成的完善道路,或衔接市政慢行路、景区游道、田间小道等组成慢行道网络,并与外部道路合理衔接,确保与机动交通网络的联动,共同构建覆盖区域的绿道网络。

(4)以人为本、环境第一,选线必须满足旅游、护林防火、环境保护及生产、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以提升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为目的,营建绿色出行方式,严禁在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不良地段布设绿道。

(5)线路选址需要结合地形、地貌考虑绿道的排水系统和排放点。在沿线低洼地区建立集水池或集水坑,收集雨水用以补充绿道浇灌用水从而节省水资源。

选线充分契合城市空间,串联城乡自然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实现北京市的生态网络格局。

1.3 设施规划设计

全区域共设有五处驿站,平均每7.5km一处,具有休憩、咨询等功能,包含自行车租赁、公厕、商卖亭、座椅、垃圾点、指示牌、避雨亭等。沿线结合地段人流的多寡设置相应的座椅、引导、解说和警示类等标识,增补或替换照明、喷灌、垃圾桶等设施。节点处结合利用原广场设施增设廊架,保留原有健身设施、增设花池坐凳,满足不同类型的绿道使用者的需求和休息功能。

1.4 种植规划设计

怀柔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乡土植物种类丰富。种植设计以当地原生植物组成的自然式混交林为主,结合并提升现有采摘园、薰衣草庄园等节点植物特色,大量补植落叶乔木、花灌和地被,增加彩叶植被银杏、栾树、元宝枫、红栌、黄栌等,丰富季相,体现生态群落景观,并提供食物和野生动物住所。以穿梭于山水之间的绿飘带为背景,营造五彩林特色景观,打造绿色生态、休闲康体的特色路线。管理和维护工作上减少人工干扰,对危险枝叶及枯木及时整理,保证行人安全并为野生动物创造良好生存环境。

2 北京市怀柔区居民对绿道的使用状况調研与评价

2.1 使用者构成特征

市区的步行及自行车骑行运动爱好者;周边城镇居民、村民;旅游游客。服务半径:距离约2km内,步行30min内能到达的;距离约40km内,自驾到达的人群。

2.2 评价及优化建议

(1)完善绿道网规划及绿道慢行系统

政府规划部门应在政区域规划中将绿道建设纳入城市道路中或其他项目,并制定绿道建设类型、标准等指引性文件以及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到位。绿道慢行系统要有良好的遮阴效果,绿化树木选择要符合适地适树原则,多采用乡土树种,突出植物的季相、色彩、层次等效果。慢行系统需充分考虑过街设施和标识,保证老人和残疾人的安全通行。

(2)提高绿道网使用频率

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保证百姓能够充分使用已经建成绿道网,发挥绿道网的生态效益和使用效率。相关部门应大力引导绿道宣传活动,如:跑步比赛、自行车比赛、全民健身等活动等,扩大绿道使用率,引导市民休闲活动、健康出行的生活方式。

(3)加强后期养护及安全管理

做好施工养护期监督管理,及时接管施工养护期满的绿道工程项目,制定绿道养护管理内容及规范标准及绿道管理运营方式,做好绿道与机动车衔接安全防护和标识,加强治安管理,保证游客安全

3 怀柔区绿道规划对城乡绿道规划的启示

3.1 对绿道规划的启示

怀柔区绿道网络将建设为符合我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趋势的多层次相互衔接的系统,从场所、市域、区域层面发挥绿道网络对自然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延续城乡文化资源等作用。应合理地改造和利用城市社区废弃的零散土地,建设串联的绿道系统,拓展城乡绿道网络系统,让居民在短时间内接入绿道网,提高绿道的使用[5]。

3.2 对绿道文化的启示

绿道具有交通功能,同时又是生活品质的体现、一种文化符号、城市活力的反映[6]。在绿道的规划开发中,应采用与原地貌、环境、风俗习惯相协调的因素,尊重地域传统文化、延续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注重宜人的尺度,考虑空间形态度多样化,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与活动规律,增强空间的亲切感和认同感[7]。

3.3 对自然保护的启示

绿道是良好的绿色基础设施,随着人类活动干扰,野生动物栖息地被破坏已经使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很大威胁。线状绿道的实施,连接、恢复和保护发展有助于形成生态保护带和自然保护网络[8]。完善绿道系统对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现状和构建城乡自然的生态保护网络和具有重大的生态学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加快我国城乡生态建设的良好机遇和方法。

3.4 对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经济发展的启示

将绿道思想引入城乡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从规划层面将遗产运河、文化线路、遗产廊道等线性的概念与绿道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城乡绿道发展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旅游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及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城乡旅游规划中,充分借鉴绿道思想,将城乡区域内主要景点、景区串联成风景道,既可以改善和提升整个旅游区的品质与经济发展,还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与交流空间。绿道规划与文化廊道规划相结合有助于形成城乡生态、文态、商态共荣的景象[9]。

4 结 论

随着城乡生态建设的发展及城乡居民对低碳生活的渴求,以及当前面临的雾霾和沙尘暴等恶劣环境的严峻考验和治理需求,绿道系统建设在我市发展前景广阔,其规划形式也为后期的景观设计预留了更大的提升空间,但其规划和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也很多,当前需要更多层面的倡导绿道建设,宣传绿道文化和建设意义。绿道建设要获得政府机构和投资者的支持,最大限度的扩宽建设范围,提高安全性能,为所有市民提供更有利出行的环境。怀柔绿道规划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和实际面临问题的思考,同时,更多关于绿道调研数据及使用情况的分析研究可以为北京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和依据。

参考文献

[1]Charbs E Little.Greenways for America[M].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5.

[2]查尔斯.A.弗林克,罗伯特.M.西恩斯.绿道规划.设计.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北京市级绿道建设总体方案(2013-2017)[G].北京市发改委.

[4]张天洁,李泽.高密度城市的多目标绿道网络—新加坡公园连接道系统[J].城市规划,2013,37(5):67~73.

[5]关伟锋,高宁.绿道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3):238~242.

[6]陈洁,郎薇薇,田国行.城市规模对于绿地系统构建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5):199~202,223.

[7]姜允芳,石铁矛,苏娟.美国绿道网络的实施策略与控制管理[J].规划师,2010(9):88~91.

[8]莫方明.绿道建设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9]园方.江南新城建设中休闲绿道的研究与实践[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作者简介:李凡(1980-),女,河北省唐山人,学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绿道环境治理生态
绿道上的“风景”
先锋(2022年9期)2022-05-30 10:48:04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少儿美术(2021年2期)2021-04-26 14:10:22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绿色中国(2019年13期)2019-11-26 07:11:00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5
三明市建设城市绿道
福建林业(2015年2期)2015-04-09 06: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