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作为20世纪30年代闻名国内的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之一,施蛰存的文学作品深受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而《梅雨之夕》更是这些作品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自身的一些浅薄见解,主要就《梅雨之夕》创作的基础、创作主题所在及创作艺术来展开综合性的探讨。
关键词:《梅雨之夕》 艺术创造 心理解读
引言
《梅雨之夕》是由当代著名小说家施蛰存先生于1933年在上海创作完成的,这篇小说以梅雨季节里一位已婚男士下班后邂逅一位年轻美丽女性,并将其送回家的心路历程为主线,作者以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巧妙地对小说主人公的心理进行层层剖析,并以娴熟、优美的文字将之呈现在纸上,仿佛将每位读者带进了主人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在此,我们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梅雨之夕》的精神展开分析与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施蛰存先生如何娴熟地运用心理分析学理论来构思与书写心理类小说,更重要的是希望以此为我们今后的文学创作开辟新的路径和融入新的理念。
一、《梅雨之夕》创作的基础
尽管人们常常将施蛰存先生与刘呐鸥、穆时英等几位著名作家并称为新感觉现实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当然无可否认,他们的文学作品也有许多共同之处,都受到新感觉派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只要我们认真阅读他们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施蛰存先生的文学作品与其他新感觉现实派作家的著作还是有着很明显的差别的。施蛰存先生在接受访问时也曾坦言,他曾经也常常去阅读心理学大师佛洛伊德的书籍,并由此对心理学有了新的认识与见解,并将这种影响转移到了他的文学创作上。
《梅雨之夕》显然就是受到佛洛伊德心理学说深刻影响的文学创作之一,从创作艺术的角度分析,施蛰存先生正是运用了娴熟的书写技巧和精湛的心理分析方法,并运用由远及近的描述手法,将文中主人公“我”的心理的每一个微妙细节和曲折迂回进行一层一层地剖析,从而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人的复杂而又神奇的精神世界。我们再对《梅雨之夕》进行更深层次探索的话,我们也会发现其中有着较为明显的精神层次理论(即人的意识、前意识以及潜意识);同时还会发现《梅雨之夕》也有着更為明显的人格结构理论(即本我、自我及超我)。这与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释梦理论以及性本能理论是相贴切、相吻合的。所以我们说,《梅雨之夕》是完全建立在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的一篇心理分析小说,这篇小说是完全将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情景及时间、空间上的转换为标尺来开展的,并没有受到外界事物和时间转变的影响与制约。也正是由于这部作品有了心理层次分析法和人格结构论做基础,它才显得更加的合理和通俗易懂,因此我们说精神分析理论是《梅雨之夕》创作的基础,也可以说心理层次分析法是这部文学作品的创作基础。
二、《梅雨之夕》的主题
认真阅读《梅雨之夕》这篇文章,我们就会发现小说的故事情节简单、明了,并没有过多的曲折迂回,但是在简单的故事情节中却蕴藏着巨大的心理暗流。这部作品也正是对复杂心理世界的生动刻画、描写,才使得男主人公送美丽女性回家这一简单故事呈现出朦胧虚幻的场景,从而让读者如临画境,进而引人入胜、扣人心弦。通篇阅读《梅雨之夕》我们可以发现其间相互冲突、矛盾和最后妥协的心理变化历程,正是自我、本我以及超我相互纠缠的一种外在表现。这部作品巧妙地构建了初恋情人、少女以及妻子三个角色,并通过细致描写主人公围绕这三位女性的心理斗争来完成整篇文章。
文章开头,主人公初遇少女的时候,被少女的姣好面容、文雅凤仪以及匀称的肢体一下子打动了,并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少女身上。而相对应的心理历程就是主人公遇到少女之后,潜意识里的男人好色本能开始显现出来,这也是他选择继续留下来的动因所在,因为猎艳的心理本能让他要特地留下来欣赏少女的美丽;当然期间也夹杂着本我、自我以及超我的相互交战,本我的欲望让他选择留下来,但是自我的理智性又让他告诉自己马上回家,而超我的伦理道德又让他意识到要忠于自己的妻子,顾及自己的身份。从屋檐下躲雨再到与少女共撑一把伞的桥段中,也无一不透露着潜意识、意识之间的相互交替和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相互斗争。也正是由于主人公出于本能欲望的驱使,他才决定冒着被世人嘲笑以及妻子知道后的风险,选择继续冒雨送少女回家。尤其是他和少女共撑一把伞之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将伞压低一些,同时也希望少女理解他的心情这一段;可见施蛰存先生对人心理分析的熟稔与细微以及对佛洛伊德心理层次分析法运用的熟练与巧妙。
行至菜市场时,男主人公不愿就此失去向初恋情人表白的机会,想从至少获得对方的友谊开始。这也是主人公潜意识受到意识控制在作祟,他希望能够借友谊来伪装自己潜在的情欲需求;而他联想到少女可能已经有位温文儒雅的男士时,又半是感叹半是嫉妒,也正是本能情欲最为强烈的表达,他不愿意别的男人来抢走自己的意中人。而此时,他又想起了他的妻子,心的天平又开始向着代表着文明与伦理道德的方向倾斜,他开始为送少女回家而感到后悔与懊恼;但没过多久,本我又开始占据主动,他开始试探少女,当得知少女并不是初恋情人的姓氏之后,便怀疑少女对自己撒了谎。正如这样的心理斗争桥段,始终贯穿全文,从而让整个故事如梦如幻、栩栩如生,仿佛一部流动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文章最后,这种潜意识、意识以及本能、自我、超我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也正是潜意识还在想着少女,所以开门的时候才会觉得家里响起了少女的声音,同时又由于对妻子代表的超我有一定愧疚,所以有意识地对妻子撒了谎,并隐瞒了这一段“艳遇”。
从以上的文章剖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心理斗争以及心理层次分析贯穿了全文,可以说心理分析是整篇文章的主题所在,进而从不同的心理层次来构建出作者的精神世界。
三、《梅雨之夕》的艺术创造
在《梅雨之夕》这篇文章中,施蛰存先生巧妙地用“落雨场景”来迎合文中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上的主要变化,从而使整篇文章更加富有艺术性和可读性,这也能够说明施蛰存先生高超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较高水平的文学素养。
首先,文章开始的时候,“急雨骤降”配上主人公略微着急的心情,为接下来复杂的心路历程作铺垫,并以此预示着接下来可能有较为复杂的事情发生,从而为全文心理斗争埋下伏笔。其次,当故事情节发展到避雨的时候,雨势正在渐渐加大,主人公不得不选择避雨,而主人公的心情也因为这场避雨有了进一步的变化;“避雨”的屋檐正好为心理斗争塑造了一个良好的场地,也能够让读者更安静地倾听屋檐下避雨男子的心理微妙变化。再次,故事发展到两人共撑一把伞的时候,雨势很大并且有长久难停的意思,而主人公此刻的心理也开始想入非非,这不但说明主人公此刻的心理斗争已经到了激烈化的程度,并且有愈演愈烈的架势,从而将全文推向了高潮。又次,天色更暗了,雨也停了,主人公此时的心理开始向理智和清醒的方向上转移,发觉“自己不喜欢厚嘴唇”,以此揭示主人公的心理旅程即将结束,开始转向现实。最后,华灯初上,主人公也坐上人力车回家了,一场雨中的浪漫彻底结束了。由此可见,作者在外部场景的安排上选择了一种与内心世界遥相呼应的安排,从而使整篇文章看起来更加和谐、有序,可以说这也是将心理分析与文学写作手法相互融合并进行升华的一种艺术创造。
结语
《梅雨之夕》作为施蛰存先生心理小说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虽然创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但是在我们读完这一故事并进行反思与回想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感觉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现代都市之中、就发生我们自己身边又或者是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是对我们欲望、现实以及伦理道德相互角逐的深刻剖析与解读。语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施蛰存.为中国文坛探究“现代的火花”沙上的脚迹[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4]曾娅先,郭玲.商业文化与都市中的现代人——论施蛰存小说《梅雨之夕》[J].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