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 开启现代中国的皇太后
作者:张戎
译者:张戎
出版社:麦田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本书取材自中外官方与私人文件,深度刻画世人未知的慈禧一生,包括她的失误与过错,爱情与日常生活。懂得与意见不同的人合作的她,改革靠的是顺应历史潮流,同时还留下了重要的创举——推动君主立宪、国会选举,实行新闻自由,解放妇女缠足,鼓励女子接受教育……她是开启现代中国的皇太后,本书不仅还给她一个公道,也为中国变法求强的历史时刻,留下无可取代的珍贵纪录。
性爱是大事:饮食男女的中西比较
作者:张瑞珊
出版社:立绪文化
出版时间:2014年6月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从透析中西文化深层结构的基础上,横跨两岸三地及西方社会,深入、全面又宽广地探索“性”在中西文化各自背景之下深藏的意义。
张瑞珊博士(Dr Jui-shan Chang)以创新社会学研究方法对“性”在大陆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和西方社会进行一系列比较研究,本书为其二十多年来的研究精华与总结,也是她对“性”这一个人生重要课题独到见解的呈现。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
作者:Marc Auge
译者:周伶芝,郭亮廷
出版社:行人文化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本书承袭了法国学者的优美书写传统,带有浓浓的文学气息。在感性亲切、平易近人的文字里,相隔30年的巴黎地铁经验也变得轮廓鲜明。本书采取散步随笔的形式,份量轻薄,接近小说的散文风格甚至被法国出版社归为文学类。这也是作者第一本被引进台湾的著作,它不只是一本深度挖掘的都市民族志,也是一本流畅易读的文学创作。
阅读这本书,我们“非地方”的捷运经验于是连结起30年前的巴黎,让每天百万人次的孤独得以有文字描述、有一个理解的框架。我们与城市、身边的人、目的地(或出发地)的关联,也找到幽微的线索:一张交迭着地理、记忆、孤独与群体的移动地图。
作家的书房
作者:陈文发
摄影者:陈文发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摄影工作者陈文发,四年多来,已访谈二十四位作家,以平实动人的文字,配合极具人文色彩的摄影,深入作家的心灵深处,捕捉创作者不为人知的生活故事。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家横跨不同的世代、背景,具体而微地勾勒近半世纪来台湾文坛的变迁。其中有些人渐渐淡出文坛,隐居山林,借着受访书写而重新跃入世人眼前,唤起读者的时代记忆。
山南水北: 八溪峒笔记
作者:韩少功
出版社:人间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山南水北:八溪峒笔记》是韩少功在多年以后从大城市重新回到文革时期下放的农村,重新拿起农具务农的农村生活笔记,书中充满了他对生命、农村、劳动、农民、自然的重新思考。特别是在现今这个只讲求GDP成长的时代,韩少功对生命、农村、劳动和自然的重新探索,开启了我们面对世界时的另外一种思索与想象。
蝴蝶书:西夏旅馆剧场显影
作者:魏瑛娟
出版社:表演艺术中心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魏瑛娟自述《蝴蝶书》之名及其灵感,来自骆以军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西夏旅馆》终章《图尼克造字》,因惊艳于小说家的造字创意,这个模仿蝴蝶飞行姿态的新文字。
故事自造字展开,并以“写真剧场”概念进行多项平行创作,建构出戏中摄影家主角图尼克的主观写真世界,拟仿推理故事,在命运迷宫寻找救赎与自我,由此为观众创生出六小时的全方位观剧体验。
亿万富豪的霸权
作者:Hans Jurgen Krysmanski
译者:区立远
出版社:行人文化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这一小撮金字塔顶端0.1%的超级富豪,以各种(多半极度私密不为人知的)方式控制着整个世界:他们握有多数顶尖私立大学,大半的健康医疗机构,最重要的报纸、电视、影业集团。“买下”科学顾问、艺术与文化策略家、政治人物,对他们来说一点也不麻烦,需要的话,拥有一支私人军队也可以……换言之,超级财富拥有的不只是财富,庞大的金钱更催生了一个“完全不受羁绊,且无所不能”的社会阶层。
本书作者为德国著名社会学教授,凭着严谨的学术研究,揭露这些从来没人敢研究的“超级富豪”,精辟且嘲讽地剖析超级富豪的吸金秘诀与夸张的生活模式。他以这本书带领我们思考:这样的超级阶级存在,对现代社会、民主政治,乃至一般人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社会流动、阶级正义,是不是其实都是一场梦?
鸿: 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
作者:张戎
译者:张朴
出版社:麦田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从满清王朝到共和体制,从共和政体到新中国,国家体制的转换,标志了三代中国女人的命运。
姥姥玉芳出生于1909年。十五岁时成了军阀的姨太太。母亲德鸿,出生于1931年。十五岁时,德鸿参加共产党地下工作,在一次面见上级时遇到了令她倾心的终生伴侣——作者张戎的父亲。女儿张戎出生于1952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感觉到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带来的紧张气氛,也享受了生活在这个家庭的爱与温暖。
历经三个世代的故事,发端于中国东北的偏远小城义县,扩展到大城锦州,再随着母亲的足迹跨越半个中国到了四川。一个家族横跨了一世纪的沧桑,由三代女人的一生刻画出一段奇迹,而这个奇迹,仍在持续发生中……
战争残酷
作者:瓦历斯·诺干
出版社:印刻文学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端初肇的几个月后,弗洛伊德这么写道:“没有任何事件曾经摧毁过那么多人类所共有的东西,教那么多清明睿智的人困惑,或者让最为崇高的沦为卑贱。”反战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则说:“自古以来,只要有人类就会带来战争。”
战争能把人生经验缩短。战争蒙蔽了人类的眼睛与理性,也唤醒了人类罪恶的野兽。
阅读: 回忆录
作者:安妮·弗朗索瓦
译者:俞佳乐
出版社:圆神出版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本书是安妮·弗朗索瓦五十年读书时光的回忆录,也是她所有与书的幸福回忆。
从懂事开始,安妮就生活在一群为书痴狂、将阅读视为生存方式的巴黎人当中。一年夏天,安妮家的公寓失火,母亲是最后撤离火场的人——穿着睡衣,腋下还夹着一本书。后来,安妮如愿成为出版社编辑,在阅读中度过大半职涯时光,与书发生了许多奇妙的际遇,也积累出形形色色的故事和话题。
甜食控
作者:伊恩·麦克尤恩
译者:赵丕慧
出版社:漫步文化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1972年冷战时期,英国情报局发起一项秘密行动,暗中资助右派作家写作,意图进行思想控制。
莎琳娜·符闰,这位美艳、聪慧的剑桥女大学生,因为一场不伦之恋,阴错阳差的加入了英国情报局,并奉命执行这项秘密行动,任务代号“甜食控”。就此她踏入了新秀作家汤姆·海利诡谲多变的文学世界。
然而这并不仅是关于背叛与密谋的爱情故事,更是一场作者与读者的谍对谍战!
为社会而设计
作者:奈杰尔·怀特里
译者:游万来,杨敏英,李盈盈
出版社:联经出版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为社会而设计》并非一本反设计的书,更贴切地说,它反对的是消费主义设计。本书透过对一些议题的探讨,检视设计对社会的意义,以及对社会意识与价值观的影响,藉此重新检视设计的作用与定位。
设计师视野的尽头不应该只有产品及销量,而应是社会与人。
比台湾电影更陌生:
台湾实验电影研究
作者:吴俊辉
出版社:恒河出版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全书历经三年的规划、资料搜集汇整与撰稿,从历史脉络、论述与访谈三个面向,讨论台湾实验电影的特殊且不容取代的美学。编著者吴俊辉冀望在台湾电影的版图上,拉出实验电影的各个线条,然后由这些线条所组成的各个陌生地带,去重新审视与检验“台湾实验电影”的过去与未来。
里山生活实践术
作者:大内正伸
摄影者:大内正伸
译者:陈盈燕
出版社:晨星出版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里山”一词乃源于日文Satoyama的发音,意指在邻里附近的山林、平原。透过永续的生态保育以及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的生活方式,与土地产生互动,即是“里山生活”的表现。
本书对于想要过着自然生活的读者,不仅分享了不可或缺的必备基本技能,并搭配有精彩的手绘图及照片,从如何有计划地整理一整片森林,到建造小屋、炉灶、堆肥厕所,皆有step by step的详实说明,是一本内容相当扎实且实用的工具书籍。
第三翅膀: 艺术观念及其不满
作者:高千惠
出版社:典藏艺术家庭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本书是一本艺术观念与观念艺术的史叙与思考笔记,目的在为当代艺术的论述背景作出观念、理论、实践的文脉追踪。试图从过去的艺术史和当代艺术作品中,重新观看艺术观念和观念艺术的新对话,以便打开观念艺术的黑盒子,窥看历史时空下的艺术观念之形成。
这是写给对观念艺术迷惑者和研究者的书。游于观念艺术与艺术观念之间,作者以其长期沉浸于艺术的思考,为艺术读者和研究者描述、辨识、理解观念艺术思想的形成世界,以及它在不同时空上的社会功能与时代意义。
互联网思维的商业实战:O2O的12个致胜关键
作者:陈光锋
出版社:天下杂志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互联网思维的商业实战》是第一本有系统整理、分析、架构互联网思维的完整实战手册,让我们看清楚O2O在线到线下(online to offline)战局背后运作的新逻辑。其中涵盖最新一波成功运用互联网思维而成功的企业与案例,例如三年成为智能型手机当红品牌的小米、掀起光棍节旋风的天猫、挑战庞大国营体系的京东商城,还有电影《泰囧》与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如何引爆话题。
互联网思维无关是否属于网络企业,也不是电子商务专属,而是任何想在新的变动更剧、更新更快、聚众规模更大的经营环境中生存、胜出,就必须要了解的不同思维方式。
20位颠覆饮食潮流的革命家:
看这些人如何改变我们的味蕾与
经典食谱
作者:史帝芬·韦安仕
绘者:张家荣
译者:方淑惠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顶尖大厨、食谱作家、餐饮界巨擘、减重营养师、食品制造商……这些人靠着自己的主张与创举,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操控所有人的味蕾。他们是——饮食革命家。
这些人,不经意的创意、追求极致,甚至带点叛逆,竟然改变全世界的饮食方式和习惯,对你我的每一口吃喝都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TOMS Shoes:
穿一双鞋,改变世界
作者:布雷克·麦考斯基
译者:谭家瑜
出版社:联经出版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2006年一次阿根廷之旅,布雷克看见当地有许多无鞋可穿的贫苦儿童,决心创办一家鞋公司,每卖出一双鞋,就捐出一双鞋给有需要的孩子,迄今已捐出超过1300万双鞋和20万副眼镜给20多个国家的孩子们。
“爱你的工作,为你的所爱而工作,同时,改变这个世界。”布雷克在书中分享TOMS创立和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借鉴其他类似企业机构的经验,归纳出创业要素,提供范例、创意和实际操作方法,教你如何运用在正决心创造的新生活和新工作中,助你成功启航。
毒型情绪:侵蚀你美好人生的15种负面有毒情绪
作者:贝纳铎·史达马提亚斯
译者:谢琬浈
出版社:方智出版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情绪不是坏东西,例如适度的焦虑是一种保护机制,让你在真正遇到危险之前有所准备。然而情绪一旦过量,例如持续不断的焦虑,便可能毒害你。
本书作者提出了焦虑、忧郁、长期不满、恐惧、羞愧、羡慕、嫉妒、罪恶感等15种有毒情绪,帮助你辨认自己中了哪种情绪毒,也提供实际的解毒密技。