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睿
摘要: 歇后语由“引”、“注”两部分构成,幽默、形象,是汉语言文化的一朵奇葩。歇后语的前后两个部分构成统一的语义单位。在歇后语自身的语义图式中,“注”使得“引”的部分元素特征突显,其语用意义的实现体现了语义框架转换。本文从框架转换和突显观角度分析歇后语,对其进行分类、解释其语用幽默的认知机制,彰显歇后语使用的趣智结合。
关键词: 突显观 框架转换 歇后语
引言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常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则像“谜底”;前一部分引出后一部分,后一部分注解前一部分,揭示歇后语的意义所在。歇后语通俗形象、附载中华文化、趣智结合,深受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的喜爱。
认知学者指出,歇后语本体经过转喻和隐喻而获得常规意义。“引”和“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这种关系来源于劳动人民生活实践。对歇后语言语意义的实现,有学者用概念整合理论来阐释。前人对歇后语的认知研究挖掘了歇后语语义实现的一些方面。但,正如王文斌所指,概念合成理论无法解释幽默效果是怎样实现的;无法解释是什么触发了受众去做这种空间合成,不能解释幽默产生的原因。
一、突显观
Ungerer和Schmid认为认知语言学有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经验观、突显观和注意观。
认知语言学认为,句子的结构是人大脑中的意象图式或认知模式,是人和世界互动的结果。句子的结构是说话者对某种情景概念化的反映,概念化的过程遵循的是注意原则。Talmy提出“注意窗”的概念,将句法的突显范围扩大到了所有的成分,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句法加工的影响。这种视角更符合对句法意义的解释,因为“意义的最重要的方面是人的解释,指人以不同的方式描述想象情境的某些方面,认为哪些成分是突显的”。歇后语的前后两个部分构成统一的语义单位。在其自身的语义图式中,“注”使得“引”的部分元素特征突显。如:
(1)大年初一吃饺子——都一样
(2)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
(3)大年初一吃饺子——想到一块
(4)大年初一吃饺子——只等下锅
歇后语是建立在人们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文化特色鲜明。基于我们中华民族大年初一吃饺子的习俗,以上四个歇后语分别突显了这一习俗的普遍性、家庭团聚性、普遍心理期待性和饺子在除夕包好的特点。相同的事件,在人们各自的体验中,突显出其不同的元素特征。这便是歇后语俏皮幽默的原因之一。
二、框架转换理论
“框架转换”实际是一种概念修正,它反映了将现存信息在新框架中进行重组的语义重析的操作过程。框架转换产生的关键因素是默认值的介入,而默认值主要是储存在长久记忆中的关于一定典型背景的信息。在歇后语的言语表达中,典型背景信息和“引”相关,也和语境表达相关。“注”是语义框架间转换的联接器。如:
(5)眼下咱是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共产党领导,做工农兵的当骨架,这叫韩信点兵,越多越好,愿打日本的就算数,都团结他们。(刘江《太行风云》四二)
此例中的歇后语“韩信点兵,越多越好”出自文化古籍《史记·淮阴侯列传》。作为“注”的语义解释“越多越好”势必要联系其典故渊源。例句中的语境框架也体现了“以工、农、兵为主,联系最大范围人民抗日”的特定时代主题。“注”中“越多越好”所附带原典故中的默认值在框架转换中跳转到例句框架中的“联系最大范围人民”。两个默认值在联系背景知识情况下,都是典型、易于触及的。这使得歇后语的语用语义生动、切题。
三、框架转换与突显观下的歇后语
在分析歇后语之前,我们需要对歇后语进行分类。前人对歇后语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类。由于“引”体现歇后语的文化来源,本文依据“引”部分的框架特征,将歇后语分为:百科知识框架、元语言框架、想象性事件框架、历史文化/习语典故框架和民俗文化框架。
(一)百科知识框架
百科知识是关于世界的知识。在本文,百科知识框架更侧重自然知识,以区别于歇后语的社会文化属性。
(6)“游狗”又闷了半天,把手里的香烟蒂一扔,说:“这三个条件我可作不了主,还需要到县里跑一趟。不过,咱们吃挂面不调盐——有盐(言)在先;胡主任要是不答應,这事就折断没茬!”(袁民权《恨》一八)
在该歇后语自身语义框架中,“注”突显了挂面制作中“有盐在先”的特点。在例句中,此歇后语“注”运用同音巧妙地联系了语义范畴毫不搭边的两个框架,诙谐地表达了去县里跑一趟“有言在先”的前提条件。语义范畴的跳转和联接使话语表达新鲜、幽默。
(二)元语言框架
(7)惠希仁道:“奶奶别要家去,请这里坐坐,有话和奶奶商议哩。狄爷姓林,木木的,和他说不的话。”(《醒世姻缘转》八一回)
在本歇后语自身语义框架中,“木木的”从元语言角度注释了“引”—— “姓林”。然而在例句语境框架中,“姓林”不再是讲人的姓氏,而是指人具有某种属性,“注”联系语境表达才变得具体,突显主语性格特征“木木的”。
(三)想象性事件框架
(8)吉拉明阿巴结上司,那是可以不要命的,所以同僚中有人说,他是属于那种“耗子给猫捋胡子——溜须不顾命”的人。(张笑天《永宁碑》二七)
歇后语中的想象性事件是戏剧性和夸张的。我们都知道猫掐耗子,如果耗子去给猫捋胡子,那真是“溜须不顾命”。上句为了说明“吉拉明阿巴结上司……可以不要命”,跳转到这个想象事件框架,以“注”突显的戏剧性结局来放大“吉拉明阿巴结上司”的本质,诙谐有趣。
(四) 历史文化、习语典故框架
包含成语/习语、典故或反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歇后语突出反映了歇后语的民族文化性特征。
(10)我们到湖边去玩,在芦苇中捡到了许多野鸭蛋,还抓到了一兜子螃蟹。回来路上,大家风趣地说:“我们这一遭是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刊)
结合“草船借箭”的文化背景,本歇后语语义是较明确的。例句事件框架描述的是“我们到湖边玩……满载而归”的经历。我们到湖边玩,没有预期满载而归。“满载而归”联接“引”与例句框架,作者风趣地把我们的满载而归和诸葛亮草船借箭相比,突显了我们的机智和幸运。
(五)民俗/社会文化框架
如果“原来的”或“正规”的歇后语来源于“古书中的成语”,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前引后注的歇后语则来源于民间口头熟语。因此反映民俗和社会文化是歇后语民族文化性的又一表现。
(11)程老师把兰宝叫到办公室,先把他撸个鼻青脸肿,然后规劝道:“你干嘛和虎根鬼混!他是软硬木、滚刀肉,混一天少俩半晌,将来也是出殡的饺子——扔货!”(董天柚《“比目鱼号”摩托》二)
出殡指把灵柩运到埋葬或寄放的地点。其仪式已成为一种社会规约化的程式。旧俗死者出殡时做供品的饺子,事后要扔掉。在本例中,说话人把虎根比作“出殡的饺子”;“扔货”被突显为二者的共同特征,意指虎根没有人生价值,将被社会淘汰。说话人思维独特、形象。
结语
本文从事件框架角度对歇后语进行分类,呈现了歇后语负载的丰富汉语言文化。其中,习语典故和民俗文化框架突出了歇后语的民族文化属性。本文论证了突显观和框架转换如何解释歇后语幽默性的认知机制;阐释歇后语自身语义构建和语用语义实现的认知过程,说明歇后语言语使用的俏皮幽默和新颖独特。语言是文化和思维的载体。从认知角度对歇后语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言文化,为歇后语这朵汉语言文化奇葩增添亮点。语
参考文献
[1]温端政.歇后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80-82.
[2]王文斌.概念整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与思考[J].外语研究,2004, 1(3):12-13.
[3]温端政.歇后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55-156.
[4]钱铁群, 王文斌.汉语歇后语的认知机制解读[J].台州学院学报, 2008,10(9):95-96.
[5] 王勤.漢语熟语论[J].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6(9):56-58.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话语幽默的认知语用研究”(编号:S201071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